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小朋友能夠幫忙參與一點家事總是好的,我以前總認為如果小孩絕頂聰明,當老爸的我要多多幫助小孩,避免不必要的干擾,但年紀漸長後,才發現人類其實是很渺小的,再大的能力也要學會融入社會才得以發揮,這包含要去做一些會妨礙自己,造成自己麻煩的事情。

鄉民除了用心智年齡區隔做甚麼家事以外,還會用體型
而鄉民用錢鼓勵的方式不會有懲罰,只有加碼
檢查的方式也不會只讓孩子自負後果,而是必要時為孩子收拾殘局
分享交流心得教育孩子的時候鄉民可能是父親的立場
可是在檢查成果用嘴砲諷刺、嘲諷孩子,鄉民一定是孩子的朋友
不怒而威、恩威並施,在孩子學習時亦師亦友是鄉民一直在熟悉且很想要達到的目標
鄉民如果有孩子他只需要會打掃就夠了,不需要天天打掃
在關鍵時刻能擁有與同仁一起盡心盡力的能力就好
天天打掃時時刻刻打掃會僵化,我會協助孩子擁有進化的能力
比如說不想打掃(就像我一樣),那就要有維持整潔的能力
盡量放慢放輕動作或是保持熟練的俐落(為了不洗衣服,不擦嘴、桌子)
在餐飲業來說這就廚師的架式,很多動作都是因為俐落而減少髒污的機會
如果有念相關科系或是結交到專業朋友
還可以因為方便而改良物品或用品(好比讓洗碗精是護手霜,洗完碗就等於擦完護手霜)
而這一切來自於鄉民想要有效率的偷懶
鄉民覺得是父母虧欠孩子,不是孩子虧欠父母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