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看完"醫生的態度一定要這麼兇嗎?"

yarkfoot wrote:
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如...(恕刪)


不知道有多少人還記得第一次親吻的悸動...當你每天親吻 一星期一個月一年10年後還會有一樣的悸動嗎?
就像醫生 每天看這麼多病人 說真的 要做到對每一個病人都 醫者父母心 真的很難...
如果能 就算醫術不怎麼樣 都可以當名醫 如果長得帥 就可以上電視 當百大名醫...
現在醫生也算是服務業 所以啦 如果你覺得這個醫生冷淡 就換個醫生吧
你說的內容 醫生回答的也都是事實 這點很清楚...
病人要決定看哪一科 病人自己 甚至是家屬 是可以自行決定的
外科診所 遇到痠痛 真的就只會開藥打針而已 ....
或許當兒子要更有心去幫爸媽找資料...告訴它們 代它們去看醫生...
我老爸去年發現有腫瘤 我們就去幫他不斷的找資料 找醫生...
我想這是身為兒女要去付的責任....
或許這位醫生唯一的問題 是沒有告知你們最好是轉科看
或許你也不了解妳爸媽的病情吧 有些老人家的痠痛是來自於退化
到了一定的情況 能做的就是減少疼痛
筋骨痠痛 去看一下骨科或是復健科或許會有不同的想法跟看法
病患每次都有付費看診,
就算問100次醫生還是要回答,
第一個問題竟然直接回答"不知道",
就算沒經驗讀過那麼多年課程,
總是可以為病患分析"可能"的原因吧!
樓上竟然還有人幫醫生講話的~
jimny323 wrote:
病患每次都有付費看診...(恕刪)

醫學是門很專精的行業 隔行如隔山....
我只能說這醫生 是真的不知道
難道你希望他隨便用猜的嗎?? 不....
我不要這樣的醫生....不清楚不知道 就是不知道 不要給我用猜的...
你說不知道 可以讓我們家屬 更清楚該怎樣轉診 而不是在那邊浪費時間
--------------------
我老爸的真實案例
去年發現腹腔內有一個腫瘤 去看泌尿科 說可能腎水泡...
然後開刀出來才發現是腫瘤....還惡性的....
然後就開始了癌症療程...
由於那種癌症 有標靶藥物 外科醫生就開了 所謂的一線用藥...
在吃了兩個月後 老爸整個體力都不行 連走都有問題 然後出現了許多的副作用
去看診時候問了那外科....他就說可能體直 可能藥物不夠....然後繼續加強藥效
那時候我門就問了 連原本的劑量都有這麼多副作用 那加藥呢? 那醫生就說 試試看啊..可能會好些..
然後又吃了一個多月 老爸忽然有天寫了遺書.因為他覺得身體撐不住了....
忽然發現事態嚴重 立刻找了許多資料 然後跑去看了一個在台灣很有權威性的這方面腫瘤科的醫生..
他看了所有的病例 還做了檢查後....說了一句話 不能再繼續吃一線藥 要立刻轉二線藥
他說一線藥原本季量 就有這麼多副作用 吃更多只是讓副作用更強...身體撐不下來
現在過了快一年..證明 那種療科醫生是對的.....
雖然我們都知道 就算用二線藥 身體都會逐漸的虛弱 也知道時間可能不多...但是多一天是一天啊...
離題了 ...
最重要的還是 醫生不知道 就請說不知道吧
家屬也是一樣的 你希望醫生用猜的 用賭用騙的嗎?
請讓醫生 也有說不知道的權利......
只是我想跟所有的醫生說 不知道沒關係 但是請記得幫忙轉診到你覺得有辦法處理的醫生手上吧...
學有專精啊.....
希望樓上板友的父親能夠好轉
也希望原PO的媽媽可以好起來喔
有些舊疾很多長輩都覺得沒什麼
可是一直放著也可能會變成不好的情況
用其他的方式勸勸你母親
去做比較完整的檢查
沒有改二線藥品,可能書上(或手冊)真的是那樣做
醫院有標準作業程序, 不然病人治好了, 健保也不給錢

如果每個醫生都必須"對病人像對自己親人",就怕會失去理性的判斷
甚至有位醫生跟我提過,他念書時,老師就要他們想好
若今天正在進行很重要很複雜的手術,
然後護理人員告訴你,你媽車禍,命在旦夕,送來同家醫院
你要怎麼辦??? 很多人的答案是..... 冷靜的開完手上的刀,自己的媽媽交給別人

如果醫生真的告訴你"那不是我媽媽"
只能說...他真的也太直率~ 太不懂掩飾了... 且 他媽媽,也不一定聽他的話
yarkfoot wrote:
用藥看個人,我老婆覺得他們的藥下得還蠻重的
那間診所的生意一直都很好
真是老天沒眼~~~~~


坦白說~
不論醫師承不承認,醫療已經變成服務業(至少在台灣)~
與其花三十分鐘,還改變不了某些患者根深蒂固的觀念,又會被在外面等得不耐煩的候診患者抱怨看太慢。
許多原本有熱血、原則、與理想的醫師,漸漸學會與現實妥協(成為許多患者心目中的「好醫師」~

(ex:要開不要太「冷」、太「散」的藥,胃不好一定要配胃藥)。

醫師跟每個行業一樣,充斥著各種個性、品行的人
有每個星期到部落義診的、有每個星期上節目接受訪問兼打廣告的~

有醫術好個性好的,但也有醫術好說話衝的,當然也有不懂裝懂但很會說話的~

所以「"醫生的態度一定要這麼兇嗎?"」其實是白問。
醫生的態度當然不一定要那麼兇,但每個人的個性不同,天性又難改,遇到個性跟自己不合的醫師,換一個醫師就是了。

最後:敢承認自己不知道的醫師,敢在病患面前翻書的醫師,比看起來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的醫師,更讓我自己放心,當然,有些人比較喜歡像Dr.House中的全能醫師,反正台灣醫療院所那麼多,選自己合得來的看吧~
其實我在意的是醫生的態度
如果他不知道詳細的病因
應該對我們告知比較可能的原因是什麼.並盡量為我們做轉介的建議
而不是一句"不知道"就打發掉,這在我的感覺是反正妳肯來我這打針讓我賺就好了
其他我一概不知道
如果你家的電器壞掉了,請師傅來修且付了車馬費,結果他只告訴你"不知道",這錢你花得冤不冤枉?

提醒一下各位
我在保險業上班
辦過很多團險的理賠
各位猜得到什麼類型的公司罹患重症後治癒率最低嗎??
答案是電子業
因為這些天天把網路當生命必須品的人總認為自己可以在網路上找到任何答案
所以即使自己身上有痠痛甚至腫瘤,寧可不花一小時去看醫生
而寧願花上數天的時間到網路上找資料
結果錯失治療的黃金期
偏偏這些電子業的壓力又特大,所以不但重症機率高,治癒率更是出奇的低
所以不要再自己去找什麼資料了,找個合適的醫生快做檢查卡實在

莫忘初衷是做所有事情或是工作最應有的態度
我很想問問那位醫生第一次看病時對待病人是用這樣的態度嗎?
各位有沒有注意過當你去看感冒的時候
有多少醫生只顧自己寫病歷,卻從沒抬頭看你一眼你到底長啥樣的?
如果醫生沒有熱情,只懂給藥和打針,那這種醫生值得尊敬,值得你再去回診嗎?

to n大
我覺你爸的第一個醫生很盡責,只不過他的經驗不足
每個病人都是醫生的白老鼠
如果他夠權威夠經驗
早就到外頭自己開院了
他有為他手上所掌握的生命在做嘗試與努力
只不過很不幸的讓你父親更不舒服
但你父親何其有幸能有你這麼孝順的孩子
及時幫他找到了更有經驗的醫生
所以相較起來,你遇到的還是都是好醫生!!
有機會可以看看公視的影集豪斯醫生,或許能對醫生的冷漠或傲慢有點釋懷,畢竟醫生的專業在治病而不是在同情病人,如果把每個病人都當家人對待時,或許會失去客觀的判斷吧!這部影集給我這樣的省思。
jon8395 wrote:
有機會可以看看公視的...(恕刪)


覺得有點道理....
畢竟醫生是需要專業的判斷的, 如果把對方當成自己的親人有時候可能會造成一些失誤.

不過如果醫生的口氣能在好一點當然就更好了
我家大人也是很鐵齒的人,總覺得不要麻煩到小孩子們,雖然偶年紀四捨五入都要進到40大關了~
但老人家還是覺得小病小痛不要影响我們白天要上班、要賺錢的人~

但只要家裡大人一有病痛,不管小病還是小痛,我一定馬上查相關資料,幫忙掛號,找醫生;
情節嚴重的,二話不說,請假帶老人家去看醫生!
反正都請好假了,家裡老人家也不好意思,就會讓我跟著去,
也教導家裡大人說,小病不看,等到情況一嚴重,還不是要請長假去醫院照護,
等到幾次之後,就會取得信賴度,老人家就會什麼都跟你先說清楚。
免得到醫生面前,又說得不清不楚的~ 連要問怎麼用藥,都會怕麻煩護士小姐~

另外,我覺得醫院別也是有差吔~~~

如老人家呼吸不順會喘,掛板橋亞東XX科,通常是醫生會告訴你,嗯!你的肺看起來沒問題正常,跟肺沒有關係。然後就沒有了~ 確定跟該科無關,就沒有了!!但老人家的問題沒有解決,也沒有任何建議。
但是像新店慈濟,會針對老人家。還會說,嗯,可能是心臟無力,送氣量不夠,但確定在XX科的檢查是OK的,不是這科的問題,建議可以改掛心臟科或家醫科,做更詳細的檢查。

以上,供您做參考囉~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