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唸書的方法跟國小是不一樣的,如果同學平時回家不看書不複習,
以為只要考試前看看課本、做做參考書的題目就可以拿80~90分,那可是大錯特錯了。
用這種方式唸書來應付國中的考試,頂多只能拿40分而已。
國小的教科書是圖比字多,看一看大致懂了,寫考卷就沒問題。
國中的教科書是字比圖多,而且有大量需要花時間去背的東西。
國文的註解、解釋、課文,英文的單字、句型、發音。
這些都是要靠背的,沒有可以取巧的地方。
而數學更是要花時間去做題目,不是說「我會了」就夠了,
反覆找題目練習,並且把解題的每一步都詳細寫出,更有助釐清解題的思路。
很多國中新生一開始都會用國小的唸書模式來應付國中學業,
敏感的人應該在第一次段考時就會發現自己的唸書方式錯誤並開始修正,但大多數同學
都是要到上學期結束才發現自己的分數已經不如小學時那麼好看。
這時候發現已經太晚了,因為上學期的基礎沒打好,根本沒法延續下學期的課業。
國中的課業就這樣完蛋了。
所以想要拿到還可以的成績,請從改變小學的唸書習慣開始。
1.每週一至週五,至少安排固定三小時以上的唸書時間(包含寫作業、背書、預習、複習等),
就算作業都寫完了,還是得自己找書看。電視、電玩等請家長一律禁止。
總之,就是養成固定時間看書的習慣。
一開始會比較辛苦,這個習慣養成後,到高中、大學都可受用不盡。
要玩電動、看電視等,請留到週末再去做。
2.請分派適當的家事給小孩。家庭不是只有父母而已,做好自己的分內的家事是培養責任感的
最好方法。「你只要念好書就好」這種說詞,只會造成一堆不知道父母辛勞、生活技能零分的
白目死小鬼。(看到一堆新生連掃把、抹布、拖把都不會用就很想把家長抓來一起罵)。
3.唸書時,手要拿筆寫、嘴要出聲唸、眼要注意看,切忌只用眼睛「看書」。
我所教的學生考試考差的最大原因是:題目看不懂!也就是閱讀能力太差。
這是習慣看大量圖像卻不願去細讀文字造成的問題,時間久了,連考試題目都看不懂,
那要怎麼會考得好。光只「看書」是無法針對文字內容去精讀的。
現在想到的大致就這些。希望能有所幫助。
老實說,學校的好壞差異並不大,家長的教育態度對小孩的影響才是更重要的。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