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類的東西應該是先求有再求好, 我兒子一開始拿筷子也是用手掌心握著兩支筷子; 等他手指的力量夠了, 教他用X的拿法拿; 馬上就學會, 也改過來了.
如果他有興趣用三角形的拿法, 再教, 再改就成了!
只要用筷的過程中可以成功夾到該夾的, 不妨礙別人基本上就60分了.
至於要夾豆子, 花生還是嫩豆腐等只是加分而已, 除非你是老外, 不然沒有人會拍手的.
可以用來論家教好不好的事情多如牛毛, 光餐桌禮儀就都有出書研究了, 竟以拿筷子的方式來論家教好不好未免太狹隘.不如也把左手練好, 遇到左撇子還可以換手開弓避免跟人家強碰豈不是更有家教

所以與其要教到用三角形的拿法, 我情願把這個時間花在練練書法, 學學茶道等其他"技術".
技術類應該要先求廣再求精.
技術類應該要先求廣再求精.
技術類應該要先求廣再求精.

但是我父母都是拿 X 的,親戚都是拿 X 的,我阿嬤 90多歲了,也是拿 X 的。傳了好幾代,上百年歷史,歷代祖宗都這樣拿,生活也是在照樣過,為何到了這一代就成錯的。
根據個人的觀察,講台語的台灣人幾乎都拿 X 的。
感覺外省人比較愛計較,說 三角形 才是正確的....
只能說:文化不同吧。
以科學角度來說,槓桿原理有一個支點,會比較省力。試過拿三角形的(兩支筷子分離,沒有支點),非常費力。
hitechfaithful wrote:
幾乎全華人都會用筷子...(恕刪)
我爸爸拿筷子是X字形(老習慣改不了了)
我媽媽是正常的△拿法
什麼是正確的每個人標準不一
只能說△拿法在華人圈佔多數
不過小時候(約6.7歲)都還不會用筷子
直到被家中的長輩(祖父輩)念了好幾次才學會
(順便連餐桌禮儀拳也打一套了

剛開始的時候還是拿X字…想說只要夾得起來就好
△形正常拿法我會拿可是一整個不順手
直到N年後…大概國中還高中的時候
可能手的骨骼已經成長定型 某天突然換用△拿法變得輕鬆很多就回不去了

而且傳統的拿法比較好施力且精準
現在要我用回以前的X字拿法反而不會了

筷子拿法算不算餐桌禮儀:
每個人多多少少拿法有異只要你不要怪異到讓別人(特別是長輩)拿出來說嘴基本上是無傷大雅的
畢竟華人圈聚餐吃飯常常圍一圈共吃同一道菜;共用同一雙公筷
自己吃倒是還好,與朋友、家人或同事用餐時會映入別人眼簾的舉止、習慣我認為都算廣義的餐桌禮儀
至於餐桌禮儀重不重要噢…我覺得從小學被挑斷筋骨後((才沒有
印象中我連青春叛逆期都沒了(中二還是有的

別人我不敢說 至少對我人格養成佔了滿重要的一環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