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聽起來好像小朋友要操作很多技術功能,但這台相機是設計給 5-12 歲的小朋友用的,所以操作很簡單。總共只有三個按鈕:電源鍵、燈光開關鍵,還有快門鍵。快門鍵的操作就像「真正的」相機一樣,半按對焦,全按拍照。

當然也有一般的螢幕控制功能,像是另一個快門按鈕,還可以觸碰螢幕對焦。甚至還有一般的滑桿可以調整曝光。長按螢幕上的快門按鈕就會切換到錄影模式,雖然沒有光學變焦,但有 1x、2x 或 3x 的數位變焦可以選擇。
相機內建 2000mAh 的電池,號稱可以用到 240 分鐘。實際上能用多久要看你用相機做什麼,但在小朋友手上,預期可以用個幾天才需要透過側邊的 USB-C 插孔充電。
雖然 myFirst Camera 50 不能說是堅固型相機,但有橡膠塑膠外殼,可以幫助小朋友握緊相機,而且握把設計得很明顯。個人建議還是加個螢幕保護貼,因為小朋友就是小朋友,相機一定會掉到地上。
編輯功能和特色
現在小朋友真正想要的相機功能是可以編輯照片、加上圖片和貼紙,myFirst Camera 50 提供了這些功能還有更多。
驅動相機的客製化 Android 作業系統也支援影像編輯功能,裏面有很多不同的濾鏡可以改變照片的顏色和亮度,還有一些不同的效果,像是魚眼、交叉沖印和暈影。

年紀大一點的小朋友會喜歡我的日記功能,這個可以設密碼保護,讓小朋友有一些隱私。他們可以把語音備忘錄和照片、影片一起儲存,然後以日曆的方式呈現,這樣小朋友就可以回顧他們的冒險,而且不需要有社群媒體帳號。
還有一個可以儲存到我的日記的功能是 AI 生成影片,使用者選擇一系列照片或影片,相機會把這些上傳到伺服器分析內容,然後編輯成有配樂的短片。這是按時間順序做的,不太確定真正用了多少 AI 技術,但做出來的精華短片還算可以。
比較喜歡動手做的人可以用內建的模板來載入照片和影片,然後讓影片被編輯和加上音樂。這是影片編輯的基本入門,很容易使用,不過等你的小孩長大一點可能會覺得太簡單。
社群媒體整合
myFirst Camera 50 的主要賣點之一是與 myFirst Circle 訊息服務的整合。一旦把相機連上 Wi-Fi 網路,系統會提示你下載 myFirst Circle app 並把相機連結到帳號。設定完成後,照片和影片就可以上傳。家長可以邀請家人和朋友下載 app,並且可以授權誰能看到小朋友的貼文和與他們互動。

這是教小朋友認識社群媒體很棒的方式,讓他們知道什麼可以分享、什麼不能分享。對阿公阿嬤和其他家人來說也很棒,可以看到小朋友在做什麼,和他們保持聯繫。它也可以搭配 myFirst Frame Live 或 Doodle 使用,這些是有 Wi-Fi 功能的數位相框;當新照片或影片上傳到你的 myCircle 帳號時,會在數位相框上顯示給你圈子裡的人看,這樣家人朋友就可以被動地、幾乎即時地分享這些時刻。
在相機上設定 Wi-Fi,還有在 iPhone 上設定 myCircle 帳號的過程都很簡單。app 感覺很基本很簡單,這主要是故意設計成這樣讓它容易使用。感覺起來安全可靠,就像把你的照片傳到任何隨機伺服器一樣可靠。
影像品質
回到相機的影像品質,拍出來的照片大概就是對便宜智慧型手機的期待水準。在光線好、顏色和曝光正常的情況下,看起來不錯,不過當你放大到 100% 檢視時,照片的細節和銳利度就會變差 。品質下降是因為感光元件尺寸小和相關的雜訊抑制。不過考慮到大部分照片只會在相機上看,或在智慧型手機或平板螢幕上看,這樣是可以接受的。
自拍鏡頭的情況也差不多,放大看的話影像品質更低。自拍燈的效果出人意料地好,不過柔和溫暖的光線常常會讓臉部陰影的部分變成冷色調。
影片品質有點不太行。雖然 myFirst Camera 50 可以錄製 Full HD 1920 x 1080,但沒有防手震,所以影片會很晃。拍影片時曝光和自動對焦也會很明顯地跳動。
不過話說回來,大部分小朋友,特別是年紀小的,根本不會在意這些技術細節,他們只會很開心能拍照和分享他們的時刻。
所有照片和影片都可以儲存到內建的 4GB 記憶體,或是最大 128GB 的 microSD 卡。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你把照片存到內建記憶體,你需要把相機連到電腦才能儲存;它們不能傳到 microSD 卡或透過藍牙或 WiFi 連線傳輸。照片也不能透過 myFirst Circle app 下載。
總結
整體來說,myFirst Camera 50 是一台簡單的相機,有基本功能,可以讓小朋友開心玩耍,同時鼓勵他們的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