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

一個自責又傷心的爸爸...文長

借分享!!

讓我們這些做父母的更知道如何讓小孩過的更好!!
加油吧!不管是不是自身的家庭教育出了問題,至少現在願意去正視它,孩子還小,及早發現,可以及早治療,孩子都是父母的寶,我相信有父母的愛,孩子一定可以正向發展的,加油!加油!

瘋狂俾斯麥 wrote:
今天報告出來了....心理醫生給了我們一個挫折的答案....疑似自閉症.....


大大
就只是疑似而已
醫生也不敢斷定
你不應該就這樣放棄啊
傷心自責是一定的
但是哭完了路還是要繼續走啊


瘋狂俾斯麥 wrote:
門診的醫生最後說到小丸子的綜合評估結果
情緒淡漠.眼神對視品質稍弱.互動表現太過制式不靈活....是她目前的問題...
有可能是因為父母從小對小丸子的教育就給小丸子比較多的束縛......限制了他的發展
這句話如同一計重拳打在我胸口......


如果從現在
一步一步的改變教育方法
說不定等到小丸子上小學時
這些問題都不會出現了啊!!!!!

加油
不要放棄
努力一定會有結果的
樓主也莫自責太深.....
教養後代,切記中庸之道平衡的概念,過與不及都不是好方法,並非完全放縱才是正確......
有時適當的管教是必然的過程......
此時您家小丸子必須您和家人與她更積極的生活互動,相信必有助益.......
同樣身為人父的真的很同情你遭遇
希望你打起勇氣與精神
別因此過於自責
未來還有一條漫長的復健的路要走
我會爲你與您的家人一起加油
halo 小丸子 爸

可以好好真的檢視一下,你的教育 是否真的 非常 嚴苛?

事情如此並不表示完全是你們 嚴苛 教育下所造成的。

每個人天生的個性本來就不一樣,未來也並不見得一樣,每個不同時期有不同發展

如果你不是真的 打罵 非常嚴重,就看開點,孩子未來總會走自己的路

我有一各女兒快四歲,有一各兒子即將誕生

也是父親的人,希望你可以看開,只要你過去不是真的過度打罵小孩.......
我是老鼠 ! I'm mouse ! Ich bin Maus ! Soy rata !ΕΙΜΑΙ ΠΟΝΤΙΚΙ !
昨晚的事件,反省過後我想我也是個自責的爸爸...

事件:昨晚回到老婆的娘家,4歲的澤哥,一到家後,馬上衝上二樓和2歲大的弟弟玩樂,
玩夠了,他便下樓,急著跟媽米說他想尿尿,結果來不及,就在門前那尿下了褲子,
就這樣他又光著屁股衝上了二樓,在這邊我以為他是光著屁股跑了去玩,待媽米處理完後,又高著嗓子大叫他下樓穿弟妹準備好的褲子。
穿著完畢後,媽米叫著他拿褲子,他說著:等一下,我先拿餅干。才慢條斯理的拿著他尿下的褲子。
而我 ...
好像小宇宙爆發似的...
在準備回程的停車場旁,罵起了他...
而且,當我到家後,我又在客廳訓了他,也打了他...
我的重點是覺得不應該這樣子的光著屁股再上樓玩...
但想想...我真的好像失心瘋..
,在今早看到了版主的這文章...
我想我應該提起勇氣,跟我的澤哥說聲抱歉才是...
因為澤哥是有跟媽米說:我去找舅媽拿褲子!!!!....

他不是去玩..
而我卻出了好大的氣...
我應該要再學學怎麼控制我的爛脾氣..
應該要先聽聽小孩子的說法...

今天我應該也要好好再反省才是...

瘋狂俾斯麥 wrote:
下個月的18號就是我...(恕刪)


看來這醫生的說法根本就不懂自閉症。

自症症是生理疾病,而非心理疾病。

一般大眾也都誤以為自閉症是心理疾病,與心靈傷害有關,其實不是這樣的。

「自閉症」與「自閉」是天壤之別,前者是生理殘疾,後者是心理問題。

後者只要多關懷,多給一些正面的刺激,就可以改善。

很遺憾的是「自閉症」是先天腦部區域損傷的一種病,他們失去了與自我之外環境「溝通」的能力。

幾乎有自閉症就辦隨了弱智的特性,因為無法對外學習,他們只能活在自己的世界。

他們能模仿聲音與動作,但「不能理解」這些聲音與動作的意思。

他們抗壓力很差,很怕吵雜,因為腦部無法處理這些外來的訊息。

有看到本文的請多多去google了解一下何謂「自閉症」

不要誤以為只要多多開導小孩,減少嚴格教養,就可以治癒。這樣會誤導別人的就醫時間。

再說一次,自症症是先天腦部受損的生理疾病,而非心理疾病,與心靈傷害無關。

~~~~~~~~~~~~~~~~

若樓主小孩仍能自由與人溝通,有問有答,那根本就幾乎不是自閉症。(或是「極」度輕微自閉症)

若真是輕微自閉症,理應會伴隨蠻嚴重的學習遲緩現象(至少落後1~2歲)。

中度自閉症以上,則一輩子幾乎都無法處理自己的日常生活事務。

若真是自閉症,樓主其實無從需要自責,因為與教養無關。

但你會很傷心。
因為這種疾病是腦部傷害的生理問題,目前還沒有辦法治療,只能嘗試改善。

我不是醫生,但我有親人的孩子有人得到自閉症,那個傷害真是非同小可。

比一般親人死亡的傷害還要大。

因為賠上的不是一個人的「生命」,而是好幾人的「人生」。

他在美國被診斷為「輕微自閉症」,但縱使為「輕微」,至今四歲仍完全無法說出一句有意義的句子。

這才是「自閉症」。




瘋狂俾斯麥 wrote:
下個月的18號就是我...(恕刪)

您好,我的小孩目前兩歲半,兩歲時我太太也曾帶小朋友去馬偕作過兒童心理科去作檢查。
檢查出來的結果也跟您一樣,當下聽到這個答案,只能用晴天霹靂來形容。
治療師有建議我們去參加馬偕"早期療育家長成長團體課程"
上課期間治療師會建議一些方式跟教材來帶小朋友,參加的父母也都很願意分享自己的經驗。
或許您可以上上這門課程。
以下是去年報名的連結,供您參考!
http://www.mmh.org.tw/earlyintervention/Information%20Download/2011%E6%97%A9%E6%9C%9F%E7%99%82%E8%82%B2%E5%AE%B6%E9%95%B7%E6%88%90%E9%95%B7%E5%9C%98%E9%AB%94-%E5%A0%B1%E5%90%8D%E8%A1%A8.pdf
別自責傷心了,加油!!
他跟別人沒什麼不一樣,只是少了一把開啟他的鑰匙!
  • 2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