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前國小的資優班都是分散式的組成,也就是平常都是在原班上課,只有特定時間會抽離到資優班去上課。所以沒有資優班同班同學都是怪物競爭壓力大的問題
2.通過資優考試後可以選擇放棄安置,甚至是入班後還是可以放棄。所以要不要去是通過後再來考量就好。就當免費參加一場智力測驗(去外面醫院作好像要 1500 以上)
3.現在資優班的課程內容並不是像以前填鴨式的教育內容,上的課程反而都跟學校課本無關,都是一些額外的課程(有語文 社會 自然跟數學四大領域的課程)。
4.上面有大大說過,資優生很多都有情緒上的問題,所以課程內容除了四大領域的課程外,還有 EQ 跟創意方面的課程,是多面向的兼顧...希望培育的是一個具備多面向能力的學生
5.課程內容只有鼓勵沒有逞罰。老師指定的作業完成就是加計點可以換禮物。沒完成就只是沒點數並不會懲罰。三四年級的學習單內容都是在課堂上完成,不會增加回家作業的負擔。
6.每學期/年末都有單獨的親師會談。老師會根據學生課堂上各面向的表現給予家長建議
7. 小孩說資優班課程都很好玩。雖然缺課的內容要自己補上,有幾天也沒得午休(利用午休上課),但小孩上得很開心。說還好她有來上資優班的課程(通過後我讓她自己選擇要不要去)。
8.一定會遇到有精英教育理念的家長(小三去上小六數學跟國二自然),但還好我們班上只有一位,道不同不相為謀,所以還好。
sgconduty wrote:
很多人都抱怨小時候應該快樂,不要給太多壓力,
高中是不是小孩?應該督促還是放任?很多國中不錯的學生到高中就解放了,跟你一樣的非常多,當時很快樂,現在有嗎?
我的小孩小時候也跟你一樣,不過她不是資優班,
她的鋼琴學了十幾年,雖不能當飯吃,至少一個才藝,
現在考上一間不錯的國立大學,接下來就看她自己了,我只能幫他到這裡.
看到8年前自己的發文,
文中提到的是我大女兒,她托福考100,多在校成績也不錯,去美國也可以申請不錯的學校,但因為喜歡歐洲,畢業後到比日時魯汶大學留學(當然是我全額讚助全部學費與生活費,靠爸族又怎樣...

peggyya wrote:
非常同意這觀點,我弟就是個血淋淋的例子。他很聰明,小學時很混但成績很好,去考資優班也進去了,結果發現一堆人成績比他更好。
他的聰明跟那些成績更好的人不相上下,但是他長期沒有建立讀書習慣,導致在資優班的表現不好,連帶的還抱怨那些成績好的都是用變態的讀書、心機算計來的。當然,資優班成績差的還是可以考上第一志願,但有多少第一志願的學生都是在有自信的狀況下進去的,相較之下,他像是鬥敗的公雞,即便他的表現也許比一般非資優班學生好,但信心已經說明了一切。
我媽之後最常說的話:很後悔讓他去念資優班。...(恕刪)
資優這個上天給予的禮物,
可以讓讀書考試比別人輕鬆,
但是過程之中還是盡量發掘自己的專長,找尋自己的興趣,
也可能最後興趣不在念書升學。
資優班方便老師可以教快一點,教難一點,
所以即使我在資優班成績不是前面,
我也過得比在普通班拿第一還快樂。
畢竟走上資優這條路,
就算不跟全世界的同年齡相比,
至少也該把比較放到全國等級,
把妳放在這個班上,
是不是可以讓你在國內更有競爭力。
讀書就跟打棒球一樣,
可以的話還是會想挑戰日職或大聯盟。
ponnylcl wrote:
你好,請問通過後兩年後是否要再資優鑑定一次?譬如三年級上資優班,四年級還要再測一次才能再上五年級的資優班,謝謝.
不用再考~
除非你轉校或自己放棄,不然進去就是一路到六年級畢業
學校課程都有3-6年級各年級的重點 ROADMAP 規劃,所以是跟著 ROADMAP 一路上到小六
前面很多家長都說不要給小孩壓力,但你有沒有想過小孩為啥有壓力
如果你小孩很喜歡玩樂高,他玩樂高時覺得很開心,可以整天一直玩都玩不膩。但若你要求他一小時內將一組樂高組裝起來,他就有壓力。
小孩打籃球很開心,但若你要求他投籃命中率要 3 成,那他就有壓力
我永遠記得一位學鋼琴朋友跟我說過的話
他很喜歡彈鋼琴,但不喜歡檢定
所以壓力不是從活動事件中產生,而是外在對他的期望與要求所產生。資優班的課程與老師不會給予壓力。有沒有壓力是看家長的態度。
至於快樂學習這一點~週四是她沒排創意組課程的一天,我女兒每週四起床都會喊今天的課都好無聊喔...還問我可不可以請假不要去上課...就我看來,創意組的課程對她就是一種快樂的學習。
我是真心的建議大家可以讓小孩去考看看
考上後我也是在掙扎要不要讓小孩入班安置,主要是擔心抽離上課跟被貼上創意組標籤後與同學的相處問題。但正式入班之後,我是覺得還好她自己有決定要去。原先所擔心的一切都沒發生,課程內容也比預期的好玩很多
還有~如果本校沒資優班的,考上後建議可以轉學到考試的學校(小二升小三分班,都是新同學剛好是個很好的切入點)。因為個人覺得其它的校本計畫,衛星計畫都沒有學校課程(有規劃的 ROADMAP 跟系列講座)來的好。所以報名時就選接送方便或是風評較好的學校參加應試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