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ikaa wrote:
僅提醒 還不會自我翻身的嬰兒最好不要趴睡 除非會每隔幾分鐘檢查
新聞上的托嬰中心或保母出事的 有趴睡案例(多還不多,不予置評)...(恕刪)
照說是這樣沒錯,不過...就像您說的不予置評.
另外,若真得很擔心小寶貝的問題的話,說實話,
不如就請育嬰假或是夫婦一人辭職專職帶小孩.
會來這裡問,應該也不會是一個月幾十萬上下,當真如此,早有佣人可帶小孩.
所以這問題就會簡化成為: 幾萬元的月收入 VS. 小孩的完整成長過程+托嬰費用
就看您覺得哪個划算囉....當年我就是讓老婆辭職專職帶小孩,後來小孩大了,
她也樂得輕鬆,學學插花,玩玩瑜珈,再搞搞手工皂,偶爾串串珠珠....
(PS.我連銀湯匙都沒有,所以就變成我賺錢賺得很累...)
還在想CP值嗎?世界上沒有所謂物超所值的產品,但高價卻也不一定就能買得到好產品.
現代就是太多恐龍父母和直升機父母,
造就一大堆王子病和公主病,總覺得就是要備受呵護和關愛才是有得到愛,自私自我到一個極點然後有可以引用多少說詞來把自己合理化。
以前我們的父母也沒像現在顧小孩顧得像是怕摔破的玻璃寶貝,
很多在鄉下的還放任小孩在有寵物和動物每天走的地上爬(當然現代各種污染和人的抵抗力不如從前是比較不適合這樣做啦)還不是長的頭好壯壯。
(以前的媽媽也都沒去月子中心,還不是絕大多數都過得很好,反倒現在不去好像就是老公不愛你或是不體貼之類的。)
PS:
我也有朋友把小孩帶去學校還一直跟老師叮嚀要輕聲細語、要關愛他、要好好說....等等,
現在他的小孩肥的跟豬一樣又無法無天了,不過,爸媽還是一樣寵,所以,沒救。
話說,別人家的小孩,我好像也不用管他有沒有救。
我只想說,專業有專業的作法,如果你不信任,換一家或是帶回家自己顧。
要是每個人都要照自己的做法規範專業,那根本就不是專業了。
已經看過太多拼命要求師長甚至過分一點的只會推卸責任怪師長,但卻沒有思考過後果是什麼及自己的責任在哪的怪獸家長。
愛她,絕對不要寵她,
寵她絕對是害她。
托嬰中心會交會小孩許多事,例如群體生活、吃飯、穿鞋、穿衣、學習正確的長大...等等,
有很多事情在自己的寵(溺)愛下,或無法成長甚至過度依賴的。
現代已經太多連是非黑白弄不清和自己該負上的責任和代價都做不到但卻會不斷要求別人的人,或許該想想它們的父母給的教育是什麼?
真的很多都是 寵 或是 書念好其他不管 的作法所造成,搞到連博士畢業也是一大堆生活上和態度觀念上的恐龍。
以前有一個知名案例。
某女教養小孩都很用心也很盡力的,進一切能力給他最好的,呵護他照顧他。
長大後他犯了殺人罪,被判死刑,之前他有個要求,希望可以再回到小時候在媽媽懷裡喝奶的那種安全感和滿足感。那女人答應了小孩的最後要求,但小孩把媽媽的乳頭咬掉,並大罵:
你從來就沒有教我是非黑白、你沒有能力給我那麼多為什麼要讓我養成那樣的習慣。
只能說,現代人真的太寵了,不管是大人和小孩都一樣,一大堆教導著要如何叫別人照自己的意思對自己付出更多更好的文章,但卻很少自己該怎麼為他人付出和自己成長的文章。
monikaa wrote:
awei6 wrote:
嬰兒趴睡沒有這麼可怕...(恕刪)
托嬰中心會幫忙想到這麼多嗎
why not ?
家中小朋友兩個月就送去托嬰中心 , 兩個月的小朋友中心每天都有連絡簿讓我們和親自照顧的保母保持聯絡和溝通 , 小朋友有特殊狀況 , 中心也儘量配合小朋友的特殊需求
如今 , 小朋友兩歲多了 , 學會自己吃飯 , 知道吃飯就是要在餐桌上 , 玩具玩完知道該要收好 (即使還是有賴皮的時候) , 換個角度想 , 托嬰中心教導小朋友這些事情的時間 , 可能比我這當父親的還多 , 想想還真有點慚愧
我也很坦白講 , 我們的托嬰中心一開始就告訴家長 , 他們日常不開放參觀教學的現場 , 平日也不希望家長參訪 , 原因自是有跟我們解釋 , 日後也的確得到印證 , 幼兒園沒有華麗的裝潢和廣告 , 沒有最新最炫所謂的幼教器材 , 縱使現在讓小朋友帶回家和家長一起閱讀的讀本陳舊 , 但一點也破舊
當然 , 你可以說她們也許用了某些手段讓孩子學會服從 , 但我想我的小朋友會告訴我愛他的老師名字 , 同學的名字 , 每天起來不用又哄又騙 , 自己開開心心的去幼兒園 , 小朋友的反應是最直接 , 最誠實的 , 小朋友會開心的上學 , 我想他們是把我的孩子照顧得很好
我在我的工作岡位上 , 在能力為範圍內 , 儘可能把客戶的事情當作一回事在照料 , 我想我遇到的托嬰中心也是用相同的心態在照料我的孩子 , 所以這個托嬰中心才有可能從我送小朋友去以來一直呈現額滿的狀況 , 園所也從原本只有托嬰中心 , 在家長們的請求下 , 擴建了目前只招收原本托嬰中心小朋友的幼稚園
坦白講 , 如果是要我去照顧不是自己孩子 , 我應該也沒有那麼大的耐心 , 所以我一直以來都很感謝園所對我家小朋友的照顧
你自己做不到一回事 , 但也不需要用同樣的心態去看其他人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