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如果台灣小學班級也能 能力分班

不滅修羅 wrote:


臺灣就是貝多芬

會背99乘法表又


單純回答2x2或9x9問題,不知對不對
以前小學九九乘法表還背不起時
小考遇到9x9這個問題時,
我是直接寫九個九,再把它全加起來,算總合!
對於2x2的看法,就是兩個2相加得到的數!
而立之年的我,沒學過建構式數學,
不知這是否算解答呢?
是的話,以後我可將此觀念教導小孩!

另外小班制的教學,我也學得不錯
因為以前背的東西常常都記不起來,
一班四五十多人的情況下,
老師不可能為了您放棄全班的進度,對其它人也不公平,
所以…就爛啦!
能力分班不是原罪

問題出在 台灣的學校把能力分班後

能力落後的班級直接放棄 只衝刺所謂的好班 跟升學率

這是辦學良知的問題

跟能力分班本質沒有關係
這個不是能力分班,是因材施教,孔子幾千年前就在談的東西了,只是台灣施行起來就會變質,因為台灣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小孩是全才,學校也希望學生是全才,所以所有的制度都是全才教育.如果有一個小孩,語文天份特別高,很快學會各種語言,可是數理可能都是鴨蛋,在國外可能早就被某些大學吸收了,在台灣,只能唸三流學校,因為你要全才,不能只有單一方面特別突出

學校教育也一樣,所有制度設計都是要學生所有學科都優,只有某一項特別優,其他不及格,平均還是不及格


koko7283 wrote:
小班教育果然很有威力...(恕刪)


等四年後小女上中學, 我會再和你說
開玩笑的, 但若不是自己的經驗, 說出來的真實性會大打折

MEGADETH2 wrote:
如果你女兒一組快組都...(恕刪)


小女的同班同學家長, 不會因為有人念快組, 就跑去補習
在台灣不知道, 有時環境逼人
這裡小女有選擇, 反而表現不錯
但希望可以持續下去
和我女兒說以前唸書在學校被打, 回家還要多打一遍的日子
她說她絕對不回台灣唸書


YOYAGE wrote:
台灣的教育體制可能很...(恕刪)


多謝你的建議, 英國有家長也認為, 不該只注重主科, 但其他多數家長與教育部長, 認為主科就是代表學生基本的學習, 所以需要好好學, 不能隨便

Yunalesca wrote:
台灣沒有辦法這樣分班...(恕刪)


對呀, 台灣家長會辦法讓小孩贏在起跑點, 但台灣有台灣的原因, 所以也沒辦法一概而論
newshunshan wrote:
多謝你的建議, 英國...(恕刪)


其實我的想法在這棟樓裡面,只能算是非常的小咖...
小孩也要好幾年才會碰到這種問題...
別說什麼,光教育理念,就跟女王反差很大了...

別的國家的教育方法應該不錯,
但在台灣,很多大家都經歷過...

自已當年唸書台灣的情況....現在不知道了...

家長想要自已的小孩好,拼命擠進好學校...(沒想到現在很多幼稚園都要排隊才進得去)
進好學校後,想要好老師,然後想要用最好的設備(冷氣、教學環境等)

老師想要教認真學習的學生、成績好的學生...(然後差別待遇...)

學生想要快樂的學習,沒壓力的學習。(但怎可能沒壓力)

事隔多年,看看台灣的教改,可能應該還是差不多...


提外話,聽說現在小學一班人數都十幾人,不到二十人....
newshunshan wrote:
說一下為何我會這樣想...

原來英國這裡由小一開始, 班上15人, 有兩個老師, 然後會分程度, 將程度好的編成一組, 另外的就是普通組(恕刪)

小一開始就有放牛班,愛搞階級分類搞到小一就開始,
那小朋友是由幼稚園就要開始拼
這跟九年國教未來改12年國教意義差太大了,
7歲大還在吃奶大字不認識兩個就搞什麼能力分班
差透
在我那年代的能力分班法
只要你的"平均"分數低於某個"標準"
你就被放棄了
就算你的數學100 物理100 國文100 可是英文0
你就會被放棄掉
可是還有一個希望 就是某個被放棄的同學家裡很夠力
覺得沒跟上A這個字眼很丟人 很漏氣
逼學校弄一個A---班或是B+++班出來
這是我的親身經歷
國二放牛班開學當天發現班級名單沒有我
沒多久就有人叫我去傳說中的A---班...瞎爆
不知到現在是否一樣如此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