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好比植栽,樹苗時期沒導正,等到樹長歪了才想斷然處理,怎麼可能會有好方法?
而且最了解你兒子性格的人是你,只有你能知道哪種方式最適合你的孩子。
1.長痛不如短痛:就是不買!無論如何翻臉也在所不惜。
2.買:但是下不為例。
3.付一半:一半請他打工。
總之眼前的方法不外乎就這些,但更重要的是從今日起,你必須重新建立親子關係,平常多給予關懷,多與你兒子聊天談話,深入溝通和建立彼此互信。
母子如果連3分鐘理性討論都做不到,其他的也就不必談了,去找專業諮商機構還可能比較有效。
否則的話,以後除了買手機這種小問題之外,買電腦、買車、買錶、名牌服飾,各種奢侈品等等更多問題只會繼續不斷上演罷了。

小孩的金錢觀要糾正。

打工是唯一可以讓他知道 "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開口就可以得到得個性, 畢業後 找不到工作 100% 啃老族。
打工怕交到壞朋友 ? 怕被騙去當車手?
這還是回歸到你從小給他什麼觀念教導, 什麼事該做與不該做, 要分辨清楚。
前因後果,解釋說明清楚, 讓小孩知道自己選擇的自己承擔。
從小不培養正確的思維, 現在就準備 " 還" ( 出來混到最後都要還的)
我認為大二已經來不及重新教導了, 樓主只能有2條路 :
1. 買給他
2. 或叫他去打工 ( 當車手或被騙的風險, 只能自己承擔)
************************
我小孩現在 7歲。
很多時候在生活上我會給他教育訓練,
1.有幫忙做家事, 拖地 / 洗碗盤 / 丟垃圾 ,一天不管做多少最多10元。
培養小孩體驗錢難賺。父母賺的都是辛苦錢。
2. 下課後做完該做的事情 (功課 / 洗澡 / 學習) 才能開始玩 ,
培養什麼時間做什麼事情。
3. 生日過節禮物等等, 預算說清楚, 自己選,選擇後無法後悔
培養認真思考,選錯下次自然會慎選
4. 吃飯也一樣,外食的時候自己選要吃麵還是吃飯, 決定後,不能再 "靠腰"
培養自己的決定後過自己擔
利用生活上的日常生活 ,給小孩培養心境 :
1. 天上不會自動掉下禮物
2. 凡事都是靠自己爭取
3. 有努力有回報
4. 想好再做決定
5. 決定後, 後果自己承擔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