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燒不是病名
而是是身體內大規模感染的結果
紅腫熱的發炎反應是為了提高免疫來對抗病原體
而全身大規模發炎造成的結果就是發燒
對於積極但盲目退燒的做法不予置評(可能有其他醫學根據)
但就免疫學上來說如果用藥物直接強迫退燒
同時免疫系統的活性也被降低
那麼原本感染的病原菌怎麼辦?
當然~最快就是用抗生素來殺
問題就來了,抗藥性(drug resistance)
贅冗在此不做論述
發燒最重要的是要確定是何種感染
像某樓大大的尿道感染,或者腸病毒、肺結核、腦炎、心膜炎、詭異病毒感染(像最有名的SARS)
對症下藥才是最保險的作法
不果反正我也不是醫生還是甚麼權威名嘴的
我的話隨便聽聽當bullshit就OK了

zzzchen wrote:
真慘...
您千金當時應該很不舒服哭很久吧~還好是乳齒,恆久齒就要去美容了!...(恕刪)
謝謝分享與關心...

記得當時女兒是突然喊牙痛, 又是禮拜天晚上, 第一次牙痛所以也不知要上哪看醫生, 所以趕緊上網查家附近的兒童牙醫, 還好問到第二家就有開+願意讓我們插隊看(啊, 拍謝, 剛好跟開文樓主的經驗相反

當時醫生就判定需要抽神經了, 所以就不管三七二十一, 將女兒架上椅子, 五花大綁, 硬上(抽)了...

女兒也是


現在就是勤保養, 我女兒現在一天刷4-5次牙(三餐後+下午茶點心後+睡前)...

剛剛老婆回報了, 女兒這次沒拔牙, 有塗氟+補之前蛀牙的填料, 女兒依舊


「旅行不是為了孩子會記得這趟旅程,而是我們旅程的回憶裡有他們。」 - 網友分享
lapavoni wrote:
我是小兒科醫師對於家...(恕刪)
我想樓主是愛兒心切,才會如此.但樓主將心比心或許醫生想有對病人比較好的醫療品質才會如此. 我在美國發高燒直接去一般門診沒預約只有兩種狀況1.請預約(不一定明天就有), 2.等個1,2個小時看醫生會不會有空檔(因為大部分的人都預約了). 這樣制度有他的好處與壞處, 好處就是較好的醫療品質,醫生會花比較多的時間詳細問診. 但我個人現在是很習慣這樣的制度了. 因為我覺得得到了互相的尊重. 我聽說新竹某婦產科名醫常看到半夜1點, 我實在無法認同這樣的品質, 老大前半段在台灣產檢時第一次給個名醫看排很久看診匆匆幾分鐘後來我就跟我老婆說挑個學經歷不錯的醫生就好, 不用跟人家擠,後來的醫生問診和態度我覺得比那位名醫好太多了,小孩六個多月回台灣時我還特別去掛她診只是要謝謝她而已.
我來美國後有兩個小孩對整個感冒的處理方式開始改變, 在美國如果只有單純發"高"燒(>39度)沒三天以上急診室會叫你直接去一般藥房買退燒藥就好, 我大女兒有在7/4獨立紀念日第一次進去了急診室, 高燒兩天加上嘔吐,無食慾和病厭厭的. 整個急診室只有1人在我前面等待, 我在那報到一陣子也沒看到半個人就診, 不像台灣的急診室那麼熱鬧. 進去後有獨立的病床,基本測量後是小兒科醫生來看, 經診斷後肺部有輕微感染, 開了塞劑(因為我女兒不吃口服退燒藥)和抗生素自己去藥房拿, 我有保險但還是要付急診費US$150-, 今年更漲到US$250, 保險公司講的很明,目的就是請把急診室留給真的需要的人.
為何要三天高燒才需要, 因為一般病毒性感染退燒沒啥用,兩三天內身體抗體出來就會好了, 細菌感染一兩天內不起查不出來, 亂給抗生素只是亂投藥而已, 你以為吃了抗生素好了但可能根本沒細菌感染但身體卻漸漸產生抗藥性, 等你真的因細菌性感染反而造成抗生素失效.
前面有些人已經了退燒的處理方式,我家的處理方式是(我家都備有善熱貼, 退燒藥和溫度計)
1. 小人7,8個月前我不會給退燒藥, 真的發高燒(>39)持續好幾小時且不喝奶, 尿尿減少活動力降低, 我就會帶到門診或考慮急診.
2. 一般發燒或高燒我會觀察其活動力和食慾, 如果都還OK, 我是讓他們衣服少穿一點其他一切照常.
3. 白天發高燒活動力降低, 初期我還不會給退燒藥, 但我會每隔半小時觀察體溫的變化.
4. 晚上睡覺如果高燒且不舒服, 我會搞退燒藥讓小朋友好睡.
5. 持續記錄溫度, 食慾和活動力.
6. 如果高燒持續兩天以上,加上活動力降低無食慾, 先看門診如果會碰到假日就會提前一天到門診.
我女兒後來就沒再進過急診, 但感冒的次數因與小朋友接觸的機會越多, 得到感冒的機會也越多, 基本上就病個兩三天所有程序走一便(留鼻涕, 鼻塞, 咳嗽, 發燒一個晚上, 流黃鼻涕)就OK了, 最近觀察好像對感冒的反應越來越輕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