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

帶小朋友坐長途大眾運輸工具的問題,被人抗議

如果被人抗議一次, 可能是抗議的那個人太嚴苛. 如果常常被抗議, 那就不能怪別人, 真的是小孩太吵了

三歲以前的小孩, 理解力太差, 是很難教, 三歲以後還這樣, 那父母就真的是有責任

如果你的小孩是這樣的個性, 那麼除非必要, 我是建議不要帶去搭乘長途的車, 尤其是出去玩

沒有去很遠的外地玩, 日子也是一樣可以過. 近一點的地方玩就可以了. 反正小孩小時候也沒記憶, 帶去哪裡玩對小孩其實也都是一樣的

不然就去搭電聯車. 雖然比較慢,但環境比較吵, 比較不會被人抗議

mermaduke wrote:
小朋友一個三歲一個兩...(恕刪)


問題應該出在你本身教育小孩的問題,

讓小孩知道一直哭鬧,你是不會妥協任何事情的!

如果再哭鬧,告訴小孩後果是怎樣!

家長要說到做到,小孩知道你玩真的,

下次就會小心了,出門前再與小孩確認一次,

例如車上吵吵鬧鬧就是先去車廂中間罰站,

如果再哭就是下車回家,說到做到,陣痛期一過

就好控制多了。

做越久,忘越多;老鳥狀況比我多! wrote:
讓小孩知道一直哭鬧,你是不會妥協任何事情的!...(恕刪)

這個很重要,
我小的現在一歲多,給外公外婆、奶奶帶時,不如他的意就生氣,哭鬧,躺在地上滾,
長輩們都會乖乖就範,
我自己帶回來帶,他哭鬧我就不理他,繼續做我的事,在地上滾就讓他滾,
其實小孩的眼光很銳利的,他都一邊滾一邊偷看大人的反應,
沒人理他他一下子就自己爬起來,
一陣子就不太會在地上滾了。
出門在外很吵,代表在家沒教好,
說真的,只有自己開車一途,不能要別人一起來承擔沒教好的後果。
不過有時小孩會有一些臨時狀況而哭鬧(例如身體不適或是睡著驚醒之類的)
這種就真的是沒辦法了。

acetfo wrote:
(1)似是而非的說法...(恕刪)


你這段我是蠻看得下去~
我從頭到尾只建議事主好好評估是否適合帶小孩使用大眾交通工具
真的不適當,你把他硬帶去坐然後要整車的人容忍說不過去吧,當然你要硬覺得大家"理應容忍",那我也沒辦法
至於提到小孩過動或躁動你要當人身攻擊那我沒辦法,
其實這蠻常見的,不過從你的言語中明顯把這當作是一種極負面的情況,其實是挺讓人失望的
這些疾病其實並沒有什麼的,需透過藥物和一些行為矯正而已,
只是一些思想除統的父母總是用負面思考去面對
扯遠了,你的小孩沒有那很恭喜,
提這個主要是要讓自家小孩完全不受控制的父母有個方向,說不定是這些問題
前面提過我老姐她的小鬼就是這毛病,看醫生後好多了

knift wrote:
這個很重要,
我小的...(恕刪)


真的,有些家長怕吵,孩子一哭就妥協,
最後都累到自己而已
我是覺得有時候跟你搭車的時間、車廂的氣氛、還有遇到甚麼人有關。

例如有次從鹿港搭國光號回台北
大約7點左右,但車內開昏黃的燈光,類似要大家休息的樣子
約8點多,車上的人也陸續醒了
我家6個月大嬰兒也在睡了一個多小時後昏昏醒來,開始找人玩

嬰兒也沒有哭鬧,只是看到哥哥就開心的笑了 (大人都不知笑點在哪?)
就是哥哥看著弟弟(沒有出聲音)→ 嬰兒笑了 (只有爸媽覺得嬰兒笑很可愛)→爸媽會心的笑(也沒有出聲音)
結果就是車內的40多歲婦人嘴上一直發出「嘖嘖」不耐煩的聲音
頻頻怒目看著我們

車上其實也有悉蘇的談話聲
但嬰兒的笑聲就是被瞪了 (是因為很容易辨認是誰發出的嗎?)
後來我們立即跟老大勸說「不要看著弟弟」
雖然跟嬰兒說沒有用,我們還是說了:「不要笑」

事後覺得好像現代人越來越嚴格了齁~~

fraisebaby wrote:
我是覺得有時候跟你搭...(恕刪)

連小寶寶的笑聲都不能忍受(不是狂笑那種音量),我覺得是他們的問題,
不用太自責,什麼人都有的。
我弟生了兩個男的, 老大天生很安靜, 老二好像裝了無限供電的電池一樣,
幾乎沒有一刻是靜得下來的. (有檢查過, 沒有過動問題)

問題是出門在外, 老二也能像在家裏一樣蹦蹦跳跳嗎? 只要我弟一瞪,
馬上就收斂起來乖乖的. 為什麼? 因為「在家有教」,「出門有盯」.
出門在外, 一定至少有一個以上的大人盯著小朋友的行為, 一有問題
馬上就制止糾正, 久了小朋友也會知道什麼情況可以做什麼事.

小朋友年紀還小的時候, 家長就管不了, 就覺得別人應該忍. 長大了之後
就是下一個「葉少爺」,「銳寶貝」,「中指蕭」....
與失敗為伍者,天天靠盃都是別人的錯。 與成功為伍者,天天跟失敗切磋直到不再出錯。

kaorh2 wrote:
我家的小孩確實在兩歲半左右被我叫去跟百貨公司櫃姊說對不起過,原因是他拿玩具時把旁邊玩具掃落地了

很多事不是能不能做,而是要不要做

做錯事就是要罰,要付出代價,哪來那麼多理由



很多小孩兩三歲的說話能力本來就已經很不錯了

但你要求他說是一回事

他本身是否瞭解所代表的意義又是一回事,不是嗎?

難道你跟他說過一遍之後,就都不再犯了嗎?

我的小孩自三歲開始,足足聽我說了一整年這樣的話:

「這世界上每個人都有傷心痛苦的時候、想哭就要哭的權利。

但是,哭是為了發洩自己的情緒,哭不是為了讓別人聽了不舒服,

哭不是為了讓別人答應自己的願望。

"他拿玩具時把旁邊玩具掃落地"我認為非故意,只是小孩子動作拿捏還不純熟,

要指正的是他做的"前因"而不是懲罰"後果"

做錯事如果就只會要你的小孩付出代價,那我想他是因為懼怕你而接受而內心呢?

如果小孩凡事有錯就只會罰,那還有誰當不了父母,何不易哉?

e022301 wrote:
公共場所 有一招 ...(恕刪)


這招好用

但又有多少父母能做得到?

  • 2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