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mborghini124 wrote:
基本上應該是這樣說,三個月內使用汽座請用反向,另外,初生兒因脖子等部位未發育完全,不能用“坐”的。
不只三個月喔
3~4個月充其量只是頸椎力氣稍微夠一點的可以抬頭
但整個頸椎跟脊錐的筋力還是不夠的
以我買的那台汽座說明, 一歲或9~10公斤之前都建議用後向的
jinpfang wrote:
後來我老公想買0-7歲的,店員多介紹了一台《Combi》Prim Long EG汽座 。
原本我在01上就看到滿多人買這台的,不過我覺得有點貴,所以沒有列入考慮。不過看了實品之後覺得質感還不錯,安裝上也滿容易的。於是增加預算改買了這台了。
入手價是:11800
我也是買這台
不過我買的原因是當初老大八個月開始要用時, 我直接抱他去店裡一個個試
這台是他比較不會哭鬧坐的住的

現在有老二了為了避免兩個以後大了互搶, 乾脆都買一樣的(雖然很可惜買不到同色)
其實就算是0~7歲也不會讓小嬰兒在裡面晃耶
因為有內墊給新生兒用, 等小孩大了再隨狀況移走, 更大後還會再移走裡面的安全帶等物件直接使用汽車安全帶
總之不是一個空間或全部配件通用到底的
安裝還算ok, 看看光碟就會裝了
但我多裝個幾次後就還是很希望有ISOFIX, 常拆裝的人真的還是有ISOFIX比較方便省事

,新手爸爸感謝 ~可以參考這篇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75&t=2310389&m=f&r=5&p=1#30101172
skyjohnny wrote:
日系平躺的座椅都是會選轉九十度的 所以沒法像底下影片中一樣 用前座的椅背夾住
http://www.youtube.com/watch?v=_c0IuqaCc0s&feature=player_embedded
美規 Britax有影片說明 靠安全帶 撞擊力大時會有翻轉的危險
http://www.britaxusa.com/learning-center/360-degree-protection/anti-rebound-bar
這樣懂暸吧 日系跟美規歐規 的撞擊測試差很多的
這也是日本本土 都慢慢改歐規 測試..(恕刪)
你引用的Britax影片, 連結有沒有錯啊?
日系平躺 或旋轉式 都有這個anti-rebound-bar喔!

這也是為何coccoro後向會有那塊保麗龍
因為舊日規就有類似規定 不可超過60度
新歐規更嚴格 不可超過60公分
所以日系平躺或旋轉式 新款anti-rebound-bar更大塊

個人才建議樓主不管買哪種 最好選ECE-R44新款 可惜開版沒聽進去

雖然coccoro也有歐規新款 但Prim Long一直只看到日規舊款

至於anti-rebound-bar
跟綁安全帶與否
一點關係都沒有

雖然本人不支持平躺
但最近怎常有人引用片面資訊 攻擊或置入特定產品
無薪假放太多了嗎?
汽座教學懶人包 http://goo.gl/ZKhIyM
只要符合ECE-R44 就算只靠安全帶 也不會有前向撞擊"翻轉"(應該說是向後翻)的危險
對吧?
可是這樣講平躺型有ECE-R44也沒問題啊? 妳的說法需要更直接的證據
---題外話---
之前已說過個人不推平躺型 我成長型也鎖定歐系 但後向安裝就不推"純"ISOFIX(已發過專文)
別因觀點不同 就歸類別人只支持日系或哪一系
重點要拿出有說服力的資料
如果大家在01上評論產品 不能拿直接的證據 做客觀推薦 可能會誤導大家
就像很多人推薦ISOFIX 但從未被告知使用"純"ISOFIX缺點
結果換車或座位更動(後排想裝兩張以上汽座) 才發現純ISOFIX不能裝 或者裝了大人座不下 這樣對大家好嗎?
汽座教學懶人包 http://goo.gl/ZKhIyM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