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跟老師溝通吧 無效再看看多數家長意見可以透過家長會長去跟校方反應 <<有捐錢捐經費給學校的人 講話總卡有力師生關係也是孩子學習的一環 做父母的也不必這般直昇機般去介入孩子的人生如果小孩子覺得OK可以適應 其實家長也不用過於緊張
你可以寫連絡簿或直接到學校找老師向老師表明說:我想讓我的小孩子一直放牛到小六!!功課以及考試的事情就不用讓小孩子煩惱了!!我希望他每天就是吃吃喝喝無憂無慮快樂的童年!!我不相信輸在起跑點這個刻板映像~~我想讓他養精蓄銳一口氣Turbo+NOSQ破錶超前同學!!謝絕老師關心!!!
sendakgg wrote:比了一下發現其它間小...(恕刪) 轉學吧要是我是你 我一定轉學的本人我從幼稚園、小學、國中、高中、大學都沒在寫功課的 考試也不會比別人差 還讀到研究所有什麼方法可以不寫功課呢? 就是你要把屁股的皮跟臉皮給練厚點
比較好奇的是國小學校,安親班只有一個小孩在上課嗎?其餘小孩怎沒家長反應、還是其餘小孩都很快寫完,是否邊玩邊寫所以寫得比較慢或小朋友寫字本來比較慢,溝通比較好喔老師難做人要教一堆小朋友每個家長有不同意見一個說少一個說多。若覺得得功課多安親班就別去了請保母家裡看著就好、安親班有兩種一種是去吃喝玩樂戶外教學多一個月2-3萬外語學校安親班回家完全沒功課,另一種是趕進度拚資優班的便宜又沒什麼玩樂就是寫評量價位便宜多了。溝通比較好。
學習是要方法引導的,不是花一大堆時間就會好。尤其是這樣年幼的小孩,一旦讓他覺得讀書是這樣痛苦的事,將來就很難體驗到學習的樂趣。2012年夏天,林志穎帶著兒子小小志到法國里昂去旅遊,恰好趕上讀書節。為了鼓勵孩子們多讀書,當地最大的市立圖書館開展了一項活動:兩周內,誰讀書最多,將有一份大禮物送給他。林志穎和其他家長一樣,趕緊給孩子報了名,規定時間一到,小小志和其他很多孩子在市立圖書館工作人員的安排下,領到了要讀的書。小小志十分刻苦,放棄了一切活動,一周後經過市立圖書館工作人員考核,小小志背會了三本書,別的法國孩子一本也沒有完成。林志穎看著孩子成績遙遙領先十分高興,對孩子頻頻鼓勵,讓他再接再厲,抓住剩下一周的時間,爭取創紀錄給老爸爭光。這時,市立圖書館工作人員來了,帶著一份要給第一名的禮物,對林志穎說:“希望你的孩子放棄這次讀書活動,禮物可以先發給你。”林志穎很驚訝地問:“還有一周呢,為什麼提前給禮物啊?為什麼讓我孩子退出?工作人員說:“因為你的孩子為了讀書而讀書,只想爭第一,而不理解內容,沒有感覺到讀書的樂趣。讀書不是比賽,沒有功利性,他這樣瘋狂地讀,要是得了第一,會給其他孩子作出不好的榜樣。所以,我們提前發給你禮物,他退出了,別的孩子就沒有了憂慮感,才會用心去感受讀書的快樂。”林志穎原本有些憤怒,但是聽完了工作人員的話,不由地連連點頭,最後連禮物也沒要,很誠懇地主動讓兒子退出了活動。這件事對林志穎觸動很大,他對朋友感慨道:“我們教育孩子讀書,目的都不純,規定了目標,好像是為了完成任務。這次法國之行讓我明白了,讀書就是放鬆,就是享受,孩子讀書僅僅因為讀書快樂,就這麼簡單。”在台灣偏執的教育下,我們從來沒有給孩子機會去思考自己想往哪面發展,而有多少人從小只是為了父母、師長的期待在念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