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小朋友太任性膽小該怎麼教

kuma00 wrote:
我們家老大剛滿6歲目...(恕刪)


不要過於寵溺,否則長大變成慣公子,
但也要瞭解小孩暴怒的點,有原因就疏導講道理,沒原因就堅持立場紅線不退讓。

不過你們應該也難做到,小孩都6歲了,表示以前寵慣,用哭鬧方式你們就會退縮。
去參加露營吧!!跟其他小孩一起玩,在從中教育小孩是與非!!加油!!
kuma00 wrote:
我們家老大剛滿6歲目...(恕刪)
6歲,已經來不及了,定型了,

早就要教了,

下好馬威,用詞又不太好,意思一樣。

看FB上面育兒方法,有直播、有寫書的,

多試試方法了。



我是小小孩換阿布時,就有教了,

換阿布,腳亂踢,捏著大腿內側,

力道要拿好,就乖了。

長大了後,鬧,我都先抱緊,

捏著大腿,他就懂了。

抱緊很重要。沒人察覺的到,我在教小孩。
kuma00 wrote:
我們家老大剛滿6歲...(恕刪)


原木加長型鞋拔

硬體有了、至於最重要的軟體(怎麼打、打的時機...etc) 你先自己想想吧
網路上曾有人說過、一下是教超過三下就是發洩了

當然現在不能像以前時代那樣子發洩式的打小孩、結果現在就變成都不打小孩

極端的打 與 不打 都不對、
但不打的下場這十幾年大家應該都應該有感受到

我最小的兒子一歲半就嘗過滋味在地上滾了

慈母“多”敗兒、以前流傳下來的話都是經過無數的驗證

Ps.三個小孩的我
佛祖在(長阿舍經)都說了,殺一惡人等於行一大善,放過一個惡人等於讓你的善良殺了下一個無辜的人.
對於小孩 不認真 你就輸了

首先 六歲的小孩 可以溝通了 (聽得懂人話)

要先告知 若是不怎樣 就會被怎樣...

不說直接開揍(處罰) 是不行的
(特定的事情除外)

--------------------------------------------------
如果夫妻都是白臉人

那就請 "家人幫忙" 管教

比如說 罰站 罰寫 禁止看電視 之類的 (看哪種小孩會不爽 就用哪種方式)

至於說 會傷害自己 這點真的就要看程度了

有些是 真的死命地撞(有病 無法自我控制)

有些是 表演的 (小孩精的很...)

----------------------------------------------------

如果覺得不妥 也可以考慮去醫院檢查 看看是否有某些特殊的疾病 (過動?)

結論

心不硬 孩子皮

拳不硬 何以平天下...

如果小孩的行為 有所改善 也要給他一個愛的抱抱 鼓勵才行

胡蘿蔔 大棍子 缺一不可

kuma00 wrote:
我們家老大剛滿6歲...(恕刪)


不知道樓主家有沒有棍子、藤條、水管、皮帶之類的東西

小孩很盧無法理性通時,拿出來用,效果好到你無法想像
我只能說...你寵過頭了...以上...151515
kuma00 wrote:
我們家老大剛滿6歲...(恕刪)
kuma00 wrote:
我們家老大剛滿6歲...(恕刪)

真的要歸咎原因
應該是你們"最終都放棄了"
教小孩沒撇步
就是比他們更耐磨
他使性子,就必須讓他知道這樣無效
而且會有嚴重後果
你們只要他使性子就放棄堅持
就會讓他知道這樣傷害自己、傷害別人會中止你們的堅持
切記家長不可以生氣,而且態度堅定,不要哄小孩
建議可以弄一個小椅子
在你們要求他做甚麼事的時候,就坐在這個椅子上
沒有完成前不可以離開
如果他執意離開,就抓回來坐好(切記不要抓狂、不要傷害到小孩,態度堅定且和緩)
如果還是執意離開,抓都抓不住
我會建議非常嚴厲的體罰(脫下褲子用手打屁股,不要拿工具打,太殘忍)
切記打小孩態度還是一樣要冷靜,不要失心瘋的打
必須理性的、態度堅定地打
可以從很用力用手打3-5下
看小孩態度的決定
如果小孩態度軟化就可以中止
如果還是很執意,再重複打屁股3-5下這個動作
重複這樣直到小孩態度軟化
打完千萬不要哄小孩,或是給她補償,這樣就前功盡棄
讓一切回歸平靜正常即可

重點~~~打小孩不是要傷害小孩
而是要在小孩心理建立一個必須要所妥協的態度、萬事不是以你為尊
我知道~很多人都說不要打小孩
這應該是對知道分寸的小孩有用
對於很盧的小孩
讓他知道把事情弄到不可收拾的下場
還有~~~
不要常打,打久就會麻痺
大多的時間裡,還是跟小孩比耐性

一天大概只會給他看1~2小時的幼幼台,也沒有給他很多甜食

寵過頭了~
我的小朋友同歲,一個星期總共看2個小時電視,
甜食不會每天給,表現差的時候,甚麼都沒有,
只會用念的教導是沒用的,
不一定用打的,但要有處罰,
用心的觀察,不是丟給別人就好~
不要只上網看一些過動兒的文章就自己下定論,光是我知道的ADD類型就有10幾種,而且還有可能與其它精神症狀併發,有時看一次心理醫生都不一定能確診,所以不要只看一些網路文章就自己下定論,還是先帶去找兒童精神科聽醫生的建議再做評估,或許會讓你更了解如何扮演父母的角色,面對敎養問題心境或許也會有所不同,最近剛看完一本書(分心不是我的錯)可以去圖書館借來看,不管是不是家有過動兒,內容都對教養問題很有幫助,身為父母還是要試著了解自己的小孩,並找出與自己如何與孩子互動的方式,父母這個工作從來都不是很輕鬆的角色,加油
只要有心想改變,不管幾歲都來的及,父母沒有放棄的權利,更何況你的小孩才6歲,更沒放棄的理由,打起精神來加油
chiang:喂,我是很認真的回應,不是在搞笑,有會員想來我當然要告訴他我們的上班時間,免得撲空了會更火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