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要適性發展。
多數幼兒可以掌握二種以上的語言(以聽說為主,不含讀寫)
但一定也有幼兒無法掌握的。
不要違背小孩的學習本能,給予環境時要觀察他的反應,做調整。
至於不給雙語環境,這在台灣反而比較困難,
比方我家樓下就是吉得堡,我沒要求雙語,但好像無法要求老師不講英文??
每天會唱英文歌,玩英文遊戲。
模擬超市購物,比方說出要做蛋糕,去問店員雞蛋麵粉在哪?
迪士尼卡通紅了,就唱主題曲,排演話劇。
你說這是在學英文還是在玩英文?
他們這一代早就不是我們以前國中學How are you?
連小學的國語都不是我們以前那樣,現在一年級生字難度很高,
比方,聽,糖,這種筆劃繁多的字。
至於母語,平日在家講國語,就是語言發展啊?
所謂發展不好是指不太會說話?這應該不是雙語的問題。
如果母語指的是台語,我猜爸媽本身跟孩子講話都是用國語吧…
這方面要加強爸媽平日的語言習慣。
現在新住民第二代還多學了越語或其他母語。
龍癡癡地著望著魔羯半响,手上抱得更緊,低聲道:「妳的臉紅得真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