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身為小一新生家長的我,近期在網路上、社群上,看了許多爸爸媽媽的發問,到底小一新生該注意甚麼事情?
說實話,連我自己都不免憂心也不免想要問,到底該注意甚麼?

昨天,兒子的學校舉辦了小一新生家長說明會與見面會,在會場裡,熟面孔的家長其實不多。
看著一張張天真無邪又可愛的小臉蛋,校長對每個可愛的小面孔諄諄教誨著,
接過了校長手中的乖乖與課外童話書,現場做媽媽的家長,好幾位都是眼泛小小淚光。
孩子進入了另一個階段,那是一份成長的喜悅!
在一連串的儀式陸續揭開之後,孩子們認識了新學校、新老師。
了解自己開學之後,就不再是回到幼兒園,而是正式的小一新生。
各班老師也帶著孩子們回去教室,家長則是繼續開著家長說明會。
校長在講台上跟家長說了許多對於自己的孩子與學校孩子的教育理念,也同時告訴著家長,
分數很重要沒錯,可是孩子的健康與快樂才是第一。
並且倡導家長,該讓孩子培養閱讀習慣以及多多參與學校的社團活動,發展孩子身心靈。
在說明會結束之後,我到孩子班上,接孩子下課。
看見孩子手上拿了一個不鏽鋼餐盒,一個哨子、一張卡套和卡套繩。
回到家,孩子興奮的拿著哨子吹了起來,我問孩子,你如果遇到危險、遇到可怕的人,
你吹哨子的用意是嚇走壞人,引起大家注意,你知道嗎?
孩子點點頭說:知道啊!
很好,那麼你知道,當壞人靠近你時,你的哨子要吹得多大聲?
孩子輕輕的示範了一次,哨子的聲音虛弱無力。
我告訴孩子,這樣的哨聲沒有嚇阻作用,是引起不了大家的注意,更無法嚇走壞人。
於是我要求孩子,用盡力氣吹一次,哇! 哨子的聲音響亮無比。
孩子被哨子發出的大大音量給小小的震驚到,但是隨之也傻笑了起來。
因為孩子沒想過,原來哨子的聲音可以這麼大,更不知道,原來要這麼大聲才有效果。
沒錯,孩子,需要知道哨子的功用是做什麼的之外,更要懂得如何做才能保護自己!

老師告訴我,在學校用餐,那個不銹剛的餐盒已經很足夠,不需要另外花錢再買其他。
雖然我記得我小時候,拿的都是餐盤,但是既然老師告訴我如此已經足夠,那就聽從老師的建議。
但是我問孩子,你知道怎麼拿這個餐盒嗎?
孩子示範了一次,用手掌心托住餐碗底部。我告訴孩子,當午餐的菜、白飯很燙時,
這樣的拿法,恐怕會讓你燙得受不了!
然後我教了孩子,兩手抓住餐碗上方的兩側,或者抓緊餐碗的耳朵,避免自己燙傷。
孩子也親自示範拿了一次,這才了解,不銹鋼材質雖然不會被打破,但是傳熱很好,所以會很燙。
其實,各位爸爸媽媽,當我們在擔心孩子進入小一時,課業是否跟得上?
注音與結合韻是否了解?英文數學能不能理解之餘....
生活上的細節與點滴,才是孩子最應該先了解的!
進入小學之後,學校裡面的人數比幼兒園多了很多。
爸爸媽媽有跟孩子討論過以下的問題嗎?
如果遇到勒索的高年級怎麼辦?
如果有人欺負你,你知道怎麼看對方的名牌來告訴老師與家長嗎?
想喝水時,你知道飲水機紅色的按鈕表示滾燙的熱水嗎?
在學校迷路了怎麼辦呢?
肚子痛時想如廁,小男生會用蹲式馬桶嗎?
要是放學走錯了校門,沒有看到家長來接,這時該怎麼辦?
學校裡,有哪些設施比較適合低年級可以玩呢?
諸如此類的這些看似很簡單的生活小細節、小常規、小常識,大人們認為簡單,
也理所當然的認為小孩子一定都知道,實際上呢?
我相信沒幾個孩子會知道,遇事緊張時,更不用說,完全腦子一片空白。
如果父母沒有事先跟孩子說明過這些情形,或許孩子遇過一次日後就會有著無形的精神壓力一直背負著!
以上舉例的生活小細節,才是爸爸媽媽在孩子進入小一新生時,最需要擔心與實際模擬或者演練的部分。
至於課業,一切都能慢慢補強,就像校長說的,分數固然很重要,
更重要的是孩子要有健康快樂的身心靈才能好好成長啊!
以上分享給同為小一新生的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