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認為當父母的「有權利」跟小孩「拿孝親費」,「但不可拿到小孩子喘不過氣」畢竟小孩還是有小孩的生活要過,小孩不是父母的生財器具2.小孩子的金錢觀是需要父母去教育的,不見得把他全部的收入拿過來他就不會亂花錢金錢觀不好的小孩,沒錢可能從偷從借開始走偏,更可能為了錢違背道德良心3.當你是必需靠小孩孝親費才能過活的父母,請你珍惜小孩壓縮他生活而付的孝親費當你不缺孝親費且生活品質過的比小孩好,更要珍惜這充滿孝心的孝親費以上是個人生活經驗的心得
拿多少 是心意 不能影響到自己的生活品質不拿也沒關係 因為我們靠自己存了養老金不會留遺產 小孩也不用想回家拿錢當父母的我們 要求小孩長大要自立自強 但老了卻又要靠他們養 說實在 有點矛盾我看到有些人 擔心小孩會亂花? 擺明就是認為自己小孩永遠長不大的父母這種控制欲很強的父母是很可怕的 是很多家庭糾紛的源頭從小控制習慣了 媽寶爸寶 其實小孩應該也都不會有什麼成就
貧窮循環嗎?父母若自己不努力多賺點, 未來跟小孩拿錢若小孩未來不是賺很多怎麼辦? 跟父母一起窮?我自己有二個小孩, 生小孩時就要想的很清楚小孩是被逼著出生的, 還有人說生顆蛋都比較好?怎麼了? 小孩不拿錢回家就不如生顆蛋? 養小孩是父母的行為是我們決定要生小孩的, 結果我們竟然有預設立場認為要拿甚至認為幫小孩存錢? 這什麼想法? 真的有小孩嗎?不好好學猶太人教小孩理財及正確的金錢觀, 只想控制小孩的金錢真的是鬼扯蛋, 這不是21世紀了嗎?
我覺得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我為我自己人生負責,我的小孩也為他自己的人生負責。所以他要不要給孝親費,那是他自己的決定。他希望把這筆錢拜託我幫忙管理存起,那也是他的思考與決定,而我有沒有要接受他的拜託,那也是我會決定,這中間是雙方要討論的,而不是我單方面決定要不要跟他「拿孝親費」。當然因為有親情的關係,彼此可以在能力範圍中互相幫忙與扶持,但個體為自己負責是最基本的原則,做父母不要認為自己是父母就有權力決定事情,小孩子也不能因為自己是兒女就覺得自己有權利耍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