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

如果你小孩 常常考全班最後一名 你會相信生命自己找出路嗎?

我是一名高中生
而且是在升學壓力比較大的私立高中裡面
從國中到現在其實學校很常教我們一定要考好成績
這樣你才能考上你想要的大學或夢想
但從以前看到現在
有些同學都被這個觀念或是父母的影響
價值觀已經扭曲了
之前有一個同學個性比較孤僻而且偏向自大這方面
但是他的父母不停地教他填鴨式的教育
現在他已經可以去讀醫學系了
但是個性仍然和國中我見到他的時候沒有多大的差別
另一個現在同班的同學
他雖然成績還不錯(班上的第一、二名)
但是就比較個人主義為主
很多事情都要他滿意才好
在班上不滿意的事情
他也會用很幼稚的方式去反駁
覺得很像回到國中生的時候看到的同學樣子
很常用鬧、反抗的方式去凸顯自己的存在
這個同學也說「台大才是真正好的大學」
也不停地說他一定要考上台大
我覺得有企圖心、有衝勁很好
但他很常去嘲笑或鄙視其他人讀的科系或是大學
也很常說很多人比他爛
我覺得用學業成績去評斷一個人的能力是不完全的
上次聽我們國文老師說
「一個人真正的開始是在讀完大學四年
站在社會的時候才是開始」
「不是考上大學、畢業了,就是一個具備專業能力並且能好好使用的人」
「要再十年才能夠讓你在這個領域中,熟悉並且能妥善運用它」
聽完之後,我覺得一個人的能力和做人處事是不能和學業成績化為等號的
不知道我自己的經驗能不能給你提供一些幫助

我國中成績普普、到了高中成績嚴重退步,幾乎不是全校倒數第一就是第二
連高中的班級導師到我家做訪問都跟我父母說我要讀大學應該很困難

後來過了一些時日,我靠著自學讀書錄取推薦甄試的大學
畢業後參加國考,拿下該類組榜首
目前在工作職場上有所表現,並找回自信

讀書是一條路,但不是唯一的路
讀書的成績是結果,但要達到好的結果要先找到合適的方式
現在學校的老師只會用他們自己的一套方式去教學生,但該方式不可能適用全班的學生
讀書成績差不代表該學生不會讀書,而是他沒找到對的方式也沒人幫助他
老師只會認為該學生資質差,同學競爭意識下也不會幫他,父母更只會對自己孩子表現不好一直責備或質疑
在內外壓力下又得不到好表現受肯定,漸漸地就對讀書感到厭惡和逃避
更甚者會用錯誤的方式去找情緒宣洩,等到出事了父母們卻只會說不知道為什麼孩子會變那樣

生命或許會自己找到出路,但那樣的事情全落到孩子自己身上未免有些沉重
父母該做的,不是要孩子成為父母想要的樣子,而應該是協助孩子找到他們的才華、專長
在孩子個性、學習與志向都未定型之前,父母是孩子不可或缺的輔助,但絕不可成為限制
讓孩子能把自己擅長的事情做到最好,並從中得到快樂,那才是最好的路
中後段班我相信生命會尋找出路,但是最後一名除非版主是富爸爸,不然肯定沒機會..
常常考最後一名絕對不是意外,撇除打工為了舒緩家境困頓沒時間讀書睡覺這種個案,
其他的肯定是學習態度出了問題。當然會造成這種問題產生,一切還是因為家庭教育。

家長教育比學校教育還重要。
好笑也不好笑, 因我我的學生時代就是如此.
但結果是否如此? 那也不一定. 誠然成績是學習的評量方式之一 , 帶不代表未來.
功課好不代表未來處理事情的能力強 , 現在的社會是強者為王.各行各業都有一片天.
重點是有沒有找到對的方向. 君不見一堆學習能力不好的, 家長想要培養一技之長就送餐飲學校...之類.
殊不見就算是學習烹飪也是要有天賦的, 眼力不行 , 舌頭味覺不靈敏, 嗅覺視覺 , 眼手的協調性...才是關鍵 , 否則就算畢業燴煮幾道菜又如何 ? 這種人路邊攤一堆都是 , 要餓死比較快.
生命是否會找出路是一個好的假設 , 但前提是有沒有提供足夠的誘因和引導出興趣? 如果沒有, 生命也是會自裁的. 社會是殘酷但也充滿機會. 天道大公以萬物為芻狗.

sendakgg wrote:
生命會自己找出路?...(恕刪)


我想你根本不聊解你的小孩
究竟

sendakgg wrote:
生命會自己找出路?...(恕刪)


身邊的各種壓力、流言真的都好討厭...真的會逼死人

sendakgg wrote:
生命會自己找出路?...(恕刪)


樓主真是好爸爸,親情的陪伴算是最重要的,目前成績好不好並不代表什麼!!
郭董也只是中國海專畢業而已!!
每個小孩開竅的時間點不同
有些從小就開竅,能立定志向
有些念大學甚至就業後才找到人生方向
小孩可以不聰明,但不能沒道德與教養!
生命會自己找出路,但我不同意,放任孩子發展。

還是要花時間陪孩子一起找興趣,討論與找相關資源。

成績代表學習成果,但更重要的是學習過程,像是:如何面對挫折?遇到問題如何解決?

我覺得,沒滿分蠻符合真實生活狀況。 專家都不能保證畢生所學,能解釋一切呢~

沒滿分,反而有機會學到挫折與情緒管理,找問題與方法求進步。

成績是附加價值,但為了追求好成績,失去學以致用的成就感,不是本末倒置嗎?

若孩子長期追求好成績,沒適應挫折,將來長大受挫需要比其他人花更長時間修復,這樣有贏在起跑點嗎?

不斷從失敗中學習,成功(好成績)自然就會來。


若孩子一直處在成績倒數,那要思考孩子學習過程:是否有努力?是否有方法? 還是學習障礙?
09142001 wrote:
我國中朋友考試都考倒...(恕刪)


大家普遍拿經濟能力來當成功的指標,您也不例外(其實我也是),那很好,不做作,不假道學,而且有很簡易的量化指標(年收入)。

您學過統計嗎?您學過機率嗎?請問您國中同學(我不確定您的年代有沒有能力分班,或是不是明星國中,但都無妨)前十名跟後十名的成功指標(年收入,家裏有錢的不能算)可以一個一個攤開來看嗎?請問哪個族群的成功(年收入)比例高?

這個年代還有人說王永慶還不是國小畢業?郭台銘還不是中國海專而已?

那您要讓您的小孩只接受義務教育嗎(只有國中畢業)? 中國海專的畢業生跟台大畢業生哪個族群的年收入高呢?
哪個族群成功比例高呢? 您希望您的小孩念中國海專還是台大呢?

有人說唸書幹嘛!道德品行好比較重要。怪了,我不懂道德品性跟唸書有什麼關係? 為何不能兼得?

您說書讀得好不好不重要,只要會賺錢就好。其實我也同意。但是您知道根據主計處統計,學歷跟年收入是成正相關的嗎?
別說碩博士跟學士(甚至一般水電師傅的高中、專科),即使是大學,台大畢業生跟排行20名之外的大學畢業生年收入肯定也有一段差距的(以統計的角度,當然會有例外,我們講機率,講比例,講平均或中位數也行)。假如您可以自由選擇當某個族群的人,您是要當台大那一群,還是要當XX不知名科大的那一群呢?您覺得在哪一群,比較有機會成功呢?

您的朋友也許是水電師傅中的人中之龍,可以開賓士(其實說實在賓士一台C class也不過200萬左右),但是您知道台大畢業那一群的人中之龍可以賺多少嗎?

很多人很愛唱高調,「大多數」唱高調的人要不是沒小孩,要嘛就是小孩還沒面臨升學的壓力。

不是這個階段的父母其實是無法體會這種感覺的,我懂,因為我之前也是這樣。

成績當然不是一切,但是唸書是所有謀生技能裡面,最簡單、最輕鬆、CP值最高的方法了。

要靠打棒球吃飯?說實在的比考全校第一名還難!光台大醫科一年就有幾個畢業生?我們一年產出多少職棒球員?

什麼?打甲組?當學校教練?不能說不好,只能說其實還是讀書划算而已。

當然,假如孩子對某樣技能有天份又很有興趣,當然可以培養。但是將來要靠那樣技能或興趣吃飯,付出的努力我想應該會比讀書多很多。

我不是說只有讀書好,只是大部分的孩子跟我的小孩一樣,實在是普通到不行。從小到大我的小孩鋼琴、舞蹈不知投入多少,只要她想學,我盡力讓她去學,誰知道我的小孩是不是下一個貝多芬、是不是下一個林懷民呢?但是學久了,小孩是不是那塊料,其實自己心裡也有底,這些技能對我小孩而言,只是興趣跟陶冶性情的休閒活動,不能當飯吃的。

也有人說,你叫一隻魚去爬樹,他當然爬不好了。說得很好,但若小孩明顯不是魚呢? 我還得繼續讓他游嗎?

別誤會,我不是說只有讀書好,我只說讀書其實是成功途徑裡面最簡單、最划算的。讀書前20%的人就可以混得不錯了。

要靠其他特殊才藝吃飯,也許要到前1%才行。

若小孩對讀書不排斥,我覺得應該鼓勵他去讀,而不是灌輸他(或安慰自己)書讀得好不好沒關係,只要乖就好。
(對讀書十分排斥的小孩不在此列,但我相信不會太多)

讀書不只是為了將來的出路,也是為了理解事物、判別是非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有了這些能力,將來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是很有幫助的。

讀書是為了將來有選擇工作的能力,而不是迫於謀生去做自己不喜歡、薪水又不高的工作。

能力越強,選擇越多。而學歷,就代表一種能力。

您說別浪費時間讀書,花錢買一下就有了。您可以指點一下如何讓我買到台大醫科的學歷嗎?要準備多少錢呢?

廢話好像說太多了,我回答一下樓主的問題。

我同意生命會自己找到出路,天橋下的乞丐其實某個程度上來說也找到自己的出路了。

年收五百跟年收五十的其實都各自找到了自己的出路,所以這句話是廢話。

生命當然會找到出路,但出路好壞的差距就像超級賽亞人3跟拿槍的地球人之間的差距一般。

最後,您覺得,以學歷(讀書)的角度來看,在哪個族群,年收五百的機率高呢?在哪個族群,年收五十的機率高呢?

我還是要說,我不是學歷至上的意思。沒讀書有沒有機會成功?當然有!!就好像我剛拿到的發票也有可能中獎一樣,都是有可能的。成不成功是看個人努力、資質與機遇,這我完全了解。

我只是覺得讀書是一般人最划算、CP值最高的途徑罷了。


我也相信生命會找到出路

你問問周杰倫中小學是不是都考第一名?

他的同班同學現在混得比他好的有幾個?!
  • 3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