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M了一圈之後目標應該會鎖定在Maxi-Cosi MiloFix
1.撞擊測試整體在標準以上
2.有ISOFIX
3.可雙向安裝
4.非中國製(其實沒有很CARE就是)
5.0-4歲可用即可
6.新生兒可用
題外話同等級目標很容易找到
britax romer 也是原本首選
都有通過歐盟測試但我找不到再ADAC上面的撞擊測試
再加上雖然中國製也沒有反應在價格上面所以作罷
但B牌有些有旋轉功能的有需要的也可以參考
整體評價我還是給高於一般汽座
另外CYBEX SIRONA這張也是不錯的選擇
另外再挑選汽座或者是推車的時候,可以注意看看是不是新生兒可用
有些汽座跟推車角度調整完是可用於新生兒的
至於ISOFIX絕對不是萬能但它提供了一個比較方便且可靠的選擇
至於綁安全帶的話注意綁緊即可
後來我自己沒有挑0-12歲或者是成長型的主要原因是
1.座椅普遍很大台,搬跟前座空間都會有影響
2.根據經驗能乖乖坐到四歲之後的小朋友真的是少數,到時候再煩惱就好了
我的女兒是前年12/28日出生,我是先買了Zapp Xtra2推車加嬰兒提籃的組合(趁百貨周年慶期間購買),然後在她滿周歲時再換0-7歲可反向安裝的安全汽座。
我比較建議先買一個寶寶用的提籃,提籃的包覆性會比大多數的成長汽座來的好,冬天出生的寶寶躺著也溫暖,成長型汽座都是靠坐墊或墊片來讓寶寶可以乘坐,不如提籃來的可靠。有的成長型汽座放寶寶時是呈現半躺半坐的狀態,而提籃可以讓寶寶躺著,躺著對寶寶是比較好的。
如果汽車有isofix的接座就盡量買有isofix的款式,安全性高也方便安裝,另外不管是買成長型汽座或是先買提籃再買汽座,汽座建議買可以雙向安裝的,小朋友在兩三歲前盡量面向後方乘坐,可降低剎車時造成頸椎的傷害的風險。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