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ift wrote:
至於國小,由於有均一平台,
所以數學科不是問題,不但能翻轉,還可以用均一來做補救或是自行超進度學習(班上小五已經會了絕對值跟負數加減,我兒子小二已經會除法,我兒子我完全沒教他,就讓他上均一玩而已)(恕刪)
相較於國小有“均一教育”平台可供教師使用,
大學有文理科, 下又細分許多專業科目,
如果進入大學還用類似國教的均一教育, 又莫名走了回頭路...
(上次開會甚至有教授說了氣話:
大學教育不就貴在自由, 如果在大學都不能自由授課(內容、授課及評量方式)等,
那就請五年五百億的台成清交每堂課推派一位老師錄製教材,統一上網讓全國大專院校學生自行預習,
課堂時間就請助教讓學生做練習討論就好了,還可以節省人事成本

那位教授說的話重了點, 但也點出不少現場的反彈聲
大學學風自由, 允許教授依自己的專業授課, so很難套用國教模式,
舉自己教的一門課當例子
日本新聞選讀(議題:日本送子鳥的搖籃) , 同一門課同一個議題, 可以有三種教法
1、老師擷取一篇相關報導, 上課時印給學生看, 然後逐字逐句解釋文法跟句型, 最後針對新聞內容問問題, 並請學生做摘要
2、老師找來多篇相關報導做系統性的深入簡報(且為了提升學生興趣, 簡報中穿插老師自行錄製的7~10分鐘重點整理影片), 並於影片中提出相關問題, 請同學於課前看完簡報, 於課堂中分組討論各自想法, 最後做組別發表回答問題。
3、學生自行針對議題上網搜尋相關資料,在上課前建立知識背景, 課堂上老師用影片(我是找日本社論節目, 教材難易度選擇很重要)重點整理後, 請學生用日文分組辯論是否贊成此一制度, 最後要求學生比較日本送子鳥搖籃與中國嬰兒安全島(棄嬰島)異同, 分析為什麼一個能成功一個卻失敗喊停, 各組發表意見。
1是大部分教授的上課方式(包括我自己大學時代也是這樣被教育上來的), 我的老師們(現在的副院長主任)現在仍沿用這種方式,
2是教育部推行的磨課師計畫, 老師課前必須花至少3倍時間備課、錄製影片, 只為了先幫學生把魚抓好
3則是HBS個案教學法, 學生自主學習思考, 老師只是在旁引導
以自主學習, 是非思辨, 語言練習的角度來看, 3是最具成效的,
若以廣義來看, 第3種方式老師雖然不必花大量時間備課, 但實際上也在執行翻轉教室的授課模式,
(學生課前預習, 課堂吸收再確認, 且兼具“隨時隨地適性教學”的目標)
我自己上課是用第三種方式, 過程中也是跟學生磨合了很久,
(學生都有惰性, 不想抓魚的就算你把釣竿都捧上去給他也沒用,
你要他上課前先自行搜尋相關資料, 不做的還是不會做, 反正又沒升學壓力
日文辯論這點也是因為有日本交換學生修課, 其他同學被迫用日文討論才能真正達成
第三種方式, 如果是私立後段的大學, 恐怕學生在意願上及能力上都沒辦法做到)
個人覺得翻轉教室是個不錯的概念,但執行上最大的問題點就像K大說的,
老師必須花更多的時間課前備課錄製教材, 設計課室活動, 課後批改作業,反而增加教師的授課負擔
knift wrote:
但是除了數學外的科目,在讓學生回家自學之餘,
教師要翻轉就要設計更寬更廣的教學活動讓學生進行,所以教師備課更重要負荷也更重(想想全國校長協會在說老師的「工作(授課)時數」全世界最低…但是他們故意假裝不知道,除了授課外,教師工作還很多)...(恕刪)
現在的大學教授, 每位教師都揹著KPI升等壓力(每年需產出幾篇論文、辦國際研討會、修教育時數), 因為人事精簡還得兼行政職(中午開不完的會、簽不完的合約(產學合作、姊妹校)), 負責導師工作(寫推薦函, 輔導失戀、失志、打工等種種因素想休學的學生, 也曾凌晨去處理外宿生車禍意外),
如果連上課都要花上平常3倍的時間, 恐怕沒人願意做了
這也說明了“教授出走潮”的背景, 除了星港陸高薪挖角外, 台灣的職場環境也讓認真的老師吃不消...
(so只要聽到有人說“當老師真好, 還有寒暑假”, 我都忍不住賞他個白眼)
結論:
翻轉教室是新型態的學習模式,
個人也很欣賞這樣的教學概念,但在大學推動還需要很長的磨合期
knift wrote:
說實在的,我們現在「高教」國教化,那英文程度真的令人嘆為觀止,
不然國外的可汗學院就有線上的物理、化學、生物的線上教材(全英文))
就是大學生英文程度沒那麼令人嘆為觀止, 教育部才會要求(鼓勵)老師自行錄製中文版教材....
ps.
1~感謝K大分享數學課的操作模式, 以後寶寶長大會讓他自己去“玩”!!
希望小孩的數學別像我這麼爛....
2~樓主sorry, 歪樓了...
knift wrote:
其實大部分學不好的學...(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