• 37

如果你小孩 常常考全班最後一名 你會相信生命自己找出路嗎?

sendakgg wrote:
不知這方面 您是怎說服您夫人的?
是她把傳單拿給我的...

森林小學之類的我也考慮過,不過那是換湯不換藥,因為上國中後還是得接軌台灣的升學體制,不可能再來個森林中學,森林大學之類的。

台灣的教育體制就是菁英制,我自己就是一路順暢的念到國立研究所畢業。

大學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學習階段,然而台灣的大學生卻是由你玩四年,我自己回想大學生活也是如此,基本上就是混個學歷去就業。

這個體制對於搭得上列車的菁英分子不成問題,但是對於搭不上車的人就慘了,似乎是越走越沒路。

於是我就在想只要不留在台灣升學,應該就可以避開這個循環,於是就剛好啦,這個私校就主打這個,而且今年新校區第一屆招生名額最多(再來要進去就要考試了,鄰居有人幼兒園就進去卡位的),選期不如撞日,甄選上了就去吧。
同意學校成績好不代表以後生活就會很好
但真的要讓孩子要有責任這件事情~
ejan1969 wrote:
評量也是我兒子的最痛...(恕刪)


我國小嘎兩個球類校隊,都是主將,
每天練球比賽等等,
幾乎都沒在教室上課,
也從來沒補過習,
在家裡每天練一個多小時鋼琴,
但是幾乎考試都滿分班上第一名,
小五時智力測驗超級高分可以跳級,
我還想說沒那麼積極要走讀書這條路就算了,
國中也是沒補過習,都在練球隊,就甄試上第一志願明星高中的數理資優班,
後來老師說,你還是別想什麼當運動明星或音樂家之類的其他路了,
才收心覺得好好念書算了不走體育或音樂了,
其實小孩子最可貴的就是有無限可能,
你要讓他有發揮空間,
找出自己的強項,
重點是給小孩子尋找自我認識自我的空間時間很多家長都不給,
都迫切的想把孩子的時間排滿不願意留白。
我生了三個小孩,
每個的個性與長處都不一樣,
要多發掘他們的優點引導上出類拔萃的路。
你是要相信事實? 還是相信依索遇言?
人不可貌相,那你應該以貌取人嗎?




答案有很多面相,人不可貌相,但我現實中我依然是以貌取人

為什麼?因為以相貌取人這招的正確率高達 95%
何必就為了 "人不可貌相" 而去採信那微不足道的 5%



分數不是一切,但 95% 分數差的人難以取得成就是無可否認的
sendakgg wrote:
生命會自己找出路?...(恕刪)


應該要讓小孩子知道為什麼要去學校,自己的本分是什麼?

去學校就是學習,學習就要有成效,最起碼要及格,這是最基本的,如果連及格都達不到,那何必去學校?

學校是讓孩子吸收知識的地方,如果認為成績差也沒關係,那也就是有沒有知識都沒關係,真的不需要讓孩子去學校,在家自己教就好,對吧?

而不是認為"成績不是一切",就可以放任孩子的成績墊底,這反而會養成他們不負責任的態度,也是在浪費孩子的童年


飛在天上的大X wrote:
你是要相信事實? ...(恕刪)


我國中有認識一位老師,可以在一個陌生的班級指認出五個前十名的學生,非常準,他說看面相就知道。

kopin0720 wrote:
我國小嘎兩個球類校...明星高中的數理資優班(恕刪)


哪一間, 願聞其詳?
啾啾和獎獎 wrote:
我兒子(小3)這次...(恕刪)


就是有這種揠苗助長

還自以為值得炫耀的家長

急著讓孩子學一堆他能力不可及的東西

又要孩子能夠融會貫通?

先問問自己

當自己是個孩子的時候

是否消化得了這些東西

以我自己而言

國小時

我就能夠指出導師的月考數學解答

有邏輯謬誤之處

當時全班只有我堅持導師錯了

事後也證明我是對的

大學時

我用數學式子

創造了一個全新的國際金融市場理論

在我畢業後

導師兼系主任還來電幫我介紹銀行的工作

現在

我依然能夠在自己的工作領域

創造出了別人都沒能想到的理論

但今天也身為老師的我

特別痛恨速成教育

有些學生家長認為我教學的進度太慢

懷疑我是在拖進度

愛跟我學

不愛跟我學

隨便你們

你們高興就好

沒錯

我就是在拖進度

但我的用意在於

讓孩子把我教給他們的東西

給瞭解得萬分透徹

我的目的在於

將來孩子們長大了

也許會把他們小時候補過的那麼多習

全都還給老師了

但是

卻還記得大部份

我曾經教給他們的東西

分享一篇文章:

「寧可孩子成績爛,也別送他去補習班!」

當然

這篇文章並不是我寫的

但是這位作者的想法和理念

和我卻是完全一致的
說到融會貫通

說到學習得萬分透徹

免不了想問兩道

我在其他樓底下問過

非常簡單

卻沒有人回答過的「國中數學」:

一、除了0以外,為什麼任何數的0次方,都等於1?

二、等號兩邊皆為分數,其中一邊的分母(或分子)為未知數。為什麼在解此類題型時,可以採「交叉相乘」的方式去解?

我們常常從老師那邊

學到了結果

卻沒有學到「為什麼」

老師不教

學生沒興趣知道

學生家長認為不重要

但公式和解法的形成

就是「邏輯思考」的過程

最差的老師

只會教學生「死背」公式和解法

中等的老師

會「直接告訴」學生公式和解法是怎麼來的

優秀的老師

會用提示

讓學生「自己找出」

公式和解法是怎麼來的

如此一來

才能引導學生

自己去做「邏輯思考」的訓練
  • 3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