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過打歸打,還是要分工合作的....
通常都是一個人修理,另一個人就要負責心理輔導......
不然兩個人同時動手的話,小孩子會找不到發洩的管道.....
不過小孩慢慢大了,一直打其實也不是辦法,所以現在就慢慢的演變成剝奪他的遊戲時間
這方法也不錯的.....
小孩子還是要適度體罰比較好,小兒從上幼稚園開始,我都跟老師說做錯事可以修理,
只要小孩知道為什麼被修理,修理過後也記得知會家長,這樣我都可以接受.....
而且是有沒有教的問題
教育孩子
不是只有"說道理"的直線方式
幾千年前
孔老夫子就強調因材施教
不是嗎
適時的處罰也是必要的
今天就是太多強調不處罰的愛的教育
才導致小孩不知道設身處地為別人想
因為他沒有痛過
所以當他打人時
也以為別人不痛
今天在家裡
我會讓小孩子先哭
試圖跟他說道理
如果無效
就不理他
讓他知道
不是"歡"就可以解決一切
但是他太超過
嘿嘿嘿~
但如果是在外面
我可就沒有那麼好脾氣了
凡是就是要有"禮"
在外面就是不可以丟臉
前面有大大說要練舊厚臉皮的功力
但我不這麼認為
我覺得這樣也是沒有教孩子為別人想
讓孩子那裡哭鬧不休
大大影響到他人出遊的情緒
不懂得體會他人的心情
我把他拖到人少的地方
好好的處理一番
當然
我不否認
我是臉皮太薄啦
如果我的孩子老是這樣"歡"
我會減少帶他出去的頻率
並告訴他我們家無法出去玩的原因
就是因為他每次都會"歡"
爸媽會丟臉
講一個我的實例好了
一個阿姨的小孩寄住我家
是個頑皮的四年級小朋友
在學校會去"逗"小朋友
而且不時會露出自己的生殖器
事情發生一兩次之後
我就跟他說
要是再有這樣的情況發生
可不要怪我了
他不信邪照樣出現第三次
我說的到做的到
變狠狠的抽了他的屁股三下
而且在打這三下之前
我還跟他說解說一番
為何我要打他
要讓他被打得心甘情願
就這三下之後
我再也沒有動過棍子了
都只跟他說道理
每次看到我都站的好好
或許有人會說這是恐懼
但是從我跟他的長期互動
我更絕對相信他懂的我要傳達的道理
我所要說的是
打要打得有道理
不是亂打
當脾氣上來時
千萬不可動棍子
而且要挑地方打
以免誤傷小孩
要讓孩子知道
我們不是亂發脾氣的打
打在您身
痛在我心
相信
不用多久
棍子出動的機率會大大減少
教要趁早
就跟預防勝於治療這句話的意思差不多了
我寧願孩子小時多花一點時間陪他與教他
也不願意孩子長大後跟在後面擦屁股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