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etfo wrote:
(1)請勿再以我家某某某的小孩都怎樣教, 就不會怎樣, 你們家一定沒怎樣之語來批評, 因這是有取樣偏差的,請看看洪蘭教授的[教養的迷思]一書, 小孩的本性原本多樣, 硬要以同一套方法來將小孩塑造成同一個樣貌, 實非易事, 更非國家社會之福, 更何況有何證據顯示這樣的小孩在未來就會繼續的循規蹈矩, 甚至是國家之棟樑呢? 而非由父母那邊學到如何善用高壓懷柔的手段來欺凌控制誘惑其它人呢? 更懂得看大人臉色究竟對人格是好還是壞, 尚未可知, 是更奸巧還是依舊純真善良, 真得難以確定, 但別因大人喜好安靜不受吵鬧, 就認為這樣一定是對的, 一定要去強勢介入才是好父母, 所以勿過度苛責父母. 而自認為出面去瞪或罵別人小孩很有用的人, 也不知有用在哪, 是為了讓你有片刻的耳根清靜, 而有讓小孩學到公共場合互相尊重的禮貌呢, 還是知道弱肉強食的硬道理之後, 將來有樣學樣的應用到其它方面去. 與過去農業社會相比, 隨著社會的進步, 相信有更高比例的父母會由書籍報章等資訊去學習如何管教小孩, 但未見社會上強暴殺人之事件因此減少, 原因大家都知道, 但對此事件就能以如此單純的因果邏輯, 要將幼時的管教直接連上幾十年後成人時的表現, 甚為理盲.
(2)極為同意只要父母有在約束, 就應體諒一些的觀點, 否則有買票的乘客又如何要求有買票的父母應體諒他需要安靜的休息呢? 台灣受大陸人欽羨的一點, 不就在互相體諒的美德上嗎?! 姑不論自己小時候給別人找過多少麻煩, 若認為無法管教到讓小孩像鵪鶉一樣從台北坐到台南, 就是沒資格帶小孩出門, 那公車捷運何必設博愛座呢? 這些孕婦老人傷殘, 有何資格出門來找人家麻煩?! 所以現在這些年輕人習於不讓座的原因, 也同樣是認為既有買票, 為何要讓座的硬道理嗎? 所以請勿再理直氣壯的說我為何要體諒你, 因這是你應有的美德, 若沒有, 或不願意有, 那也請勿只單方面要求指責別人, 除非對方父母完全不約束, 或是小孩已大到4~5歲以上, 且尖叫嬉鬧跑跳的太過分. 唯一一次被別人在車上指責說小孩沒家教, 是剛滿兩歲的小女兒在高鐵上一直問為什麼, 一直說太陽要下山了, 既非尖叫或高聲大笑哭鬧, 也非到處跑跳碰, 實在不知改如何去壓下一個兩歲小孩的好奇發問, 也不知這干家教何事, 真想反問那你的家教與修養又到哪去了?? 怎麼會去跟一個兩歲的小孩一般見識, 還真以為自己碰的一聲就變大人了, 沒經過這個階段嗎? 小孩哭鬧就希望小孩勿哭鬧, 等小孩只有童言童語時, 又希望他一點聲音都沒有, 太過了吧!!!
(3)勿再說養小孩不如養寵物之類的比較言論, 兩者確實是無法相比的, 否則也是污辱了你自己, 動物界裡, 越是智商高的越會嬉鬧, 這是淺顯的道理, 而你居然希望國家未來要掌舵的是一些智商連狗都不如的人, 只會一個口令一個動作, 毫無創造力與想像力, 實在奇怪, 一面希望國家強盛, 又一面去做削弱國力的事情, 大家都曉得我們老年時就得靠這些兒童來撐起這個國家, 但知道歸知道, 遇到這群搗蛋鬼, 除了父母親, 又有幾人能按耐住煩燥不悅呢? 反正未來還有幾十年, 太遙遠了, 沒感覺, 算了吧!!! 先對當下的吵鬧痛罵一頓, 換得片刻清靜才最實在, 但不論你怎麼想, 還是看看對方父母親有無在處理, 小孩子的吵鬧度與年紀是否相符, 再來決定吧!!! 既然台灣不願有兒童專用車廂, 那也只有相忍相讓, 真要不高興, 矛頭也應對準政策制定者, 而非與你同樣在此系統內生活的人.
1.人情味就是害了台灣,就是因為人情味,做生意時候客人少付一塊錢都不能吭聲,雖然一塊錢很少,但累積起來也是不少數目,難怪很多商店都採自助式,少一塊都不行。
2.讓座只是道德層面問題,博愛座視情形運用,真要讓座全車座位都可以是博愛座,有人不讓座也不應該學台灣三流媒體譴責;還有,帶小孩出門本來就有諸多不方便,視妳們自己要去想辦法解決,而不是要大家體諒,既然覺得不方便,就不應該帶小孩出門,既然帶小孩很累,那為何要生小孩?憑什麼要我們單身貴族體諒妳們?
3.少子化不一定害了台灣,多生小孩只會讓工作機會更少,拖垮台灣社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