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為什麼你想買"終身醫療"???


neilccc wrote:
嗯...我也想知道,因為最近也在看保險,有請國泰的業務幫忙規劃,保單類似這位大大的保單,煩請樓主指導...


我還有另外一個 主題 有需要可以參考..

問問題 我會盡量回答..

保單規劃 就不好意思囉^^
這是最近看到的一篇舊文..

給大家參考..

原文是圖表的關係..

所以 排列上有點亂 請見諒..
======================================================

善用定期險,小成本也可以擁有充足的終身醫療保障

( 2008/06/17 12:32 李雪雯 )



小美最近在翻報紙時,看到這樣一則新聞:根據衛生署的統計顯示,國人醫療支出的最高峰,是落在50~79歲。民眾一輩子的就醫花費當中,大約有五成六(56.84%)以上的金額,是在這段期間內支付出去的。
由於擔心自己與老公的老年醫療保障可能不夠,小美請保險業務員幫忙做醫療險的規劃。不過,在聽到保費數字之後,卻讓小美嚇了一跳。光是她先生的年繳保費(日額給付1000元,20年期繳費),年繳保費就要1萬至4萬元。

如果換成同保額的定期醫療險,年繳保費卻可以降到2000多元。只是業務員告訴小美:「如果有能力的話,最好還是選擇終身型保單」。理由之一是:終身醫療險是採取「平準費率」,所以也比採「自然費率(每年或每五年調漲一次)」的定期醫療險要划算。也就是說,由於定期醫療險保費會隨著年齡加大而成長,所以「保費會越來越貴」。

理由二則是:終身醫療險是「限期繳費(通常是10、15或20年),終身保障」,因此,要比每年都要繳費,而且繳費終身(例如75或95歲)的定期(一年一約)醫療險要划算。

不過,如果實際比較同一家保險公司,所發行的定期及終身醫療險附約。從下表一中可以看出,雖然定期醫療險同一性別、年齡、日額給付的20年後年繳保費,比之前貴了1.3倍左右,但是在經過通膨調整之後,保費恐怕比現在繳的水準還要低。所以,「定期醫療險的保費會越來越貴」這句話,是有數字障眼法存在的。

表一、定期醫療險20年後保費看起來貴很多
繳費年齡 日額給付1000元的年繳保費
30歲(開始投保) 2279.89元
49歲 3053.07元

但是經過通膨調整後,卻一點都不高:
假設通貨膨脹數值 20年後年繳3000多元保費,經過通膨調整後的現值
1.50% 2,256.63元
3.00% 1,660.24元

說明:以上是以30歲男性,投保日額給付1000元所換算的某家保險公司定期醫療險附約年繳保費數字
此外,單從「總繳保費」的角度來看,繳費持續累積的定期醫療險,的確有其先天上的缺點存在。不過,要立刻斷言業務員的第二項假設「定期醫療險不如終身醫療險」,似乎還言之過早。



因為從下圖中可以看出,假設保戶的投保年齡低於43年左右,總繳保費就會與終身醫療險的金額相同。以30歲開始投保為例,保戶在73歲之前的定期或終身醫療險的總繳保費都是相同的。

表二、定期醫療險的總繳保費,會隨著保戶年齡增加而提高:
總繳保費 終身醫療險附約 定期醫療險附約
20年 只繳費20年,每年12,030,總共240,600 49,752.50
30年 93,649.55
40年 180,962.16
50年 334,122.16
65年 728,113.64
說明:以上以30歲男性,投保日額給付1000元的情形,終身醫療險為倍數型(無身故、全殘保險金),20年期繳費數字

由於「終身醫療險的年繳保費,會比定期醫療險貴上很多」。以30歲男性為例,日額給付1000元的終身醫療險(倍數型,保費比有身故、全殘給付的「帳戶型」便宜許多)年繳保費,大約是定期險的五倍有餘。
假設這位30歲的男性保戶認為「購買日額給付2000元,才足以支付住院一天的病房差額」,那麼,投保20年期繳費的倍數型終身醫療險,一年保費要2萬4000多元;但是定額型保單的年繳保費,可以降低到5000元有找。

當然,沒有人可以準確預期自己的平均餘命,再加上老年醫療開銷會快速增加因此,想要用最少的保費預算,換得最大醫療保障的做法,可有以下兩個替代方案。

方案一、用節省下來的保費(終身與定期醫療險的保費差額)儲存生息後,繳交高齡時的定期醫療險保費。例如30歲男性,直接投保日額給付1000元的定期醫療險附約,然後將定期醫療險與終身醫療險的年繳保費差距,放到銀行生利息。當20年後,保戶再從銀行帳戶中,每年提錢出來繳交定期醫療險的保費。
假設銀行定存利率每年平均1%,帳戶內的餘額還夠保戶,支付每年增加的定期醫療險保費,一直到78歲為止;假設定存利率為3%,也足以支付到保戶91歲時。

表二、將定期與終身醫療險年繳保費的差額存入銀行,定期複利增漲的餘額,還夠保戶支付多年定期醫療險的保費:
銀行定存利率水準 銀行帳戶內的餘額可以繼續支付定期醫療險的最高年齡
1.0 % 78 歲
1.5 % 80 歲
2.0 % 83 歲
2.5 % 87 歲
3.0 % 91 歲

說明:上述保費計算,是以30歲男性,投保某家保險公司日額給付1000元的定期及終身醫療險附約為例
當然,以上「定期險優於終身險」的理由,也有相當的風險。其中最重要的一項便是:隨著身體健康狀況變差,可能會遭到保險公司拒保或加費。因此,方案二則是:用省下的保費儲存生息,做為日後的一筆老年醫療基金。 舉例來說,就算保戶從50歲開始,平均每年住院一定的天數(也就是從這個醫療帳戶內,提錢出來支付相關醫療費用),但是從下表六中可以看出,這個醫療帳戶仍然能為保戶提供一定歲數的保障。

紅字的部分 有點問題..

如果是已經承保的保單..

保證續保的定期醫療險 是不會因為投保過程中

身體狀況變差 而被保險公司加費或拒保的

請各位放心

有以下這段話 就是保證續保


附約的有效期間及保證續保
第六條:
本附約保險期間為一年,保險期間屆滿時,要保人得交付續保保險費,以逐年使本附約繼續有效,本公司不得拒絶續保。
本附約續保時,依續保生效當時報經主管機關核可之費率及被保險人年齡重新計算保險費,但不得針對個別被保險人身體狀況調整之。
要保人如不同意該項保險費,本附約自該期保險費應交之日起自動終止。
本附約於主契約繳費期滿以後得以續保時,一律按年繳方式收取各期保險費。


表三、在平均報酬率2%之下儲存生息,就算沒有保險的保障,每年也固定有醫療開銷,醫療帳戶內餘額還是能發揮一定的保障:
49歲後,每年平均住院天數 帳戶內餘額可以支付醫療費用的最高年齡
5天 到 95 歲時,帳戶內還有 21 萬多元
10 天 81 歲
15 天 68 歲
20 天 63 歲

說明1:前20年是以30歲男性,投保某家保險公司日額給付1000元的定期及終身醫療險附約為例;之後則不買任何醫療險,但平均每年住院不同天數說明2:以上住院日額假設為1000元,但是帳戶內及理賠金額都尚未將通膨因子列入考量
不過,以上假設前提必須是:保戶雖然不買終身醫療險,但卻應該把終身及定期險的差額,紮紮實實地儲存下來。而不是因為覺得終身醫療險比較貴,為了省下那一年上萬元的保費,改買定期醫療險,而把其中的差額吃喝花盡。

因為上述試算的基礎,是以年複利報酬2%為例。假設投資報酬率可以提高,民眾可以累積的老年醫療基金,也就會跟著增加。過去,有些民眾會因為身體狀況差,被保險公司拒保而覺得毫無醫療保障。但事實上,就算這些民眾買不到終身醫療險,還是可以透過定期儲蓄、投資的方式,為自己創造出一個「醫療帳戶」。

有些人 可能因為身體狀況 而被拒保..

但你還是可以把你原本打算買保險的預算 存起來當你的醫療帳戶..

真的需要用到錢的時候 至少有個醫療帳戶可以使用

也可以解決 當下的問題

風險規劃 不是只有保險而已 風險自留 也是一種

==================================================
內文中 有藍字的是我的補充

雖然這篇 有點久了

但是也代表 <定期醫療可以取代終身醫療> 這個觀念其實已經很久了

只是可惜 大部分業務員還是喜歡賣終身醫療




祈紅奶茶 wrote:
光看 終身醫療我就打槍了..

還有 實支實付的額度太低..


專案式的保單規劃 屬於收費項目..

有需要 在PM我吧 ^^(恕刪)



所以
你是再01上賣你的專案式的保單規劃並不是在討論終身跟定期的差別...

找你買定期 每年找你調整 在收費^^

芊芊a wrote:
所以
你是再01上賣你的專案式的保單規劃並不是在討論終身跟定期的差別...

找你買定期 每年找你調整 在收費^^



賣風險規劃 不賣保單..

這樣你懂不懂..


不懂 就別斷章取義 好嗎..


我做保險 跟人討論保險 哪裡有問題??

又不賣你 你擔心什麼??
祈紅奶茶 wrote:
賣風險規劃 不賣保單...(恕刪)


終於把整棟樓都看完了,結論是開版大說得很清楚,惦惦自己的份量,買最合適的保單,裡面提到很多觀念個人覺得受益良多,謝謝.





不過最大的樂趣就是看你們吵嘴啦

上川 wrote:
終於把整棟樓都看完了,結論是開版大說得很清楚,惦惦自己的份量,買最合適的保單,裡面提到很多觀念個人覺得受益良多,謝謝.





不過最大的樂趣就是看你們吵嘴啦


還真是辛苦你啦


要討論 或 問問題..

我都很歡迎..

但是 對於 用詞不當的人..

我也不會太客氣..


來這是來哈啦 又不是來成交保單..

好玩就好..

呼~終於看完!
我只能說,人人都有發表意見的權利,但總是角色不同著眼點就不同
我始終認為,一個真正好的從業人員,將會是你最好的保險,也會是你最好的朋友
因為他會從規畫、銷售、理賠等細節,甚至他能給予的其他附加價值,那不是幾萬保費能買到的


江湖一點絕,點破就不好看了
真要談到佣金,定期險長期下來也是很可怕的


小小淺見,勿戰

祈紅奶茶 wrote:
賣風險規劃 不賣保單...(恕刪)



我也看完了,但我的結論跟他一樣,你是來做買賣,不是來討論的。
看到那句→有興趣再PM我就只有這個感想......

祈紅奶茶 wrote:
賣風險規劃 不賣保單..

這樣你懂不懂..


不懂 就別斷章取義 好嗎..


我做保險 跟人討論保險 哪裡有問題??

又不賣你 你擔心什麼??


我不會斷章取義, 就依你說的

"賣風險規劃 不賣保單.."

這段話, 我相信每年找你規劃的費用比買終身的錢來的多

保單不用跟你買, 我懂
但是風險規劃找你買, 我也懂

所以
妳們在推定期醫療的用意就是再這裡
我覺得比業務員請你買終身醫療還更可惡
買一張終身醫療每年繳固定的錢
買一張定期醫療每年繳不固定的錢外加一筆風險規劃的錢(這筆很可觀, 每年都要付)

所以 到底是買保障還是買規劃
良好的規劃才有好的保障是嗎???

你要在01上面討論的是如何規劃好保單上的保障
還是
01上面討論的保障是要好的規劃人員?
然而靠這句"規劃"來保障自己的保單?

就是有鑽牛角尖的人啦~
要規劃, 就要付出 沒錯
但是是討論版 你在討論版賣你的商品 個人看不慣!
你沒有其他的網站或者買賣區可以用嗎?
還是你在這裡賣你的商品, 排斥你的人說一堆廢話
讓你有人潮? 然後順其自然的有錢潮?
賺錢不是這樣賺的~~
雖然我說了一堆狗屁話, 但也請你自重, 天外有天啦



weit55 wrote:
呼~終於看完!
我只能說,人人都有發表意見的權利,但總是角色不同著眼點就不同
我始終認為,一個真正好的從業人員,將會是你最好的保險,也會是你最好的朋友
因為他會從規畫、銷售、理賠等細節,甚至他能給予的其他附加價值,那不是幾萬保費能買到的


江湖一點絕,點破就不好看了
真要談到佣金,定期險長期下來也是很可怕的


小小淺見,勿戰


沒錯..

遇到好的業務員 也是運氣..


定期險 有些公司只給6年..

有的只要客戶繳費 就一直都能領..

現在資訊這麼透明..

有心要知道 不難..


不過 如果真的這麼好賺..

怎麼保險業 業務員流動這麼快??


我應該有在文中提到..

考壽險證照 真的不難..

自己考張證照 找個保經掛..

佣金自己領 也不錯阿
  • 2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