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m225jp wrote:
這位網友我懷疑你說的...(恕刪)
如果你認為沒有一句是真的也沒關係(因為我真的沒證據給你看),我只知道我在那個當下也不可能來個錄影,然後5年多後遇到這個議題時給大家任何證據......當然我也不需要為了樓主的問題而開自己女兒的玩笑。如果可以的話,我倒希望候診間全時錄影系統免得各說各話,只不過這樣的規劃會完全破壞了病患與醫生之間的信任與倫理了。
我從不懷疑"目前"台灣的醫療水準,我擔憂的是少數部分醫生的醫德,當然這個醫德的付出確實是會讓醫生付出相當多的代價。
舉個例來說:
某位內科醫生,他的診從下午2點開始(沒記錯的話),他經常是看到晚上8點,而且不會因為你只是拿藥,就隨便"放你走"。當血液、尿液檢驗得到報告之後,他會主動打電話跟病人聯絡,而不是等你下次回診再談。
討論串中的每一個網友,你們有沒有遇過這樣的醫生呢?我很幸運我遇到了。
再舉個例子:
好久以前(應該有10年),我咳得很厲害,岳父就說:"某一間很厲害,不看健保的,要看現金的。"
通常這種說法就代表,醫生很厲害,藥比較貴比較好(勞保世代的遺毒)。
當然一到現場,果然"人山人海",外面招牌是某某某外科診所(真的忘了他的名)
一進到裡面,就聞到濃濃的醫院味,櫥窗中擺了好幾罐外科手術之後的成果。
在候診的時候,不斷聽到丟小玻璃罐的聲音(真的不停歇)。
輪到我看診之後,醫生說要打針,於是我就進到注射室。
一進注射室,我終於知道我聽到的聲音是什麼了。
我看到兩位醫事人員不斷地從"同樣兩盒藥品"中拿出針劑,然後打針......下一位。
若你是醫生,或者稍微懂一點醫藥常識的話,相信你可以猜得出這個萬用針劑是什麼。
-----------------------------------------------------------------
各位醫生,你是白色巨塔中的唐澤壽明還是江口洋介?
我們無法因為醫生的收入比一般人高,所以去要求你們一定要扮演江口洋介犧牲奉獻,
但請你們別忘記當初的誓詞。
不想繼續討論了,因為這個問題無解。
醫療變便宜了,很多人就開始用了消費心態..真的把醫療院所當"店"來看
很多事情就變成理所當然
小時候我發高燒,那時候沒有健保,家裡沒錢看病,最後拖到我真的不行了才到家裡附近的診所..
去了以後才知道原來發高燒的人很多,很多人都是因為看醫生很貴所以才拖到最後
於是我媽很急開始等..從8點多等到9點才看到我..
給了幾包藥,就是那種用紙摺起來的藥包,紅色的發燒用
還有止咳藥水... 等了一個小時也是這些
我還記得這樣要800元,在70年代... 一碗陽春麵大概只要15~20元
我媽還很不好意思的問護士小姐可不可以便宜些...
現在勒? 150元讓你吃到飽,就有很多人拿翹了... 有病沒病去看醫生,反正仗著自己有繳健保...
一個月繳600多,然後每個月去醫院診所採購很多遍..
我之前還聽到為了健康檢查報告去急診ORDER醫師做檢查的...
而且動不動就一堆怪獸家長、怪獸病患的,動不動就要告人,誰敢當醫生?
前幾天我才知道有個小兒科住院醫師打算明年就要轉科了..
為什麼?
因為他發現現在家長很兇,只要開了藥小孩還是不舒服就會被家長炮...他怕被告死..
tcwtpsh wrote:
如果你認為沒有一句是真的也沒關係(因為我真的沒證據給你看)
這就怪了,事關你小孩與你自己的名譽
卻如此輕易放棄辯駁的機會,似乎與常理不符
我雖然只是個醫院裡打掃的雜工
但基本的醫學常識我也是有的
病人我也看過幾個,好歹也看過別人治病
直覺就是認為你的故事太誇張以至於不像真有其事
一般家屬在敘述小孩的時候說的話與醫學專有名詞不盡相同
例如他們可能會形容小孩發抖,抽搐,抽筋
如果發燒又抽筋,那就是很大條的事
只有兩種可能:癲癇發作,或者熱痙攣
若不加以緊急處置,呼吸可能受影響,嘔吐物也會嗆到
肺炎,橫紋肌溶解症,急性腎衰竭,休克等等你想得到的內科重症都會出來
因此有哪個急診單位趕不用衝的還給你慢慢問?
許多高燒的小孩會發抖,中文叫顫抖,英文好像叫做chillness
這比較沒甚麼特別的,只是高燒症狀之一,不用急救
聽說是因為身體需要大量產熱所以叫骨骼肌開始不自主地動
那不是抽筋,不是痙攣
你上文中說小孩高燒抽搐,我可以當你指顫抖,也可以當你指抽筋
既然醫護人員還給你慢慢跑檢傷分類的流程就表示不是兒童發燒抽筋
但你後面又指出小孩已經嘴歪臉斜...
這非常恐怖,腦中風的人比較可能如此
小孩子要腦中風,這在我打掃的醫院這麼多年沒看過半個
至於熱痙攣或癲癇會不會有嘴歪臉斜的表現?
比較少吧? 那很不典型,我只是個雜工不能表示意見
但倘若小孩子高燒時合併抽筋然後嘴歪臉斜表現給急診女醫師看
結果她還不給你排電腦斷層並且緊急照會神經內科醫師過來
恐怕那位醫生一點也不 quolified
甚麼? 我拼錯了? 喔是 qualified 才對抱歉
現在台灣社會上普遍存在一些捕風捉影的怪現象
尤甚者是無中生有的指控
小弟我在某部分情況下必須代替某族群的人用專業醫學常識(?)來指出你的文章
疑似不真實
疑似誇大
疑似中傷醫護人員
雖身為醫院清潔人員
但我還是想要僭越一下
為的不是在網路上推波助瀾
為的也不是幫不知名的急診人員澄清
為的是大環境該有的真實正確的聲音
我有幾個問題想請教
1.身體組織細胞中,那個部位可承受的溫度最低?大約幾度?
2.40度不給掛號?
就我的印象,高燒40度時小孩已經無法動了,連洗澡都是個問題(問題在父母很緊張)
41度時就會抽搐了不是嗎?他們米國人會不會玩太大了一點?
-------------------------------------------------
我認為台灣教育志在培養一堆學術人員,結果學術人員也沒有比較多,倒是搞垮了一堆本來有學習意願的學子,甚至討厭學校討厭老師。國中學三角函數,高中還要再來一次,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倒不如學一些生活常識,比如醫藥的常識。
學校老師要先受訓過,不然就讓會教的醫生直接透過演講的方式進學校教。
我之前在網路上有看到一個醫葯常識簡報,很可惜檔案不見了,不然可以分享給大家。
lapavoni wrote:
我是小兒科醫師對於家...(恕刪)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