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hunshan wrote:
多謝你的建議, 英國...(恕刪)
讀書上學,是一種謀略
科目的時間分配妥當,讀書寫作業花的時間要縮短
效率要提高,在在都得要用心下巧思
學習要有戰術要有計畫
腦子長在你的頭殼裡
外在的任何框架可以形同虛設
小學我嘎兩個校隊,田徑與排球
放學在家也都在專心練鋼琴,準備長大當音樂家
幾乎都沒在教室上課,成績依然前兩名
因為我不知道老師上課講啥,課本又編的奇差無比
我只好都把書局與圖書館裡面跟課程有關的課外書都看光光
一個不小心國小畢業已經幾乎國中課程的東西也都學完了
後面國高中就輕輕鬆鬆都第一
幾乎沒有什麼問題好問的
反而是老師要拿書來問我問題,然後我拿大本的百科跟他解說
長大後我發現台灣的國民教育很有趣
比如說國小自然教你螞蟻好了
會簡單跟你介紹螞蟻的"基本"知識
你問老師深一點的
他會跟你說:那個等你們上國中會再教更深入一點的螞蟻知識
你如果在那時候心理不爽,去圖書館把螞蟻的知識徹底搞懂
上國中你就覺得老師講的東西你早就會了
台灣國民教育,"科目"與"年級"的框架很嚴重
學習的過程很八股,甚至很無腦
學生自己在擬定謀略的過程格局要大要遠
能靜下心跳脫這兩個框架,成績不會太差
我國高中有時候一整張數學考卷幾乎沒一題會寫的
寫完沒有一題有把握對的
結果往往可以拿到八十分以上
基本上,上學坐在教室聽課,上面一定是給你填鴨,那有他無可奈何之處
但是你坐在椅子上看著黑板講台,乖乖給人家填
那也是你選擇輕鬆的方式渡過著段時間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