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重點不在每天要寫好幾張評量,而是把孩子不懂的題目拿來仔細看過,是不是有之前更基本的東西沒搞懂,然後試著用孩子可以理解的方法來說明。每天花 10 分鐘能真正搞懂一題,或甚至每天 10 分鐘花一週能搞真正搞懂一題,相信 2-3 個月後就可以看到成果。如果你喜歡讓孩子懂錢,可以數學的練習也用善用錢的方法來教。
國文重點要大量閱讀。小孩愛唸什麼就唸什麼,漫畫也可以。父母有空的話也看相同的書,吃飯或搭車時可以跟孩子聊書中的內容,幫助孩子理解及抓重點。這個方法在成績上不會有立即效果,但對他未來學習及理解力絕對有幫助。國文不好,數學可能也不會好,這也是習習相關的。
像你的孩子每天只有打一下電動,我不覺得這樣會嚴重影響成績。
但既然孩子每天都可以玩 10-15 分鐘電動,那父母每天花 10-15 分鐘和孩子坐下來好好的學點數學應該也不難吧!
有些孩子不是唸書的料,但小學教的東西真的不難,你一定覺得自己的孩子不是笨蛋,那為什麼不讓他們在小學階段把學習態度養好呢?父母自己不要一昧覺得台灣教育就是爛就是填鴨,讓孩子也覺得反正唸這些都沒用。也許孩子只是沒找到學習的興趣與方法,又或者是理解力還不夠需要多一點時間,但適當的引導不只幫助孩子在課業上學習也鍛鍊他們未來遇到挫折的反應與態度。
美國小學的回家作業真的很少,但並不表示美國教育就完全不重視成績。在美國小學成績不好,有的是會建議家長讓孩子留級,有的則是課後要留下來輔導;有的州規定某些科目的州考沒過是要強制留級的!小學也是要背單字的,每週考 10-20 個 (依年級不同)。你說美國人還要背單字嗎? 咦,就是要耶。美國很多公立小學也要背九九乘法表,事實上很多學校都規定要背到 12*12。
教育絕對不是把小孩丟到學校就好,花點時間陪孩子一同學習吧~
對我而言,國小生送安親班,的確是都挺可憐的~除非家裡沒大人,才逼不得已要送安親,等父母下班來接送。不然放學就放學,多麽令人開心的時刻呀!居然還要加班,繼續到安親班寫作業寫考卷兼上課。
據說有些安親老師,為了早點下班常幫學生Google,找資料,讓學生抄解答,儘早完成作業,也有所聞。所以,學生家長越依靠安親老師,小孩越不懂思考,越不把讀書作業當自己的事。慘的是現今的補習安親依舊是不變的填鴨式居多,多做再做,不懂就把答案背起來就對了。所以才會有那麽多小孩在學校已經不開心了,到補習班讀書加班超時,更加不開心。
個人認為,不一定要上安親班或補習。從小不如教小孩如何時間管理並做事有效率。給小孩一個觀念「該念書時認真念書,該玩樂時儘情玩樂」。
如果小孩還不知如何擬訂自己的各科目讀書計畫或在家作息表,剛開使就跟他一起擬定,上手了之後再由他自己安排。安排好後再給父母親看過。
課業方面,除了把每天基本的作業寫完,每週再額外安排一兩個單元,寫個自修參考書的習題,尤其快到段考時,也是必要的,不會的題目,父母會教的話再從旁協助解決難題,不知道答案也沒關係,可以陪他一起google,一起翻書找資料一同討論解決問題。在一同找尋答案的過程,小孩可以體驗到原來解決問題的途徑有這麼多種。
用心的父母會願意多花點時間跟耐性幫小孩建立起好的讀書習慣跟態度。好的讀書習慣跟態度養成後,其實成績就不會太差了。
平時玩樂或打電玩,當然是一定要的,現在小孩誰不愛電玩?但要約法三章,課業完成度或學習效能不佳,就要縮短點玩時間。你說的mine craft 其實是很棒的遊戲,之前超流行。很多國家小朋友都超愛的,這遊戲可以訓練小孩的組織,反應跟創造力呢!
不過有點要提醒你的是,你若在家打電動或看電視時,千萬別叫小孩去看書或寫作業,或者他讀書寫作業時,別讓他看到你在做這些事,因為他心理會不平衡,為何你在玩樂,我卻要讀書寫作業?
總之,成績好會讀書真的不代表以後多好,個人認為品德教育是第一,父母親的身教尤其重要。(尤其小男生都會以爸爸為模彷學習的目標),再其次就是培養一個生活中,及各項課程中,懂得思考解決問題的小孩,勝過於一個只會讀書拿高分的孩子。
P.S.但小孩的教育是父母親要共同討論關照的,丟給媽媽一人好像太辛苦了。><
sendakgg wrote: 不好意思 請問一下 ...(恕刪)
我以前都A段班的
我也不太會讀書
甚麼危機分物理學都考試也都NG
所以都考試名次都1/3後
我覺得會讀書的就會讀書,不會讀書是還是不會
會讀書的一點就通不會的讀到死也沒用
小孩有小孩自己的人生
做人態度正確,不要做壞事,要有抗壓性,要有責任感
學會做人懂事反而比讀書更重要,爸媽要教的
會不會讀書我覺得逼不來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