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杯 wrote:
看過醫生之後要持續追蹤
我老大也摔過,當時醫生檢查過後沒事
但現在15歲了
常不自主在紮眼甩頭,再帶給醫生看也沒事
怎麼辦,我也不知道
...(恕刪)
會是視力的問題嗎 ?
撞到頭
情境:從床上摔下
小寶才6個多月大,有一天不小心從床上摔下來,額頭瘀青,腫起來,此時該怎麼辦呢?
幾乎所有的孩子開始能夠翻身、爬行、行走之後,都會有撞到頭的經驗!有別於成人,觀察0~2歲的孩子身體結構與整體發育,可以發現其頭部所佔比例重於身體其他部位,因此,當小孩發生跌落或是碰撞意外時,頭部先著地的機率較高。
不過,爸爸媽媽勿過度擔心,即使是頭骨尚未密合完全的新生嬰兒,頭部也有腦脊髓液(CSF)的保護,因此,如果是從床的高度跌落,一般並不會有腦出血的情況產生,換句話說,只要不是過度猛烈撞擊,例如從一層樓高的高處跌落,或是一時失控的暴力行為,很少會造成嚴重的頭部傷害。
72小時內觀察3指標
孩子跌到或撞到頭部之後,如果沒有明顯的外傷(包括流血、瘀青),只是腫了個包,千萬不要一開始就用力搓揉患部,1歲以下嬰兒也應避免使用冰敷。最重要的是要觀察以下3件事情,一旦出現下列狀況,應立即送醫或立即撥打119。
觀察指標一:孩子有沒有昏迷?
觀察指標二:72小時內有沒有出現鼻孔或耳朵流出血或水樣的液體、持續嘔吐、走路不穩、頭痛欲裂、意識不清的情況?
觀察指標三:除了頭部以外,也應注意四肢、胸部、腹部等有無傷害,例如,手腳一側比較軟弱,或是手腳出現抽筋狀況。
最常見的是頭部碰撞所引起的腦震盪,症狀一般有嘔吐、頭昏、食慾不振。它的臨床表現如果輕微會自行痊癒;但若嚴重時需要醫師專業的診斷與住院觀察。頭部撞擊或是外傷,若沒有明顯腦部受傷的症狀,觀察72小時大多無礙。
值得注意的是嬰幼兒撞到頭之後,經過72小時的觀察,沒有任何症狀產生,不表示之後一定沒事,有少數病例是在2個星期後才發作!需要經由醫師進行專業的電腦斷層掃描等各類檢查,才能做出判斷,因此爸媽持續細心的注意與觀察是非常重要的。
小叮嚀
陳萬德醫師提醒爸爸媽媽:
爸媽應養成拉起嬰兒床欄的習慣,即使只是短暫離開躺在嬰兒床中的寶寶幾分鐘的時間。
照顧小孩的人手應足夠,切勿讓6歲以下兒童獨處。
較硬、邊角較為銳利的家具,或是桌角等皆可用軟海綿或軟墊貼起來,此外,也可以在孩子常活動的區域(或是嬰兒床下)鋪設軟墊,降低孩子跌落、跌倒時受傷的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