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了解最後去台中市中山醫學院掛號 兒童身心科-蔡政道醫師及復健科(同一天掛兩科 只收一次掛號費 $480),小朋友常做的評估有三 ,
A.語言評估...幼兒表達理解能力
B.物理評估...幼兒動作發展、肌肉骨骼系統 平衡 協調
C.職能評估...幼兒自我照顧、學習、娛樂這三方面的表現
掛號後醫師檢查生理構造無狀況後就會打評估單,請我們回去等後評估師約時間評估(等待1~3個月不等時間因為評估的小孩太多),我等了一個半月終於接到電話,約好時間去做語言評估,評估完後語言治療師會大致上告知小朋友的語言狀況,實際報告約一個月後會出來,語言治療師最後有說 語言常遇到的障礙是 一者是練習不足,另一者是因為心理狀況造成 如自閉症等,這兩項都是早點治療 效果越好,最後建議老二要上語言治療課程(需等待),當時老二實際年齡兩歲半,經評估完為理解能力只有一歲半程度,表達能力只有一歲程度,於是開始每週一次(半小時語言治療)。
-------
一年後
-------
老二再做完語言治療一年後(3歲3個月),再做了一次語言評估,評估過程中老二顯得非常緊張,部分題目回答不出來,或者介詞不了解(紅色水果的前面是什麼水果),看著他的小手因為緊張一直在那邊緊握或者用力張開,最後評估到一半還說肚子痛,當下當然給他勇氣(爸爸給你勇氣,然後大力拍老二的後背),終於評估完成了,評估結果 理解能力差一題就有三歲半的程度,但是表達能力介於兩歲半到三歲之間,於是在繼續上課.....XD
後話:
帶小孩"持續"上課是非常重要課題,父母親得花一個人力每週一次帶小孩上課,考驗著彼此的耐心,另外要開始要求小孩完整表達敘述,也是父母親的課題
另外也感謝班上老師當時建議我們帶老二去作語言治療,畢竟父母親通常都不願意聽到別人講自己小孩的壞話....
最後 政府德政補助交通費及掛號費 每月4000元,希望父母親無後顧之憂,持續帶小朋友上課........
257287 wrote:
早在1929年,美國醫學協會刊物上就發表過關於說話開始時間和智商關係的文章。文章的作者通過對1000個人的數據分析得出結論:開始說話的歲數和智商成反相關,意味著統計上來講,說話越早的孩子之後的智商就越高。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A7gy8L.html.(恕刪)
如果有看完整篇文章~
會發現後面的文都是不認同這樣的說法的..
節錄:
首先,這1000個人的數據都是通過家長的陳述來判定孩子開始說話的時間的,而家長的標準是不一樣的,肯定會有所偏差。
其次,智商測量是3歲到成年都有的,而我們都知道,智商在各個年齡段會有不同,實驗者是如何進行這種智商矯正的,並沒有在文章中提到。
最後,即使數據方法和結論都沒有問題,我們也會發現,其實個體差異還是相當大的。19個月開始說話的孩子有的智商能達到130以上,而有的卻在90以下。雖然統計上的平均值有總體的趨勢,但是對於普通個體來說基本沒有用處。
...........................................
另外有一派以社會學家Thomas Sowell帶頭的學者認為,愛因斯坦以及很多其他天才都有說話晚的特徵,這也許是一種特殊的人群,而不是所謂的「自閉症」等問題。Thomas Sowell還寫了一本書叫做《愛因斯坦症》,介紹了一項對200多名說話晚而智商卻很高的孩子的跟蹤調查。不過這項研究的爭議很大,也沒有被主流科學界所認可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A7gy8L.html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