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新生兒保單問題,分享自己小小的建議(另外附上日額型定期和終身費率表,說明較長,請見諒!)


may5488 wrote:
版大您的問題我也思考...(恕刪)


您說的對,各家的費率表的確都是這樣
年紀輕的時候費率少,不過年紀大的時候上調的幅度比較大
不過保險是契約制,所以買的當下費率就確定了
即便以後再怎樣都不能做變動,就是按照那個表下去繳費
也因為大家看到的都是前面的費用
所以我才會把後面的費用一起算給大家參考
因為那是一定會發生的費用

當然,未來醫療水準會如何我們不得而知
所以才會希望大家都有一個終身額度的概念
也許未來要加保的時候,體況如果ok能買很好,萬一不能買也不用太擔心

版大我想我們都是愛孩子的替孩子先舖好路.像我女兒保險我也是出生沒多久就幫她保了.我是一大半都是終身然後搭定期的.也是希望小孩子以後負擔不要那麼大.現階段也希望萬一發生什麼事父母也不會造成太大負擔.有保險幫我們支付.未來的事很難說.或許未來要再加保有病況根本就不能保了.不過如果真的是選擇終身險保險公司的選擇就相當重要.因為一繳就是20年都不能中斷.
選擇保險終身或者定期沒有誰對誰錯.只要是自己認為好的就是好保險.這個是我自己的想法.
dos1976 wrote:
您說的對,各家的費率...(恕刪)
dos1976 wrote:
感謝您的指教,也不用...(恕刪)



"我再度強調,只要是同額度、類似給付內容的住院醫療,絕對不存在定期險費用比終身費用少的狀況
會比較少只有一個可能性,就是未來你不再續保,不然定期險的總費用就是一定比較多"


這邊指的應該是日額型的醫療

實支實付並沒有終身型可以作比較,實支實付和日額型並不同
目前保險公司,大部分實支實付也都有日額兩者可擇一,所以是實支實付與日額的混合型




"您說的對,各家的費率表的確都是這樣
年紀輕的時候費率少,不過年紀大的時候上調的幅度比較大
不過保險是契約制,所以買的當下費率就確定了
即便以後再怎樣都不能做變動,就是按照那個表下去繳費
也因為大家看到的都是前面的費用
所以我才會把後面的費用一起算給大家參考
因為那是一定會發生的費用"


定期型醫療費率有兩種,一種是自然費率,也就是保費會隨著年齡增加而改變,
一種是平準是保費,也就是保費在投保時已經精算甲社會投保到到期時的所有費率去作平均分攤到每一年度每一月份
終身型醫療保險,也大都是平準式保費,攤在10年,20年,30年保險期間的各個年度繳費


我想不管買啥保險每個人考量點都不同,最主要量力而為,繳得起保費,才能確保保單的延續
買終身,買定期,各有所好








dos1976 wrote:
手上一堆理賠超過五萬元的案例,只是不知道要怎樣在這裡呈現,只能說您還年輕,親友都健康丶遇到的比較少吧,醫療險賠小病都還好,本金不見得賠的回來,不過萬一罹患大病你會感謝自己有買。
...(恕刪)


『手上一堆理賠』...........專業的保戶?


其他部份我只能說錯誤很多,如同您自己說『如果您本身不是從事這樣的行業,或是對保單條款等不熟悉很多好意的回答可能會造成詢問者未來的缺憾』

舉例一:無上限醫療停賣是真的因為金管會就風險要求而停賣,但絕對不是賣一張賠一張,有興趣的人請去保險發展中心查詢有關理賠的統計資料

舉例二:通貨膨脹與物價膨脹是不同的事情,以小寶寶投保終身醫療與定期醫療的保費來說
(1)5年內發生理賠要件:理賠金額定期醫療基本上會大於終身醫療,但終身醫療保費明顯高於定期險
(2)30年後發生理賠要件:定期險,若用年繳來說,幾乎是用當年度的錢繳交保費,不會發生通貨膨脹的問題,除非發生辛巴威的狀況(不清楚者,請自行google),但終身醫療就不相同了,幾乎都會受到影響,例如20年前的掛號費 VS 現階段掛號費(以教學醫院來論)

舉例三:既然知道診斷關聯群(DRGs)制度的影響,試問以您舉例的
1.門診手術變多。
2.平均住院天數下降。
3.自費用藥變高。
4.自費病房差額變高。
5.疾病會分次慢慢醫。(出院14天再回來看下一種..等)

終身醫療、定期日額、醫療實支實付何者最能轉嫁以上危險?
   
答案是醫療實支實付,那麼為什麼不相推薦醫療實支實付,卻推薦終身醫療,以好幾篇的回文內容
來說,我只能佩服您是"超專業"的保戶!

其餘部分,我想不要認為我想引起筆戰,就不一一回覆,也提醒其他人網路資訊本來就不見得100%正確,聽聽看看就好,但就保險來說,資訊的不對稱造成很多謬誤,如同全台32萬多的保險業務員(已登錄的)為什麼絕大部分的都在賣終身險?再推薦比較便宜的定期險的業務,真的是再害人嗎?
mcintyre wrote:
『手上一堆理賠』...........專業的保戶

其他部份我只能說錯誤很多,如同您自己說『如果您本身不是從事這樣的行業,或是對保單條款等不熟悉很多好意的回答可能會造成詢問者未來的缺憾』.....(恕刪)


哈,我文章不是有寫,以我專業的部份去寫如何買,不是已經說明我是從業人員?
所以手上真的有一堆理賠資料,佐證的資料一堆,應該不用解釋吧?
就是怕有業務招攬的嫌疑,才會輕描淡寫帶過自己是業務員這件事
應該是隱藏的很成功,連您也看不出來
所以您說我是"超專業保戶"這句話,真的要感謝認同我有專業

我開篇就寫這篇主要是談如何買一份保單
整篇包含了家庭的保險費用分配、到經濟來源者優先於小孩
從日額型醫療險到您後面說的DRGS實施後,實支實付醫療險的重要性
只是寫到日額型醫療這部份,特別拿版上很多人討論的定期型和終身型出來做比較
提供版上一遍定期比較好的邏輯有不同的思考面相

整篇寫很多,您的眼光卻只放在定期日額和終身日額費用的比較,實在令人傷心阿


另外我有寫日額和實支實付的功用不同,是不能互相取代的商品
我認為都一定要購入,不知道文中哪裡有寫買終身型不買實支實付?


搜尋一下您的許多回文,我想您是從業人員吧?
假如是麻煩您自己認真寫一篇如何購買保險,因為觀念不同永遠不會有交集,就不用再浪費版面
假如您還是要繼續回覆,那就請比照小弟的方式,直接拿商品的數據出來比較


請您不用客氣,麻煩將我文中您認為的[諸多錯誤]寫出來
至於那些高談闊論的理論就不用了,直接數據來最正確
請您附上您手上有的費率表,讓版友知道我亂寫、那些內容是錯的
或者是幫我們算算終值現值,計算一下未來發生會的醫療費用多少?以及解釋以後老了全額自付會比現在預留好?謝謝

您的舉例,我回覆如下:

一、終身無上限型終身醫療您也證實是金管會要求停賣,請問要求停賣的原因是什麼?
為何金管會不予許無上限終身型續賣?為何同意遠雄的有理賠可以調漲費用無上限可以賣?
也告訴大家保險發展中心查詢有關理賠的統計資料,每個月在醫療給付上理賠了多少?

至於二十年前後的掛號費不能用表面數字來看,因為這涉及到健保制度的變化和醫院分級的推廣
因為以前健保實施並未思考到後面會有藥價黑洞、醫院造假、詐領健保以及民眾濫用健保的問題
以及民眾小病就到大醫院就醫,造成資源浪費
後來實施醫院分級制,調整掛號費也是醫療分級的原因之一
所以您用掛號費來比較是比較不當的引用

其二,如果您肯用心看完我每一篇回復,應該知道我並未否認錢會存在通膨的狀況,所以錢變小是事實,不過總費用問題還是其次,重點是在於萬一發生時我們有沒有,這也是我們買保險的意義,不是嗎?

您寫了一堆五年、三十年理賠費用和保費的比較,是要表達比較費用划算吧?麻煩你幫我們加一下總費用,要精準點,除了通膨外,也跑一下終值現值表吧。

其實何時買最划算你算的也錯了,發生的前一天用月繳買最划算,不是嗎?何必算,所以您說的為真,又代表什麼??nothing...因為你絕對無法計算理賠何時會發生

請您回答小弟三個問題:
1.加一下您手上理賠內容近似終身型日額的定期險和終身醫療的總費用?不管哪一家都可以
2.是不是買定期險可以保證到期後(75歲)不會發生理賠狀況?
如果是,請推薦,我和您買一張一樣的,然後我們去找律師公證約定,約定萬一發生由您理賠給我好嗎?
3.請問每個人會發生住院的時間?會用到的額度

假如後面兩題您無法回答,那我提供另外的思維給大家參考,有什麼不對?



舉例三我已經在上面回覆了,自己點首頁看內文,我有不說實支實付的重要嗎?
後面回覆比較多在日額,是因為一些版友的回覆還是侷限在日額型的兩種比較
我有辦法拿實支實付去回人家談日額嗎?
拜託大大認真看一下別人的本文,才不會有烏龍回文啦~

-----------------------

當初寫本文因為家裡即有有新生兒,在此版問問題得到許多父母給我幫助
加上看到這篇版上父母在問保險如何買
所以就自己從業多年,花點時間寫一篇回饋大家的
希望版上父母能思考不同於版上一面倒的方向
進而去找信任的業務員替子女購買保單

假如預算可以,以終身為主,如果不行就買定期


mcintyre wrote:也提醒其他人網路資訊本來就不見得100%正確,聽聽看看就好,但就保險來說,資訊的不對稱造成很多謬誤,如同全台32萬多的保險業務員(已登錄的)為什麼絕大部分的都在賣終身險?再推薦比較便宜的定期險的業務,真的是再害人嗎?.....(恕刪)


真的要感謝您的提醒,請大家要注意網路的言論,多面相去衡量而不是只看單方面比較好的一言堂
也請mcintyre大搞清楚,版上資訊不對稱的絕對是定期險
至於您所謂便宜的說法,如果是總費用請幫我們計算總費用後,再下結論比較好

發自肺腑向mcintyre大大說,要回文就用數據來回
如果要耍嘴皮隨意回文,然後加上請大家注意等提醒字樣誰都會
這樣是是而非的言論混淆別人文章,又要浪費別人回文糾正的時間,真的不太好


說真的,回文回到有點動氣
因為很怕來回不斷的回應類似的回文,會轉移掉文章要表達的重點
最後失去發文這篇文的意義
在此也向其他版友道歉。
hob5378 wrote:
"我再度強調,只要是...(恕刪)



沒錯,您的回覆很客觀
我寫的是日額型定期險和終身險的比較
只是很不能理解為何總有一堆人看到這個就跳腳
還有會拿日額型去比實支實付的,實在不知怎樣回答

目前實支實付型各家大都只給付到75歲
大家還是要定時檢視視,依未來的健保制度去調整補足自費的內容

至於日額型要買哪一種,真的要視自己的經濟狀況去購買
如果預算夠以終身為考量,未來才不會有費率和期限的問題要再考慮
如果不行再以定期為主做設計
總之要繳得完才是好保險

1.我想我沒義務"訂正"錯誤(以下再舉例一個),因此在上一篇回文也提到,網路資訊不見得100%正確,如同之前新聞在講三星與其他手機品牌網路行銷的事情,在此也要提到一點,年資 VS 專業,兩個並不相等,以保險業來說,雖然不能以佣金的高低來論業務是否專業、是否有良心,但可想一下羊毛出在羊身上這句話

dos1976 wrote:
小朋友的保額目前法規中,為了避免道德風險的發生,未滿十六歲是退回保費加計利息
所以買再多十六歲前就是退保費加利息,滿十六歲才會轉換成保障...(恕刪)

=>請參閱保險法107條,其規定為未滿15歲

2.醫療險大致區分為日額型、實支實付、手術險(絕大部分公司都有銷售)

如果真的誠心推薦或分析,應該就以上所有險種發文,而不是只針對日額型做比較,另外版上或其他地方推薦定期醫療只推薦實支實付的醫療險,連定期的日額型也不建議購買,我想這應該也是你沒看清楚的地方,因此你的不當比較非常容易誤導消費者

3.健康險理賠資訊已告知資料在哪,有興趣想了解的請自行去查閱,我想你應該也不是的XX,至於你提到的根據"統計"賣一張是賠一張,是否應該提出數據才對呢?

4.現在的一塊錢一定比未來任何時點的錢還要貴,如果不懂,網路上很多文章或資料可以查詢,例如
http://tw.myblog.yahoo.com/siriue0/article?mid=10

套用貨幣價值的觀念,可以說買終身醫療就是給保險公司賺利息,買定期險自己賺利息,更可以說你的比較非常不恰當,只考慮到本金(總費用)

5.以保障面來說,有多人可以說自己一定可以活到75歲以後?有多少人可以說自己老年一定會生病?更多有多人說老年生病一定會住院?

其次,醫療技術的進步或條款的更新將是更大的風險,以87年的終身醫療來說,法定傳染病是除外責任,以SARS來說是不理賠的,或近幾年部分手術只要在門診或不住院下施行

在回答上面問題前,請搞清楚終身醫療險的理賠條件為何!那麼在自己的回文也承認通膨的影響下,不懂為什麼消費者需要拿石頭砸自己的腳?去買保費貴且有可能理賠不到的保險(當然我也不是說醫療實支實付一定理賠,但付出的成本卻是低很多),除非被業務不肖引導或是保戶自己不做功課

6.如果討論區禁止其他不同的意見發言,那麼請您去自己的個版(如部落格)發文


ps
1.是不是業務,對我來說一點都不重要,更不需要去點破,我只能說自我感覺未免太.....
2.關於終身 VS 定期 的討論,網路上部落格、PTT等等很多討論資訊,有興趣的多google吧!
3.這邊不是投資理財板,我想不需要花時間討論數據,這篇可以請版主凍結或移除了! 
mcintyre wrote:
1.我想我沒義務"訂...(恕刪)


1.感謝賜教,也感謝您半夜陪我在這裡回來回去,不過您還是不願意用實際的數據來討論,是可惜了點
我同意年資不等於專業,不過假如我沒強調自己是業務員,也從未在此行銷,為何不能提供另一面的專業
思考,給版友參考?

第一點的確我筆誤,感謝您的糾正。

2.版上很多推薦文或回文(包含您的)我都有看,因為不想筆戰,發了另外一篇自己不同的看法,這樣不
行?另外,文中也針對日額型和實支實付型不同去談了,有誤導什麼??
誰說只推實支實付的醫療險或定期險就叫真心推薦,別人提出不一樣的看法就是誤導消費者?

3.通膨、貨幣現值的概念我會,不用一直給別人google,醫療險會停賣的原因也可以自己google查
還有請問一下這為在版上長期推廣定期型的大大,為什麼買定期險不能計算總繳費用?
談到日額型的兩個商品比費用、期限就叫不當比較,我還不知道有什麼可以比較,還是這問題是定期險的
死穴?
您買定期是買一陣子還是買一輩子?如果是買一輩子前要不要繳?
假如都要,為什麼不能計算費用?我也納悶為何版上只要談到總費用就跳腳

我承認通膨是會發生的事實,也承認終身醫療會有前20年費用比較高的問題,不過定期每年繳的錢沒有通
膨的問題?只能說它繳的錢是當年度的貨幣價值,用75歲倒看,定期險以前繳去的錢沒有通膨的問題?

4.借您問我活得過75歲的問題問您,是否每個人都活不過75歲?老年是否一定不會生病?老年是否一定
不會住院?萬一超過也發生是否定期險、實支實付險可以支付?

SARS事件很多公司有公文,即便是以前的醫療險都予以理賠,這件事您應該去了解,假如您不知道就
不要這樣寫,這才是不負責任的回應,只願說眼前的保費很少比較好,而不願討論背後會遇到的狀況,
什麼是不肖業務的引導,我倒是看到了一些端倪

5.我並沒有不贊同反對意見,但是請用數據來討論,您提出質疑就該提出計算數據阿,可以由我提供的
費率表從75歲去倒推現值表計算一下兩者過去繳的費用差異
假如要像您一樣出嘴巴耍嘴砲,這篇的意義就沒有了
所以我請您自己再開一篇,有錯嗎?如果要繼續,真的也歡迎您自己回到自己的文或部落格

mcintyre wrote:
2.關於終身 VS 定期 的討論,網路上部落格、PTT等等很多討論資訊,有興趣的多google吧!
3.這邊不是投資理財板,我想不需要花時間討論數據,這篇可以請版主凍結或移除了! 


1.前面就知道您是酸人,當然我要自我感覺良好一下
2.當初是看版上許多父母在問,就直接寫這裡,針對日額型特別比較的原因寫過了不贅述,另外就是知道
定期和終身的文很多,才會另外發一篇不一樣的思維,假如要迎合我去回文就好了,還需要發嗎?
3.如果無法以數據回應就承認好了,不要扯說不是理財版不願計算數據,您回許多保險的文也是在這版,
也沒看到您呼籲板主移除,現在無法回應就說違反版規要版主凍結或移除,新生兒醫療保險既非投資
也非理財,這篇在這裡由沒有違反版規由板主決定,我沒意見
花了一點時間算了一下幾張醫療險的現值 給大家參考一下

包含1.遠雄真安心定期(男)/2.中信新住院定期(男)/
3.國泰真全意定期(女)/4.遠雄新溫馨終身醫療(男)

我假設定期醫療是男生30歲繳到75歲(真全意是女生31歲到75歲)
遠雄終身是31歲繳到50歲
挑選費率都是選住院一天2000元那種
總繳保費如下:
1.431460 /2.408272 /3.378091 /4.457000

全部改為現值之後的總繳保費如下:
1.301441 /2.286367 /3.267359 /4.403721

用土銀一年期定期存款機動利率:1.345%

拜托不要砲我... 我沒說誰好誰壞 保險這東西是看個人需求的~

damnboy wrote:
花了一點時間算了一下...(恕刪)


終於有大大願意計算了,十分感謝
之前有提到如果比費率要找同類型的商品、理賠額度近似比較,所以查了一下險種的定義:

遠雄真安心定期:實支實付醫療險
中信新住院定期:實支實付醫療險
國泰真全意定期:實支實付型醫療險
遠雄新溫馨終身醫療:日額型終身醫療

不一樣屬性的商品,比起來可能會有落差
建議大大可以用理賠內容近似的遠雄的日額型定期險來計算

遠雄20年期新溫馨終身醫療每千元費用:
30歲是9940元,0歲為10510

遠雄綜合住院日額每千元費率如下:
0- 19 3360
20-24 3490
25-29 3700
30-34 3880
35-39 4140
40-44 4490
45-49 5230
50-54 5670
55-59 6190
60-75 6750

或用我首頁提供的費率計算,直接算0~75和30~75


其實我的想法是,即便用終值現值的方式計算終身型最後多了幾萬(有可能會因為幾歲購買結果不同)
但平均到75歲前的繳費年限,一年不會太多,就看大家怎樣選擇
一個是年輕用二十年繳完了,75歲後還一個有額度做風險移轉
一個是每年繳費,到七十五歲額度也沒了,發生風險得從自己的戶頭給付
怎樣選擇都沒對錯
就看各位的需求去購買


再次感謝damnboy 大大願意花時間計算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