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能源替代方案....

這個過年實在因為太無聊了,在玩手搖式發電機手電筒

玩了玩之後就開始思考能源的問題了

用手按把;動能轉換為電能

然後就開始上網查

發現轉成電的,有 "物理能"跟 "化學能"

化學能轉換效率較高,像汽車引擎也是由化學能轉為動能

然後開始研究電如何產生的

電 = 氫氣 + 氧氣 + 水

心想.... 咦,那只要想辦法生出 "氧" 跟 "氫" 就好了啊

然後接著先看怎麼產生氫氣.... 發現可以從很多地方取得

接著再看 "氧"

地球上最多的值物.... 就可以產生氧 .... 進行光合作用

那值物的構造怎麼轉換的呢 ?

就發現有個叫卡爾文的在做 "人造葉綠體"

該裝置接觸空氣後與太陽光,利用位能氫原子移動,轉換為氧氣

......看到這

就在想了,那會不會以後所有電器都不用插電了

發電廠也不用了

每個電器都會 "呼吸" .... 自動轉換 "氧" 跟 "氫" 然後只要加水就可以用了

那海水也可以轉換氧氣.... 人類可以在水底呼吸 (人工鰓) 大陸好像有人發明出來了

如果再先進點.... 可以大量轉換氫氣 ..... 那人可以飛了

所以..... 能源 ..... 萬本歸宗 .... 仍是 "氧" 與 "氫氣"

接下來要思考的.... 就是能源的平衡問題

過多的氧過多的氫對大環境及人類的影響


2009-01-29 14:27 發佈
文章關鍵字 能源替代方案
這篇文章很有意思
我常想怎麼做出飛碟
但都是天馬行空的

而你想的都有根據
一層一層的探討很好玩
不過有根據
不代表簡單就能做成
理想與現實的差距還要多點努力
放個屁最快!!
pls_hugo wrote:
電 = 氫氣 + 氧氣 + 水
...(恕刪)

水不就是 氫 跟 氧 嗎?
不太懂
更有效的把垃圾轉換成能源這樣可以一次解決兩個頭大的問題

PS:害我想到fallout3那把垃圾槍了
逆襲の夏亞  wrote:
水不就是 氫 跟 氧...(恕刪)


"電 = 氫氣 + 氧氣 + 水"
改成 "電 = 氫氣 + 氧氣 ─〉水 " 比較通順一點。
實際上氫氣和氧氣作用(燃燒)變成水會放出能量,這個能量可以用來發電。
水電解變成氫氣和氧氣時需要同樣多的能量(電能)
這所有的遊戲都是能量轉換:如何有效的做能量轉換。
現在很熱的太陽能產業就是如何把太陽光能轉換成電能。
氫燃料電池就是以氫氣為能量來源發電的裝置。發出的電可以供給3c或電動車輛使用。

水經由電解後會在陽極產生氧氣,陰極產生氫氣

透過收集可以將氫氣充作燃料加溫水產生水蒸氣,利用水蒸氣來推動渦輪,進而產生電能!

其中轉化效率問題,設計商品化這才是重點!

基本的原理大家都略知一二,怎麼去實際量產才是癥結點

將來的水資源&能源短缺將是需要面臨的問題!

不過滿多科學家已經提出許多的構想,透過初步設計來達成構想!只待時間去證實是否可行!

其實在我認知的科學裡,地球的暖化是否真有物證可以證明是人為破壞,化學上許多反應皆是可逆反應只是反應速率

是否達到均等(正反應速率=逆反應速率)看似靜止,實際上仍然在緩慢進行正反應&逆反應!

地球暖化,依據我侷限的思考模式,將地球假設為半開放空間,物質無法傳遞但能量可經由輻射方式傳導,什麼因素造

成地球氣溫逐年上升(化石燃料使用?人類活動觸發?

太陽將能量以輻射模式傳至地球,夜幕低垂時輻射冷卻效應因水泥森林,無法完全散去,臭氧層遭破獲,化石燃

料產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阻絕輻射冷卻效應!

致使地球年均溫逐漸上升?!

目前狀況,化石燃料的確在近代使用後,年均溫不斷上升,更造成氣候異常!這是不爭事實!

能源替代短時間內無法有任何實質上的意義!長遠看這是必須發展的趨勢!怎麼做!做什麼!也都是科學家努力的

方向!



我想是轉換效率的問題,葉綠素產生氧氣是一個複雜的化學變化http://www.bnl.gov/bnlweb/pubaf/pr/2003/bnlpr090903.htm,目前仍處於研究階段。您提的人造葉綠體似乎是30年前的事了,仍沒有成功。

況且產生氫和氧也是需要能源的,除非是利用額外的能源如太陽能、水、風或地熱,不然如果要生產一頓的氫和氧需消耗2頓的氫和氧,那也是枉然的。而那些額外的能源目前皆可形成電力,不需再特地形成氫和氧的燃料能源形式發電多一道消耗的手續。
其實最佳的轉換效能隨處可見.....

人類吸入氧氣吐出二氧化碳

我在Google搜尋得到這個說法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9415562.html

空气的成分为:
氮气占78%,
氧气占21%,
二氧化碳占0.03%,
稀有气体占0.94%,
其他杂质占0.03%.
人体吸入的空气经过代谢,大部分氧气被消耗,变成二氧化碳,别的气体不能被消耗。所以,人类呼吸出的气体还是主要以氮气为主78%左右,二氧化碳略少于21%(一个氧分子对应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但氧没全部消耗),另外也有氧气,因为你不可能把吸入的氧气全都消耗掉。当然还有少量的其他其气体,如稀有气体占0.94%左右, 其他杂质占0.03%左右.如果追究的话,还有一些别的气体,比如二氧化硫等(口臭),呵呵。

氮的用途
將純淨空氣通過灼熱的銅粉(或銅絲網)除去氧,剩餘氣體導入水中以排水及氣法收集即得氮
緩和氧的氧化
純氮可充入燈泡中以驅逐出空氣,防止(鎢)絲燈在高溫時快速氧化而減短其壽命
作為冷卻劑(因氮的沸點低)
肥料或國防工業


氮似乎沒啥用.....
....................

人體吸入氧氣 → 全身上億個細胞吸收 → 將不要的碳排出

每呼吸一口的氧,都存在每個細胞中.... 直到下一口新鮮的氧進行替換

然後,這之中人類的細胞也經歷新陳代謝,不斷死亡的細胞及不斷新增的細胞,供應人體運動

剛好與植物明顯的對比

植物吸二氧化碳吐出氧,大自然界的轉換效能之高,不得不佩服造物者神奇

........................

人類的知識仍有許多未解開之謎

如果科學研究達到人類呼吸、植物光合作用的轉換效能

那麼世界會變成怎樣呢?

我想的是,結合對人類的轉換模式及植物的轉換模式

有個初步的想法,都是細胞進行轉換

細胞都很小..... 也就是轉換的單位.....最小單位

然而這些細胞各自進行著簡單的工作

一片葉子很小

或許我們模仿一片葉子的內部運作及內部的組成元件,可能會用掉一個房間大的空間

亦或著運用奈米科技製成細胞

最後變成晶片 ? 葉綠素晶片 ? CPU 專門負責轉換

只是不用插電,而是取用空氣的能源及光?

根據質量守衡....我知道轉換效能

那這樣說,人類的轉換效能可能還包含了更多像食物等其他能量的攝取

而呼吸不單只是呼吸

還包含了吃了食物→轉換為蛋白質或其他能量→使肺部運動心臟跳動的動能 .....

想到這....

要去研究醫學了






葉綠素的化學式 → C55H74O5N4Mg



主要還是在商品化和體積的部分
另外沒有預期效率的話 說實在也沒有必要做出類似氫氧結合太陽能和風力等等的一些裝置

還有最重要的...................石油供應商會希望這些東西出現在地球上嗎??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