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違的衛兵交接儀式,熟練而帥 氣的動作與英勇的神情,吸引許多遊客駐足拍照...真是太感動了...今天天氣不錯,在現場還聽到很多大陸口音的遊客,可見得兩蔣文化的遺產為我們爭取不少觀光呢!光是這個衛兵交接儀式就讓一堆人流連忘返....現場真是經呼聲不斷...讚不絕口....謝謝收看....
不知道那些手勢有沒有意義還是只是一些動作而已譬如有時候要站上箱子前腳尖會先探一探然後又退出去再弄一下再探一探、再退下,最後終於上去了我都會編一下故事"我不想上哨啦~~~"有時候白手套會做出如降龍十八掌一樣往前一拍 再收回這個動作很像"拒吸二手菸"小時候有看過拋槍,拋來拋去有一次還掉下去(其實這才好看,因為很難得...)現在比較少拋槍了
tong822 wrote:不知道那些手勢有沒有...(恕刪) 1.帶隊官(中間那一個)的手勢是用來告知後面的禮兵動作的時機2.站上禮兵台時,用腳探的原因是要告知對面的禮兵,滑完一步後,馬上就是踏左腳上禮兵台3.至於左手揮來揮去,要看情況,有時是槍法本身就是要做這個動作,有時是告知其他禮兵的動作時機4.現在還有沒有拋槍我不知道,我知道的是不敢拋的原因通常也是怕掉槍,儀隊比較花式的槍法通常只會在私底下練習而已,正式場合很少會秀出來.通常最常看到儀隊在用右手轉槍(這個最簡單,陸儀結訓前最少右手要100轉,左手要50轉)再不然就是空拋二轉,比較難的就是加螺旋,或是兩手以上在轉槍.......,我退伍前陸儀空拋轉數最多的是86期學長(五轉半)5.我知道忠烈祠之前有要求,上下哨的禮兵最少要表演10分鐘的槍法.國父紀念館,中正紀念堂則是不允許做任何槍法,至於慈湖,頭寮則沒限制不過現在制度似乎有改,但上下哨的勤務動作還是不會變才是......6.補充一點,憲兵儀隊沒有去各觀光景點駐防的.也沒跟三軍儀隊有接觸資料來源:當過陸軍儀隊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