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在醫界的前輩以及眾多的版友 到底是如何看待在國外習醫的學子呢?

前陣子看到有關從波蘭回台的醫生程度很差的文章

想說請問醫界的前輩有沒有遇過程度還不錯的回流醫師?

我是覺得波蘭那間學校的"台灣班" 才是事情主因吧?

其實波蘭的醫療教育也不差阿.


在下不是讀波蘭的, 我從加拿大的大學畢業後是現在是再加勒比海的學校就讀.

上次也看到有個大大轉的文上說有個從加勒比海回去的程度很爛 這真是太丟我們的臉了

目前就讀的學校, '08年的MATCH還有人闖進腦神經外科耶 這個領域就連哈佛畢業的都不見的進的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另一個讓在下很迷惑的地方是:

"大部分高中剛畢業的學生, 真的知道自己為什麼要走醫嗎?"

我真的覺得聯考後大學直接進醫學系是台灣醫界一個根本的亂源

行醫這條路跟大部分的職業並不相同

在我來看 這個決定並不是一個普通的高中生可以真的想清楚的 不管他/她的成績有多麼的耀眼

所有事情當然都有例外 所以在下對於那些從高中就真的"自己"決定走醫科這條路的人感到欽佩

然而當大部分進入醫科, 接著進入醫界的人來說, 這也許不是自己想要的...

結果"醫師"只是個頭銜... "救人"只是一個為了養家活口的工作...

這樣的想法以及態度 已經違背了我們最初最初時所發誓的宣言 所得到的權利 以及所接受的責任

我相信板上的前輩們 大部分還是抱持著熱誠在自己個本業上 在這我以一個後輩的身份 對您們致上謝意.


在國外,特別是北美 基本上絕大多數的醫學系都是所謂的學士後醫

學生在大學畢業之後 再申請進入醫學系.

個人覺得這樣的做法比高中畢業直接進入醫學系好得多了

畢竟所有在醫學系裡的學生 最少都經過了3-4年的大學 思想也漸漸成熟

然後去追求醫學這條路 也已經是自己的心之所向了

在這種體系下訓練出來的醫師 是比較熱誠以及認真的 不管是在看病上面或是學習上面

畢竟本來就不是特別想走medicine, 可是在大學時拿premed的人, 早就放棄往這個方向走了

以他們優秀的成績 商學院裡永遠都有個位子留下來給他/她

雖然在下要畢業後要回台灣服務的機會真的不大 可是還是很希望台灣的醫界可以走回該走的道路

不然就真的枉費了台灣這麼多出眾的人才了

不知道前輩們覺得呢?
-------------------------------------------------------------------------
板上的前輩們 連合起來把目前的醫界大老踢下委員會 然後把台灣的醫界拉出黑暗吧

很多委員會裡 都是被頭腦硬掉的老人佔著位子不下台 進步就是在這邊停止的 尤其又是醫界這種heirarchy很明顯的地方....

2009-03-24 4:15 發佈
國外習醫---很好啊..回國後先參加"外國醫學生考試"再和台灣醫科生一起考"醫師執照"才好
為什麼要額外一個"外國醫學生考試"?

經過了4年大學, 4年醫學院其中包括了兩年的實習, 外加USMLE也已經考過....



我是真的覺得, 台灣國考負責機關太混了啦

如果是跟USMLE或是MCCQE那種考試一樣, 不只每年題目都不同,

甚至是同一天同一個考場的學生每個人的考題都不同

那麼就不會發生去補習多考幾次還是可以過的情況了吧

不管是在哪邊讀的, 要考過這種變態考試還是得靠自己真正的努力...


MD 2, looking forward to the Step 1..
Batsheep wrote:
為什麼要額外一個"外...(恕刪)




如果是跟USMLE或是MCCQE那種考試一樣, 不只每年題目都不同,

甚至是同一天同一個考場的學生每個人的考題都不同

那麼就不會發生去補習多考幾次還是可以過的情況了吧

不管是在哪邊讀的, 要考過這種變態考試還是得靠自己真正的努力...




完全認同 台灣醫學生大四就進國考補習班了歐.
哀...想說國家級的醫系考試 可以跑去補習惡補...就覺得很心寒

人體並非數學, 不是背一背讀一讀就可以了解的

能夠運用的知識, 是得用心去學習了解的

可是人們就是喜歡直接用背的, 真又快又有效率呢...

來去睡覺, 過去的40個小時裡, 整整才睡了三個小時....

brachial plexus 去死吧!
MD 2, looking forward to the Step 1..
這些東西等你到了醫院每天摸,就算不要你被你也會記起來的。
放心吧。

不過考試還是要顧就是了。
三年的旅行結束,一切都該歸於平淡 關於這三年,http://blog.chiels.org and http://www.msf.org.hk
有問題??

讀這樣久要花多少錢???

如果這樣4+4+2畢業29歲??

家裡不是有恆產的???讀的出來??

有興趣的想學醫財力也要夠吧
還不太確定您要問的問題是什麼
基本上還沒遇到波蘭的
家醫科學妹說碰到過波蘭的Clerk
感覺不怎麼樣
但是我覺得國內的也不怎麼樣啊
這點她也同意
這個其實很個人化
優者恆優
一進入training就看得出來
只會考試的並不一定適應臨床啊
以Clerk, Intern, 或是young R來評斷之前的學歷
實在很不公允
臨床還有很多層面
還有技術面
我敢說
愛打電動的來操作內視鏡
通常也比書呆子好
這會兒倒要等到波波回到我們這裡才來看看了
一個年輕醫師要是進醫院什麼都懂
可以直接當主治了吧
臨床訓練過程實在比學校內的學習重要多了
ACLS的安妮考得很好的人就很會CPCR?
不見得...
ACLS的安妮考得不好的人就肯定不會CPCR倒是
chiels wrote:
不過考試還是要顧就是了。

是阿, 有些東西還真是在實驗室摸熟了..下刀也不手軟了
開眼睛的感覺跟開荔枝沒差太多了

幾天後"又"要考試了, 祝我好運



阿總0531 wrote:
有興趣的想學醫財力也要夠吧


並非是這樣的, 家裡不一定需要有錢.
北美這邊政府的助學貸款不難拿, 上了研究所等級的也會有私人銀行的助學貸款可以用.
平均下來, 靠著助學貸款讀到M.D.的學生,
一出學校身上就大概背負的25萬美金的學貸了
大概800多萬台幣的學款

基本上跟房貸的數字差不多了

Eisenmenger wrote:
還不太確定您要問的問題是什麼


我要問的簡單的說 大概是這樣吧:

是不是很多台灣醫學院畢業的前輩, 只要看到是外國學歷(Ivy League等級的除外) 就會覺得瞧不起呢?

說到打電動的比較會用內視鏡, 這倒是真的呢.
我記得大概一年前 北美這有一篇研究就是有關打電動跟外科技術
報導的標題就是"你家裡那個成天打電動的死小鬼說不定以後會是個技術超群的外科醫師"

MD 2, looking forward to the Step 1..
看看高職生
有很多人都是因為分數(殺很大?遙?)、朋友而選擇某個科系
等到大學聯考來臨時才說這個科系不是我想唸的

那即使他後來考上大學後畢業
這同一個人,他又會說這個科系,根本就不是我的興趣

花了3年的時間,又或者更多是7年的時間,這才發現興趣是什麼?
也許他從來沒發現自去的興趣,而只是單純的厭惡自己的科系


我認為醫學系還是走學士後醫的制度

從人生命中尋找救人濟世的熱誠
當準備好了,哪怕是10年的修習時間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