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今天說2008年生育人口總數約19.8萬人
若是台灣的大學院校順利經營到2027年
估計約171所學校,以每個學校10個科系來算(單純算系,多退少補)
總共有1710個系可招生,每系招生100人,共招171000人
這數目還不是精確的數字,不過數字只會增加不會減少
如果扣掉一些其他因素而不能參加應屆考試的考生,錄取率可能會破百
到時候不用對岸來搶飯碗,我們自己就先餓死了
再不來就是到國外去當台勞,大學畢業跟國中畢業一樣簡單,只要繳的起學費就好
就算經濟轉好,資方奴役勞方的情形根本不會改善,而且用人出現兩極化
一邊是:大家的基本資格都一樣,你不做後面還有一堆人排隊,工作挑你,你沒得選
另一邊是:各大老闆心中的好大學畢業生出來,一堆工作等他挑
再來,台灣以後將是高齡化的社會
公保、勞保的終身俸或終身領,需要人民繳稅,一堆失業人口,這些稅哪裡來??
另外工作者能存多少錢
一個月的薪水自己吃都不夠了還曬乾咧.........
教育的過程就像篩子,由粗到細.....
每個過程篩出來的材料都有他的功用,各有專長,大家在自己的領域發揮
廣設大學後,就像一個超大孔徑的篩子,什麼材料都通過,這樣做出來的東西品質在哪裡
當年高中畢業算還不錯,過沒幾年,很多高中職突然冒出來,使高中畢業突然變的沒什麼
現今大專院校也是如此,比較可怕的是這些大專院校還可以創立碩博士班
這樣的結果造成更之後的將來,碩博士滿街跑,錄取率也許破80%
PS.以後要把(一個招牌掉下來砸到的五個人,有四個是大學生)這句話改成(一個招牌掉下來砸到的人,至少都是大學生)
mi87 wrote:
...(恕刪)...
這數目還不是精確的數字,不過數字只會增加不會減少
...(恕刪)...
關於紅色字
google 找了一下『 97年大學招生名額』
出來的最新消息是:
九十八學年度大學招生名額將是八年來首次減少,總招生名額為廿萬一百六十七人,較去年減少二千九百四十五人
新聞數字來源
也就是說『假設』從 98 學年起招生名額都不變
已經超過 2008 年生育人口總數了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