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超憤怒]有需要連播一兩個星期嗎?

先說在前頭,我個人還蠻欣賞林志玲的,除了外表令人驚豔外,他的EQ在公眾人物來說算是很高的;我不爽的不是她,而是台灣的新聞霉體!

大約兩個禮拜前吧!林志玲在大連受傷的時候,我還蠻吃驚的,經由媒體的報導知道她住到大連當地的一家醫院了,本來想說這樣應該就結束了,下次在看到這則新聞應該是她康復的時候吧!結果這兩個禮拜以來,台灣新聞媒體謠言滿天飛,從一開始的大小胸,到後來的使用過量麻藥.....在在都讓我搖頭嘆息,果然台灣的新聞媒體真是病入膏肓了!

有名人受傷被報導出來我不意外,意外的事既然人都已經住院了,就不能讓她好好修養嗎?整天不停的跟拍.....真是受不了!

最扯的事我今天中午看新聞的時候,TxVS報導林志玲的浴巾是KIKILALA的產品(詳細新聞這裡也有),我不禁要問:這有報導的價值嗎?竟然還煞有其事的處理成一則新聞,報導中的記者還去有去一家有賣KIKILALA產品的店家,在裡面演了一則新聞,連這種新聞都可以拿出來報.....會被新聞局點名不是沒有原因的;如果我是教過報導中那位記者的老師,我一定不敢承認!連最基本的篩選、過濾新聞都不知道嗎?如果只因為拿了麥克風就是記者的話,那KTV中唱歌的全部都符合這個條件了.....

這種媒體.....小聲的說好了,新聞局.....加油!撤銷執照我一定支持你們!!
2005-07-25 1:34 發佈
唉......台灣就這麼小
也沒什麼東西好報的
連一些不入流的無聊的新聞也在報
芒果亂報總編輯說的:台灣的媒體怎麼多 新聞要怎麼報 亂報阿!!
撤銷執照一定又會有人跳出來說妨礙新聞自由,什麼恐佈之類的…

目前有線電視的惡性競爭,是導因於系統業者以頻道統包的方式經營。

其實只要政府以公權力強制介入,要求系統業者還給收視戶選擇頻道的權利,讓收視戶可以只購買他所想看的頻道就可以了。

plexgo wrote:
如果只因為拿了麥克風就是記者的話,那KTV中唱歌的全部都符合這個條件了.....



這個黑色幽默滿貼切的,...

加分!
我是數位敗家子 !!
"自由"
在台灣已經被濫用
只有是有妨礙到自身權力的, 都是妨礙自由
我認為這已經將自由無限上綱了

我也認為收視戶應改有選擇頻道的權利,
如果系統業者以package的方式,
那算不算違反自由呢???


果子貍 wrote:
撤銷執照一定又會有人跳出來說妨礙新聞自由,什麼恐佈之類的…

目前有線電視的惡性競爭,是導因於系統業者以頻道統包的方式經營。

其實只要政府以公權力強制介入,要求系統業者還給收視戶選擇頻道的權利,讓收視戶可以只購買他所想看的頻道就可以了。
其實台灣新聞本來就是以社會新聞及演藝八卦為首
所以還是看報紙算了
至少看到標題
還能馬上選擇要不要看
重點還是它有分類
新聞不是轉台就是等它撥完該報導
...

還有一點啦:動不動就把大陸的事拿來當新聞報的作法也令我不以為然。搞的最後只剩下三個日本台、Animax 動畫頻道、Discovery Channel、National Geography Channel 是我常看的頻道了...
我想這個現象又回到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

其實媒體都知道外界對他們的指責,但卻不願修改,原因在哪裡呢?
在「因為觀眾喜歡看」.

在一個完全自由市場裡,廠商就是提供消費者(或大多數消費者))需要的東西.
今天新聞媒體變成演虛擬肥皂劇,蘋果日報的八卦新聞快速搶佔新聞市場,等等...
這些都是因為新聞業者發現,「這樣做,收視率會提高」.
而收視率是影響媒體從業人員績效的「唯一標準」,也是廣告主願意購買頻段的標準.

其實早在很久之前,專做電視媒體收視率調查的NC尼爾森公司就常常被指責.
外界認為,台灣媒體或電視劇向下沈淪的原因在於NC尼爾森對媒體的調查僅有「收視率」一項.
並沒有其他衡量節目品質的項目.
如此導致台灣媒體許多高品質但不見得收視率高的節目因收視率不佳,招收不到廣告而被電視台老闆停播.
反而讓許多八卦暴力節目因廣受歡迎而不斷開拍續集,

沒錯,這就是自由市場. 事實上,是消費者決定供給者的產品內容.

今天我們這群人(mobile01的網友)會認為台灣新聞媒體不斷沈淪.
是因為台灣有一大群人(社會大眾)喜歡看這樣的內容,他們會把遙控器停在喜歡演模擬劇的新聞台.
所以電視台為了生存,只好拼命演模擬劇.

這樣說是不是就表示沒辦法了?
當然不是,那法律與道德是做什麼用的?

身為一名沒有政治力的知識份子,我們可以做的就是--不要看這些電視台,且影響週邊的人,也不要看這些電視台.我們只能盡這些微薄的力量,讓這些節目的收視率降低.

其他的,就由媒體監督單位,或新聞局...看他們什麼時候才會清醒.







政府最近打算要砍掉一些新聞頻道
但是那些業者說是鉗制新聞自由
奧斯卡 wrote:
政府最近打算要砍掉一些新聞頻道
但是那些業者說是鉗制新聞自由

這倒是一個相當尷尬的話題,該怎麼砍,要砍什麼很難兼顧到多元與做到完全的客觀。
別忘了這年頭除了媒體之外,也已經沒有幾個有公信力的團體可以相信了不是嗎?
個人是比較傾向於交給市場機制來決定吧。
如果大環境的走向就是這樣,就只有「我們這些少數」在喊著媒體需要淨化,
悲觀的想或許我們才是這個社會上的「異類」吧。
但我還是盡些微薄的力量發揮影響力勸說親朋好友少看這些怪節目,畢竟這應該是一個知識糞子的責任。
Flickr Album: http://www.flickr.com/photos/ycchang Blog: http://bartstalk.blog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