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tmeqft wrote:
日前,帶五歲及兩歲的小孩,在文大學區旁的 牛肉乾拌麵,吃一碗85元的乾麵,一開始五分鐘,小女兒就走來走去,不安份坐在椅子上,沒辦法,只好請出 YOUTOBE 來幫忙(I7+) 用手機點佩佩豬,讓小女兒安份的坐在椅子上,吃個麵。
此時旁邊的近半百,身穿休閒狀服飾(身上衣物近萬吧)的大叔說:可以小聲一些嗎??
我回:是,是,是。就將手機按到50%的音量。
不到一分鐘,他又說:可以小聲些嗎??
我回:已按小聲了。
他說:我還是聽的到呀,你可以帶耳機呀,我不想聽欸
我當下就大聲說:對不起,打擾你了。請你見諒,
或許我很大聲吧??
他也就再也沒說話了。
大女兒問說:爸爸,為什麼你講話這麼大聲,
當下我也不知如何回答。
就在個麵店吃個麵,用手機的音量,竟被它人指點,到底是我錯了,影嚮到它人
還是對方要求太高,把幾十元的麵店,當成千元餐廳的品質嗎??
自己的所作所為會不會影響到別人,跟所處環境無關、跟自身的品德有關
如果覺得『只不過是音量大了點』而覺得沒關係的話,那跟『只不過是暫停一下』而覺得併排停車、在車道上停車沒關係有什麼不一樣?
台灣人很愛去日本旅遊,因為那邊的環境跟人文讓人感覺舒適,但是有多少人曾想過為什麼日本的環境讓人舒適?
還不就是因為日本人從小的教育出發點就是『不要造成別人的困擾、自己的事情自己負責』
所以才會有那種『在電車上不講電話』的潛規則(雖然現在越來越少人這麼做了)
『因為自己覺得沒關係、所以就算打擾到別人了也沒關係』,樓主的行為對小孩來說是很壞的示範
教育是百年大計,有像樓主這樣的父母,台灣的整體環境要向上提昇可能還需要數十年、甚至百年
rstmeqft wrote:
會踩中我地雷,是大叔說:你可以戴耳機呀。我才會立馬大聲回應。一位50多歲,
其穿著也顯示出有些許身份地位,
會在一個麵店要求兩,三歲的小慮帶耳機看卡通。
不好意思,這個我不輸贏就不行了 不然下次是我老婆帶小孩的話,他不要求別人換位嗎??
當然,是我們後到,影響到原坐定位的話,當然理虧,反之我與小孩 手機是早就先定位,
大叔後來,他在等麵上桌的三五分鐘,就和我反應。所以他想換位,店裏也無位給他換。
連一個位子都沒得換的店家,他將噪音全歸在我的手機上,
這才讓我大聲以對的主要原因,加上要求二歲戴耳機……也幫幫忙。
的確,我也很期待大叔會說外面談,必竟有些時侯,拳頭很好用,
雖然40來歲的我,還沒用到。不過再遇到一次,若無這麼多的網友回應的前題下,我還是會用體力解決。
唉,都已經明確的被提醒的,竟然還有這樣子的想法
其實很多時候被人看不起不是因為穿著或是打扮,而是因為行為舉止
小孩子是不懂,但如果我父親是這樣子的人,我會很羞愧的跟對方說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