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關於小孩在校成績評分標準


mr.獅;:彘 wrote:
但是 如果真的苦讀死讀 花錢請家教 補習 還是無解呢?(就像我對於數學笨到不行)
您依舊強迫您的小孩死讀嗎?
讀到像我一樣 寫數學題目寫到哭好幾次嗎?
或者您的小孩無比聰穎 那當然就不再此討論範圍了

我認為中小學的數學,對絕大多數的學生來說,不致於學不會(我是說不致於學不會,不是說考高分)

差別在有沒有花時間和基礎好不好!

有些學生坐在書桌前很久,但是心在別的地方,根本就沒有專心。
有些科目有前後關連,前面的基礎沒打好,後面自然學不好。

中小學偏向通才教育,如果學不好,父母應該幫忙找方法,幫忙加強,而不是任由放棄特定科目!
(我說幫忙找方法,幫忙加強,不是硬逼)
昨天我兒子寫台灣學校美國老師出的作業,他說非常活,跟美國一樣,都寫不完

才寫幾題,就寫到十一點多。因為那些資料都要上網查資料,而且是要上美國網站。若非我,真懷疑他要如何完成

當然版主說美國非首選。不過分享一下,我兒子在美國加州讀書時,就看到朋友的孩子,每天功課寫到十一點多,甚至早上兩點的都有。

因為他們很多是projects,為了升好大學,球隊要參加一個,社團要參加一個,志工要參加一個,音樂社團有的還參加兩個。還要到處比賽,比賽要坐飛機....

美國報章媒體也在抱怨現在學生功課時間拉長

還有美國的教育,好的學校是直接請外面的藝術老師,由家長付費。動不動就樂捐,隨時都在募款。你也可以別捐錢,然後你孩子的學校能提供的就是鐵皮屋、貨櫃屋當教室,不適任老師教美術之類的。
為了因材施教,美國也實施能力分班

我的孩子在台灣讀過後段班,學習風氣不好,但是老師還是很盡心盡力教書。而且比較適合孩子的程度。所以我贊成能力分班。

我要說的是,每個看起來理想的教育都有他不理想的地方,
看了大家的發言,每個人理想的教育不一樣

有的說沒用的不要教,千山鳥飛絕這麼美麗的詩句,因為將來用部到所以別教,有的人說審美最重要
有人要打好未來工作基礎,有人只要學習輕鬆快樂從遊戲中學習就好

好啦,這正好嚴重衝突。審美,本來就不是實用的。一個越文明的國家,越有文化的國家,一定要用<用不到>的東西來妝點自己,那叫文化。殊不知道家說沒用之用為大用。當我心灰意冷的時候,文學、藝術是我的療傷出口。當我遠遊雪國的時候,千山鳥飛絕讓我知道古人跟我心靈相通,那種快樂是難以言喻的

要打好未來工作基礎,競爭力就很重要,正好跟快樂學習遊戲中學習矛盾
單單要整合各位理想中的教育就不可能了。



我國的教育有很多不足之處,但是各位的理想教育,在美國執行的結果是很多家庭資源不足的學生沒有學習好基礎能力,直接被放棄了。

快樂學習,靠的是自主學習能力和家庭資源,但是不是每個人都喜歡學科學習。這多少跟腦神經有關,有人天生就喜歡學科學習。
台灣填鴨教育讓一些不喜歡學習的學生多多少少有生存在這社會的基礎學力。


我曾經讓孩子在家自覺,我朋友也有人如此。如果你不滿意現在的教育,你有很多選項;在家教育、理念學校、高職、在體制內只讀自己想要的。
實在看不出有甚麼好抱怨的,不喜歡就出走就好了,連這勇氣都沒有,也頂多抱怨而以



不要太緊張...
我不是說他們沒錯
我沒有說他們對的意思
我是說你處理得很糟
不看清楚就緊張起來
難怪你會不問清楚就先修理小孩
我覺得你事後會這麼生氣也不過是在後悔自己不分青紅皂白就處罰小孩
該跟你小孩道歉的是你
至於你的疑問...
請參考你自己的說過的話...

mikel wrote:
他到底哪理浪費食物了?我希望您可以說清楚! 因為我真的不懂



mikel wrote:
然後我就說你丟阿.反正那是你自己要丟的跟我無關.

Junodidi wrote:
昨天我兒子寫台灣學校...(恕刪)

小弟目前也是從事教職,
您的論點真的很切中實際。
han172189 wrote:
我認為中小學的數學,...(恕刪)


我就是您口中
絕大多數學得會之外的 極少數....
可見我數學有多麼糟

時間花了
家教也請了三個
眼淚無數
mr.獅;:彘 wrote:
我就是您口中絕大多數...(恕刪)


或許真的是有例外.

不過不要消極,兩次奧斯卡獎大導演李安,在台灣聯考失利,但是他在電影藝術方面有長才,到美國接受另一個方式的藝術教育,大大釋放能量,揚名國際.以一個外國人,能夠執導電影理性與感性,不簡單,對文學有相當的內涵.

但是,話說回來,中小學數學基礎教育,台灣真的不錯.

AES wrote:
或許真的是有例外.不...(恕刪)


我得說
台灣的數學 到海外 真的非常非常的吃香
許多我指導過的學生 出國 都跟我說 當地的數學簡單到不行
其實我一直到加拿大的12年級
數學方面我真的都沒有太大的問題(除了可以用計算機 不用背公式之外 大部分我台灣國小六年級以及疫點國中數學 都cover了)

mr.獅;:彘 wrote:
我得說台灣的數學 到...(恕刪)


其實學習的開端就是勇氣與動機
再來就是毅力

毅力的話,靠小孩子的個性
學習的勇氣,靠家庭環境
動機,靠的是人生經歷

拜託,才"國民教育"是會有多複雜
這點東西哪需要用到什麼"天賦"
那只是藉口
其實是勇氣不足,沒興趣,或是懶而已
如果都不是這些理由,那就是智能不足,慘

家長必須先認清
再有趣的學問,再有意義的知識
擺到國民教育裡面,搞到學校去教,都是討厭的要死,無聊到極點,難以下嚥的東西
如果你小孩在學校課程之前就在其他課外書籍學會了某些知識
學校上課的時候他就會恨驚訝,怎麼有辦法把這麼有趣的知識搞成這樣boring,真是I服了U
所以要盡量克服台式國民教育基本的框架
才能搞清楚學問的內涵,從而確認自己的興趣與專長

最好不要搞到最後
你孩子的興趣與專長
是取決於遇到某科老師比較會教,他比較聽的懂
或是買到某本參考書寫的比較棒比較清楚
cfhuang01 wrote:
台灣教育的迷思之一學...(恕刪)


只針對第三點迷思稍微說個觀點

我也覺得這幾年老師們是越來越收手,雖然還是有通曉法律常識的老師敢抓到正確時間就出手教育一下孩子,但真的都是極少數。

我想了很久後來才想到台灣民法親權(以前的監護權擴大)似乎不像國外設計的比較緊密,對限制家長教育小孩有比較高的強制力。(以美國某些地區來看,不過我這方面涉略的也稍少,如果有人更清楚可以提出來就更好了)

至於之前有位家長對於孩子受到的懲罰我想她只是不了解行政程序法而已,其實在教育機構還是適用的。但除非嚴重體罰或者對孩子內心造成真正的創傷(EX 真的造成精神疾病)不太建議浪費時間在這方面琢磨;建議反過來想也可以讓孩子了解到社會上不公平事十之八九。

大人在衡量利弊之後利用每一次機會教育孩子我覺得才是最實在,我國中時還曾經被同學的叔伯當著導師跟同學的面威脅過(對方現在是已經退休的警察),很久以後長大了跟已屆退休的法官長輩以及一些律師跟檢方友人喇到過這件事情。

許多人都打趣的說當時怎麼沒去按鈴申告,這樣子就算打輸官司也可以去上一堂真正個公民課。而且還可以了解刑事訴訟程序跟行政程序,何必怕東怕西呢? 當時討論結果發現對方如果被我告成功恐嚇罪是一定要吃下來的,我失敗頂多就被學校記過而已。只可惜我當時只學會忍一忍,其實滿不划算的。
我覺得 買到某本參考書才讀得好不是大問題,遇到教得好的老師才學得好也無所謂,這些都是其次。

最怕是需要一直狂補上課說過的內容還一講再講一模一樣才願意乖乖的背誦甚至後知後覺的去做出很像理解的記憶。最慘的是經歷過這些浪費時間與金錢的行為後沾沾自喜地以為自己理解力有提升。

以台灣的教育來看,這方面的提醒以及引導才是家長的責任。

至於天賦問題我想很難說一定怎麼樣,如果說缺乏學習某個科目或事情的能力這是有可能的;但念到高中之前應該都可以靠勤勞補足。如果按照樓主對孩子語言上比較多的要求而且能確實讓他學得很紮實;其實有些東西考試考不好是其次(但與孩子必須在各方面多有溝通,而且必須要他學會對成績負責),最怕是上課不想聽,自己神遊白白浪費自己受教的權利,像有些人說的最後兩頭空。
  • 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