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沒補習的小孩成績也可以很好!!!

真的很有心的家長
小孩是上帝所賜的產業
身為父母的既然生下了他們
真的應該盡心盡力的帶領小孩走正確的道路
不管在各方面都應該用心帶領
hll wrote:
補習花錢要看得到成果...(恕刪)


感謝分享

我自己的孩子也是送安親班。
如果我有空,我也希望能自己教。
多一點親子時間。

前幾天小三數學有一題
雞蛋八顆一盒,有36盒雞蛋。
裝到六顆一盒雞蛋,可裝幾盒?

安親班教了算式跟答案,小孩還是不懂。
小孩說反正就是8*36=A A/6=答案
小孩說要把這題背下來......


我說:
你是一個老闆,進貨了36盒雞蛋(每盒八顆)。
因為雞蛋盒子都被壞人弄破了。你外出買雞蛋盒子。
外面跑了大街小巷只有賣六個一盒的雞蛋盒子。

請算一算該買幾個盒子?

不同問法,小孩就開竅了。
只是不知這樣教法對不對。
看孩子個性吧
我的孩子每天回家馬上寫功課,我想先帶他們去買個東西都不行....

既然那麼自動我就沒想過要補習,因為家長的陪伴,甚至我下班後也會一起跟他研究生物數學,一起成長。

成績,並不是挺優秀的,大約中上吧!! 但是他日子都過得很開心,很喜歡閱讀、助人,我就滿足了。
本來就是該給孩子快樂的學習空間
而不是填鴨式教育
越累越沒興趣學!!
首先小弟要先申明:小孩的人格發展遠比讀書重要。

從小我就相當注重小孩的人格發展,,比如對人要有禮貌和自發性地自己讀書,

每天小孩吃飯時都會主動幫忙端菜和收菜,還有倒垃圾,

每天下課會幫忙煮飯 ,每天生活作息都很正常,

因為好的人品和良好的生活習慣是作人的基本道理

人際關系的處理和做人處事的道理,小弟都時常教導他,

小孩從小就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對於往後的人格的培養是非常常重要的

教養小孩最重要的是有耐心和持之以恆的毅力,只要對的事就要排除萬難克服,

比如睡覺前要刷牙,每天放學後要把作業寫好,

爸爸媽媽回家要打招呼,

以上行為小弟弟的兒子每天都有做---因為習慣成自然

因為自然,所以不做作,而且是心甘情願地去做

習慣是需要長時間的細心叮嚀,幾年後小孩就會習慣

習慣就像是口渴要喝水,尿急了會想上廁所一樣----變成自然的反射動作

小孩是需要被鼓勵的,那怕是小孩端茶給你喝,卻不小心把杯子打破了,

你(妳)都要第一時間鼓勵他說:你好棒歐!

會倒茶給爸爸喝!

同時給他一個溫暖的抱抱,

給小孩一個愛的抱抱有兩個用意:

第一:你端茶給長輩喝是很讚的事---放煙火

第二:你抱住小孩,可以避免小孩被碎玻璃割傷---小孩本能會想用手去檢碎玻璃

各位大大小時候想必也發生過以上的慘劇吧?

結果呢?

鼓勵!

孩子別傻了!

在我們那一個父權至上的威權時代裏,沒有被扁就謝天謝地了!

鼓勵---那是啥東西?

小孩做的好需要鼓勵!

小孩做的不好更需要鼓勵!

為啥小孩做的不好更需要鼓勵?

人都是喜愛讚美而厭惡批評辱罵的!

小孩之所以被稱為小孩,就是不懂不熟才要學

適時地機會教育是相當重要的!

這不祇是考驗小孩,更是考驗做父母的EQ不是嗎?

同樣的一件事可以悲劇收場:

小孩端茶給你喝,卻不小心把杯子打破了結果被海扁一頓

也可以喜劇收場:

小孩端茶給你喝,卻不小心把杯子打破了,結果給他一個愛的抱抱

或許是東西方文化的不同吧?

老一輩的我們,由於上一代的教育我們,男女有別,親親抱抱是很羞恥的事

不管你同不同意?

要在那種情形下,還要臉上堆滿美笑容,給小孩一個愛的抱抱和鼓勵是很難的!

絕大多數的父母在那種情形下只會說:沒關係!不要去撿玻璃!

卻忘了適時的第一時間給小孩一個鼓勵!

做父母的千萬不要小看這一個小動作。

生活中一些看似細微的小事,都會在小孩的潛意識裡產生化學變化

愛他就要時常鼓勵他!
樓主的題目是沒補習小孩成績也可以很好

但事實上,樓主小孩這樣不算是沒補習,這是專屬一對一補習,而且是由父母親親自擔任教師

如果父母親本身會教的話,這樣當然是效果最好的補習
不補習也還是能學習得很好
只要家長能夠養成小孩有讀書的習慣就好了
像我從小到現在都還沒補過習~~~~
我家哥哥有補

週三和週六的美語


其餘時間

都是我和老婆每晚吃完飯之後


折疊桌打下去、椅子排在定位



就開始大人坐在兩人中央


盯著他們寫功課和讀書


聽他們背唐詩和讀經



其實


大人也是要犧牲那一段的休閒時光


直到九點


中間也是要有短暫休息啦!


這樣子養成習慣


就會漸入佳境、輕鬆多了!
我汽車DIY經驗blog.xuite.net/riply20000/twblog/113506847
stuwrusa wrote:
不補習也還是能學習得很好
只要家長能夠養成小孩有讀書的習慣就好了
像我從小到現在都還沒補過習~~~~
(恕刪)

說的沒錯,從小養成看課外書的習慣,大量閱讀後,越讀越有興趣
大腦在快樂閱讀吸收各種知識後而發育的更聰明
上學後教的只要上課有認真,就能學會了
放學後就是要玩,運動,看課外書
越會玩,課外書看越多就會越聰明,
養成運動習慣培養耐力體力,學習才有精神,上課不會昏昏沈沈


可惜,大部份人不會培養小孩讀書習慣,書買很多卻不會讓小孩有興趣
或寧願讓小孩看電視,玩3c,上網
等上學了再來強迫小孩戒掉這些明明是父母自己造成的習慣
比起學齡前養成閱讀習慣的時間,還要花更多時間盯功課,盯到高中?




最近才和家母談到以後我不會讓小孩補習
她叫我話不要說太早
我自己就是補習兒童,功課沒有好,教育也沒別人好
相反的某同學家四姐妹都很成才,獨立,人家沒補習
結果家母硬扯就是他們忙,書讀不高才希望小孩跟得上別人
希望交給補習班老師教
還怪我那段時間學抽煙,,,因為我不想去,只能這樣抗議
整個班上只有我在補習,功課還比別人差
老母還天真以為補習班會幫他教小孩
教的還不是一堆沒用的填鴨
這種思維的父母不只浪費$還不用心教小孩難怪不成材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