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on0412 wrote:
姪子即將要升上小四,...(恕刪)
既然是台北市的話,簡述現實狀況如下:
一、小孩子現在四年級,而國小資優班是在每年十月會開始做初篩,
所以最快也要五年級才會入班,
但由於台北市並非每個學校都有資優班,也並非每個資優班都會招收四升五的學生,
若有興趣請自行注意時間及資訊。
二、北市所有資優班均為分散式,也就是大多數時間在原班上課,
只有特定時間才會到資優班上課。
上課內容絕對跟普通班的國語數學有很大差異,
也並非加速學習。
所以普通班缺漏的部份幾乎要由學生自行填補。
三、每間資優班的教學重點跟特色差異很大,壓力差別也很大。
有的學校會找一個一個主題讓學生體驗或規劃、
有些著重科學的探索、有些會著重對資訊的處理或發表。
但共同的目標是希望學生在裡面可以盡量嘗試不同的體驗、
然後探索出自己最有興趣發展的領域。
因此「自己有意願學習」的學生是目前最適合資優班環境的孩子,
若平時非常需要父母督促的人,可能就要斟酌考慮。
四、非常不建議為了進資優班而補習,這時期的孩子如果有心向學就算了,
如果是被逼出來而到了不適合他的環境,
要同時負擔兩方面的壓力,別說有可能兩邊都顧不好,
可能會因為挫折跟同儕壓力而對自己產生懷疑。
尤其現在這種不管資優或身障的概念都不是一般人了解的情況下,
有時候低成就的資優生受到的歧視跟壓力不亞於身障生。
為了一個上國中就無用的光環?何苦?
五、我同事有次提出一個理論我覺得認同,
普通班的課業像是必修,資優班的課業就像是選修,
跟合唱團、田徑隊一樣,
你有興趣、有專長就去多學一點,
但不要覺得自己比人家高一等,也不要覺得從此搭上成功的列車。
那都是一種歷程,更何況國小資優班的重點在於探索,而不是硬要你成為「俗世所謂的成功者」。
六、這兩個影片可以參考一下^^ 你的孩子到底需要什麼?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VGKAIS7Q4g
http://www.youtube.com/watch?v=5FDivECOpqA
七、雖然大家推崇芬蘭教育,也在質疑資優班的存在,
但說真的,普通教育一定有他的極限存在,
肯定無法滿足所有孩子學習的需求。
資優班的目的就是讓一些因為天賦或自我要求而學習超前的學生不要困在班上當客人,
而能夠有機會尋找共同興趣或成熟度的人來做切磋。
真的有些孩子在資優班會覺得比較自在,因為終於有懂他在說什麼的人。
而且大部分的資優班都能夠包容學生的差異,
所以不會要求「每個人都一樣」。
就像曾經有個孩子告訴家長,在學校裡,資優班很像他另一個家...
八、資優班從以前到現在有很大的變化,就算是現在,每個縣市的資優理念也有非常大的不同,
至少我知道中南部有一部分都還停留在提前學習的階段,而且這是家長的逼迫,並非老師的意念...
以上,有問題再問吧
鳥~不舉成名天下知
http://birdy0914.pixnet.net/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