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comama wrote:關於推車選擇,我覺...(恕刪) 羽量車很推 可是要注意羽量車不適合初生兒 因為無法平躺 只能斜坐建議如果要買 放棄最輕的車款 加個幾KG 只要你能夠單手操作 就OK太輕的 穩定度也會有差 沒辦法掛太多東西再怎樣 都會裡面推車 車子除了帶小孩 還有掛東西的功能YOYO 系列 或是口袋車 外出很方便 不過缺點就是穩定度找個最適合你的重量 最重要
有恩典牌可以接收 就用恩典牌小朋友長的太快了 像我家小朋友 三個多月後方巾就不用了 (方巾太小了 )120ml的奶瓶 只用到二個多月而己 ==== 換 240ml的奶瓶汽座 出生後再買就可以了剛出生的小嬰兒 比較不會帶出門尿布的話 可以上網免費索取試用 + 用媽媽手冊到藥局兌換生產的醫院或許有送 (有的醫院會送一大箱尿布)再加上親友送的 ( 至少可以好幾個月左右 )另外 寶寶的安撫奶嘴 ~ 紗布巾~ 沐浴乳 ~洗髮精 ~痱子粉 ~媽媽包 ~泌乳茶~ 溢乳墊等等(寶寶洗衣精 ~奶瓶清潔劑 ~~奶嘴鏈 ~濕紙巾~寶寶乳液~襪子~包手的~圍巾)這類的小東西上網免費索取或是拿媽媽手冊到藥局 兌換不用錢的小孩子出生後 除了奶粉及尿布錢以外每個月還要健保錢 另外要幫小朋友買保險及打預針像我每次回醫院打自費及公費預防針 + 坐計程車 ===== 一次3000元左右我家小朋友剛出生的時候 幫小朋友買一套新衣服那套衣服只穿一次過一陣子再拿出來 己經穿不下去了 PS 免費兌換回來的小東西 都是大品牌的有麗嬰房 ~奇哥 ~優生的
有保固期限的用品,可以等孩子出生,考量實際狀況再買。像溫奶器、消毒鍋、擠奶器,甚至是推車,這些都是等寶寶出生後妳才會知用不用得到,或是哪個功能比較適合妳們的需求。如果妳是走親餵路線的,前述三樣幾乎可以不用買。現在應該是先想待產包要準備什麼比較重要,還有小孩的床要如何規劃。如果要去月子中心,那就要準備從醫院到月子中心及出月子中心時會用到的衣物用品。(網路上有清單參考,如果有需要可私訊)如果是在家坐月子,那家裡的人力及動線要怎麼安排才不會手忙腳亂。孩子是要同床還不同床,看妳們如何照顧。以我為例,因婚前就和先生討論要生三個(很幸運真的生出三個6y, 4y, 2y),所以我會考量東西耐用性,因為我不想生一胎換一次。且我不希望孩子影響我的睡眠,所以我們先把嬰兒床的空間空出來,孩子從月子中心回家就睡他的床(現在老三在睡,睡三胎,堅固耐操很夠本)。因為我們有車,在孩子出生前就先買好汽座,從醫院去月子中心的第一次坐車就訓練他坐自己的位子,所以三隻從小到大坐汽座都適應良好(後座三張汽座,滿員),打從第一胎起,我從來不曾坐到後座去陪。我是職業婦女,所以我很確定我不走親餵路線,在網路上研究媽媽們的使用心得後,我決定買雙邊電動擠奶器,這時就得連溫奶器及消毒鍋一起帶回家,還有母乳袋。像我一些朋友,是走親餵路線的,就沒買這些東西,超方便,環保又免洗,只是三不五時就會被章魚嘴吸住(有個朋友親餵到二歲,佩服),當孩子超過八公斤還要這樣揹著吸,我個人無法承受這重量(腰開過刀)。推車是等我坐完月子後,帶著孩子一起去試的。夫妻倆人都要試,看哪種順手方便操作。我是一開始就想選歐規大輪子,坐椅高度也超過摩托車排氣管的推車(台北市的騎樓大多都會停摩托車,很危險),重歸重,但我覺得安全舒適是第一考量,且我家有電梯,開休旅車,大推車不是問題。加上我還會生老二老三,所以我挑的是後方有踏板,可以站一個小孩,等於推一台可以載二個小孩。揹帶也不能少,有些地方不方便推推車時(北投的人行道真的很不友善,去過一次就不想再去了),揹帶就派上用場了。第一條我是買B牌的,孩子在七個月前都很好用,七個月之後體重增加了,就改用E牌的。老二出生後,夫妻有時一人揹一隻也挺方便的。孩子剛出生時,包巾和紗布衣使用的機率較大,如果有恩典牌的就先用一用,特別花錢買有點浪費,因為差不多到二個多月就開始穿包屁衣,加上妳的預產期在七月,包巾用的機會會更少。奶瓶我是在產前先買一大一小,都玻璃材質,因為我連奶瓶都會想要用三胎,玻璃比較耐用(除非摔破)。等孩子的奶量變大後,再去買三支大的輪替。剛生完可能會遇到奶量不足的狀況,這時就要想一下要用什麼配方奶,有些醫院堅時不餵配方奶(我在三總生就這樣),有些願意,這時就可以先用媽媽手冊去跟奶粉廠商要些試喝罐,以備不時之需。月子中心有提供奶粉,好像要另外付費(忘了,因為我三胎都沒用到)。離預產期還有四個多月的時間,保持心情愉快及均衡飲食是孕媽咪目前最重要的功課,現在網路上有很多資訊,可以慢慢參考研讀,祝妳孕期平安,並預祝妳生產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