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人都是善忘的 (行醫過程中一定會遇到的小插曲)


與然看到的一篇文章,讓人感慨很多!
--------------------------------------------------

人都是善忘的,只要角色稍微一轉換,隨時都會忘了自己先前的經歷。

院方有時太高估我的能力,要我看急診,同時又要我管病房,
我一個人兩邊跑,分身乏術,常常忙得暈頭轉向,頭頂出現星星。

這一天,一個年輕女子帶她媽媽到急診室來看病,
媽媽的手腳有一邊不能動,我擔心是腦出血引起的,非常緊張,守在她身邊,
不斷幫她量血壓,又陪她一起到電腦斷層室去照片子。
而這時候,我口袋裡的call機不斷響起,是樓上病房的護士打來的,
催我趕快回去看病人,說很多病人都在問醫生為什麼還不來。
我聽了毫不考慮的回答她:「沒辦法了!我身邊這個病人病情比較危急,
我必需要處理完才能上去,請他們再等等吧!」
年輕女子看在眼裡,很感激的對我點了一個頭,說:「不好意思,打擾你的時間!」
我說沒關係,事情總有輕重緩急,人活著每天都會有忙不完的事情,
我們要做的只是判斷那一件最急最要緊。

於是,這一個早上,我犧牲了其他病人的時間,來救這女子的媽媽的性命。
經過一系列的處理之後,女子的媽媽終於脫離險境。
我安排她住到樓上病房,讓她繼續留醫察看。

第二天一早,我來到急診室,碰巧又遇到另一個病人的情況發生危急。
為了保住這病人的命,我還是守在他身邊,
一下幫他抽血,一下又去聽他的呼吸,一樣的寸步不離。
我的call機這時依舊嘟嘟響起,護士說現在病房裡有病人在催,
問為什麼還沒見到醫生,我聽了還是回答她:
「請他們再等等吧,他們的病情都算穩定。」
但護士還是叫說不可以!不可以!
她說:「你知道嗎?你昨天收進來那一個腦出血的婦人的女兒,
正在我們護理站大吵大鬧,叫說醫生到底死到那裡去了!」
聽到這情形,我忽然愣住,不知為什麼會這樣。
但覺這一次不上去不了,於是強行拜託另一位醫生,
請他暫時幫我守住身邊這個危急的病人,三步併作兩步的衝到樓上去。
來到病房,我一打開門就和那女子相遇。
見她一臉怒色,我不想多說,先走到床邊問她媽媽:「你現在有沒有不舒服?」
媽媽在我預期中搖搖頭,說:「沒有,還好。」
我轉過身來,問那女子:「那麼,你這麼急著找我,有什麼事情?」
她繼續展露出一臉不滿的表情,毫不考慮的說:
「沒有事情!我只是覺得住院一定要有醫生來巡病房,
一整個早上都沒見到醫生,這算什麼醫院?」
見她理直氣壯,我禁不住生氣,反問她說:
「難道護士沒告訴你,我正在樓下急病人嗎?」
她聽了發出一聲冷笑,回答說:「不管你在救誰,反正我們住院了,
我就有權利要求醫生隨時在我們面前出現。」

我忽然想起一個情景,每當巴士客滿時,大家都會爭先恐後的要擠上去,還沒
擠上去的人這時會叫說:「再往前擠一擠吧!拜託拜託,再擠一擠我就能上去!」
而一旦擠上巴士之後,人站在擁擠的車廂裡,看著車門外絡繹不絕的擠車人潮,
立即又會喊說:「不要再上來了,真的擠不下了,再擠下去車子就要翻了!」

人都是善忘的,只要角色稍微一轉換,隨時都會忘了自己先前的經歷。
年輕女子看到自己媽媽的病情穩定後,已經忘了昨天我曾為了救她媽媽,
讓樓上病人等了好長一段時間這事情。她只記得她的生命很重要,
無時無刻把自己放在社會的重心,卻忘了要將心比心。
環境總會一再的轉移,她或許只能期待她的角色永遠不要再倒轉回來,
不然有一天,當她媽媽的病情再次發生危急時,其他病人可能會在那時
用同樣的理由把我從她們身邊拉去。到那時,她會後悔莫及!

希望這一篇文章,讓你有所啟示嗎?

人都是善忘的,只要角色稍微一轉換,隨時都會忘了自己先前的經歷這樣的結論

不論在愛情、生活或工作,都是一樣
當你的生命中,有那麼一位常提醒你
要換個立場想或是角度想事情的人

恭喜你,你已經有了

愛情中的另一半
生活中的好朋友
職場上的好搭檔
2003-10-10 14:11 發佈
文章關鍵字 行醫過程 插曲
<!--引言開始 (您引用了全部文章,請適度引言)-->
kenshin wrote:
希望這一篇文章,讓你有所啟示嗎?
<!--引言結束 -->
啟示? 拿病人住院來和擠公車作比喻, 本文如果是寫給一般人看的, 勸大家要有反省之心. well...no comment.; 但若此文是寫給醫護人員看的,那偶覺得此文真素~濫!透!了! 不從中學習錯誤, 醫病關係將更形惡化.

<!--引言開始 (您引用了全部文章,請適度引言)-->
kenshin wrote:
問為什麼還沒見到醫生,我聽了還是回答她:
「請他們再等等吧,他們的病情都算穩定。」
但護士還是叫說不可以!不可以!
<!--引言結束 -->
Always try to do something to the patient and never tell the patients to wait a moment; or the legal problem will be waiting for you!

<!--引言開始 (您引用了全部文章,請適度引言)-->
kenshin wrote:
她繼續展露出一臉不滿的表情,毫不考慮的說:
「沒有事情!我只是覺得住院一定要有醫生來巡病房,
一整個早上都沒見到醫生,這算什麼醫院?」
見她理直氣壯,我禁不住生氣,反問她說:
「難道護士沒告訴你,我正在樓下急病人嗎?」
<!--引言結束 -->
Go to hospital earlier, then you have much time to visit your patients. Remember to keep smiling, at least not to be upset; or the legal problem will be waiting for you.

<!--引言開始 (您引用了全部文章,請適度引言)-->
kenshin wrote:
我忽然想起一個情景,每當巴士客滿時,大家都會爭先恐後的要擠上去,還沒
擠上去的人這時會叫說:「再往前擠一擠吧!拜託拜託,再擠一擠我就能上去!」
而一旦擠上巴士之後,人站在擁擠的車廂裡,看著車門外絡繹不絕的擠車人潮,
立即又會喊說:「不要再上來了,真的擠不下了,再擠下去車子就要翻了!」
<!--引言結束 -->
擠上公車, 稍微忍一忍目的地就到了; 但住院的病人代表必須獲得個多的醫護照顧, 醫院照護的結果可能影響到病人的目的地...! 完全是兩回事.

<!--引言開始 (您引用了全部文章,請適度引言)-->
kenshin wrote:
讓樓上病人等了好長一段時間這事情。她只記得她的生命很重要,
無時無刻把自己放在社會的重心,卻忘了要將心比心。
<!--引言結束 -->
醫護人員需將心比心, 若是自己或親友生病, 難道希望被人冷落一旁好長一段時間?

<!--引言開始 (您引用了全部文章,請適度引言)-->
kenshin wrote:
人都是善忘的,只要角色稍微一轉換,隨時都會忘了自己先前的經歷這樣的結論
<!--引言結束 -->
醫護人員千萬不可善忘, legal problems are always there and they repeat all the time!
Albert Einstein: Ich muss nicht alles wissen. Ich muss nur wissen, wo es steht.
其實應該要怪這個體系, 為何把醫護人員當作廉價勞工.
台灣很多服務業, 為了節省成本, 把一個人當兩個人用.

如果只出牛肉麵的成本, 就想得到牛排的服務, 那是天大的笑話.
美國和台灣的醫療服務是價格相同的. 只是美國是用美金為單位, 台灣是以台幣為單位. 美國用美金計算成本都不夠了, 更何況台灣用台幣計算....
Artige Kinder fordern nichts. Artige Kinder kriegen nichts.
<!--引言開始 (您引用了全部文章,請適度引言)-->
dearjohn wrote:
其實應該要怪這個體系, 為何把醫護人員當作廉價勞工.
<!--引言結束 -->

<!--引言開始 (您引用了全部文章,請適度引言)-->
dearjohn wrote:
如果只出牛肉麵的成本, 就想得到牛排的服務, 那是天大的笑話.
<!--引言結束 -->
這天大的笑話每天都在台灣的醫界上演。
<!--引言開始 (您引用了全部文章,請適度引言)-->
dearjohn wrote:
美國和台灣的醫療服務是價格相同的. 只是美國是用美金為單位, 台灣是以台幣為單位. 美國用美金計算成本都不夠了, 更何況台灣用台幣計算....
<!--引言結束 -->
你是說,台灣的醫護人員收入是美國的1/34?
可是,台灣的平均所得約為美國的1/2至1/3而以ㄟ。
這麼說來....
Albert Einstein: Ich muss nicht alles wissen. Ich muss nur wissen, wo es steht.
台灣的醫療....
台灣人....

身處其中, 才能有所感受啊!
現在的醫療人員, 誰不怕醫療糾紛!?
醫病關係搞得和一般的消費行為沒啥兩樣....
Resident in Emergency Room.
人怎麼會是都是善忘的,你自己不是都記得
人只是自私而已,若那病人是你親人,想的出來一般人會怎麼做,
但你有沒有想過,改善服務品質,要醫院改善環境,想出解決辦法
顧客至上,我不知道你有沒有聽過
要找個醫師找不到,還可以向家屬說難道護士沒告訴你,我正在樓下急病人嗎,你大概沒待過一般公司的客服,沒又遇到一般人若對產品不滿意時所發出的怒吼,還有更多其他千奇百怪的行業,因為你是醫生.從來沒聽說有人向醫生討價還價的,很少人會問你開的藥種類.劑量
不然還會招白眼,你不相信我啊?是 是 是偉大的醫生
,還好你萬般無奈趕到時病人並沒有怎樣,但我想大家也知道你當時非常忙正在拯救另一個生命,我替這位家屬感謝你的全力以赴
強行拜託另一位醫生那這位被你強行的醫生當時是在幹麻,這小姐一個早上都沒看到醫生當然會有疑慮,換做是你你會不會
這小姐說不定還在煩惱母親的病情,房貸的壓力,工作找不到,要怎麼聯絡不知道在哪裡許久
沒連絡只因當初被父母罵一句就不見的家人........我亂掰的,太多你我想像不到的
只因為她一個早上都沒看到醫生,殊不知但這位盡責的醫生當時正好在救另一個緊急的病患
將醫生緊急招來,卻變成放羊的小孩,以後若真的有事.到那時,她會後悔莫及........這真是要不得的心態,
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去思求改進,為什麼讓病人有這種感受,每個人都知道你沒有
三頭六臂,也知道你很盡責,但你真的認為沒有解決的方法嗎?
不然下次同樣問題又出現了
又是一個放羊的小孩,不要怪我你自找的
...........................................................
LYB wrote:
人怎麼會是都是善忘的,你自己不是都記得
人只是自私而已,若那病人是你親人,想的出來一般人會怎麼做,
但你有沒有想過,改善服務品質,要醫院改善環境,想出解決辦法
顧客至上,我不知道你有沒有聽過

前提是顧客要出錢給提供勞務或產品的人. 顧客至上才會成立.
現在的健保制度, 錢是交給健保局的, 但是提供勞務卻是醫院,
健保費是每年減少(for選舉), 醫療成本是每年增加.
所以呢, 如果病患家屬直接把錢繳給醫院, 當然可以要求醫院改善醫療品質,
但是, 現在的醫療卻是家屬繳錢給健保局, 健保局把他自己那份錢拿走以後, 剩下來才給醫院, 醫院主管又把大部分的肉給啃光以後, 才把骨頭留給員工.

所以呢, 為了cost down成本, 很多醫院其實都是用不足額的醫療人員來做醫療服務.
大家都知道開刀應該要有麻醉科醫師, 很抱歉, 假如開一個盲腸炎給付四千元, 這包括開刀的成本約三千元, 因為器械要消毒, 很多無菌的耗材, 抗生素一針最便宜的一百多元, 每天打三針. 請問光是外科醫師一個人這樣才賺多少錢, 還有錢給麻醉科醫師嗎? 這還不包括手術風險或是併發症所包含的成本.

我相信再怎麼服務至上的企業, 遇到給不足金額的顧客時, 也是不會"顧客至上"的.


要找個醫師找不到,還可以向家屬說難道護士沒告訴你,我正在樓下急病人嗎,你大概沒待過一般公司的客服,沒又遇到一般人若對產品不滿意時所發出的怒吼,還有更多其他千奇百怪的行業,因為你是醫生.從來沒聽說有人向醫生討價還價的,很少人會問你開的藥種類.劑量
不然還會招白眼,你不相信我啊?是 是 是偉大的醫生
,還好你萬般無奈趕到時病人並沒有怎樣,但我想大家也知道你當時非常忙正在拯救另一個生命,我替這位家屬感謝你的全力以赴

很抱歉, 一個產品出了瑕疵, 任何一個公司的員工都可以跳出來賠罪,
但是一個醫師的病人出了問題, 只有這位醫師才能處理, 值班醫師再怎麼smart, 也沒辦法比原本的醫師更了解病情. 所以當然護士或是其他醫師沒辦法代勞, 而上級主管大概也只能跟病人家屬打太極拳.

沒聽說過有人向醫師討價還價? 那我覺得你真的是沒有碰過. 你有沒有聽說有人要求不住院只住在急診, 因為急診的冷氣比較強? 有沒有聽說過家屬為了市立安養機構的床位, 連住院幾天都要跟議員關說? 你有沒有聽說過有病人不想出院, 只是在等院長送行? 很抱歉, 這些都是實際的例子, 我甚至還可以告訴你是誰.

有些病人甚至會說, 為何你給的藥少一顆? 是不是你給我亂開?

不要以為醫師的生活就如同你想像的一樣, okay?

強行拜託另一位醫生那這位被你強行的醫生當時是在幹麻,這小姐一個早上都沒看到醫生當然會有疑慮,換做是你你會不會
這小姐說不定還在煩惱母親的病情,房貸的壓力,工作找不到,要怎麼聯絡不知道在哪裡許久
沒連絡只因當初被父母罵一句就不見的家人........我亂掰的,太多你我想像不到的
只因為她一個早上都沒看到醫生,殊不知但這位盡責的醫生當時正好在救另一個緊急的病患
將醫生緊急招來,卻變成放羊的小孩,以後若真的有事.到那時,她會後悔莫及........這真是要不得的心態,
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去思求改進,為什麼讓病人有這種感受,每個人都知道你沒有
三頭六臂,也知道你很盡責,但你真的認為沒有解決的方法嗎?
不然下次同樣問題又出現了
又是一個放羊的小孩,不要怪我你自找的
...........................................................

當然不會有解決的辦法, 因為醫院就是要cost down人事成本, 所以當然就會天真地以為把一個醫師fix在病房實在是不合成本, 所以才要跑去急診當另一個人力.
這是制度的問題.

這就好比白金卡一樣, 以前的白金卡是要繳五千塊的年費的, 所以該有的福利都沒少,
現在的白金卡沒有年費, 所以福利都縮水.

在怪罪醫師沒有醫德之前, 想想看一堆人光是多繳0.5%的健保費都會哇哇叫, 一個月假設兩萬塊的話, 0.5%是100元, 而看一次感冒, 光是診療費(全世界屬一屬二低的)就要兩百多元, 藥費三天份的也要兩百多元. 如果自己真的繳了很多錢, 你大可以要求服務至上. 如果健保費不願意繳, 我覺得這樣的人沒有資格去質疑醫師的人格.

總之, 這是制度的問題, 什麼樣的制度就會有什麼樣的醫師. 以前的醫藥費是直接進到醫師的口袋, 所以給你100%的服務. 現在的醫藥費有40%跑到健保局, 30%跑到醫院主管, 只有30%進到醫師的口袋, 所以給30%的服務, 很抱歉, 40%服務請跟健保局要.
Artige Kinder fordern nichts. Artige Kinder kriegen nichts.
很多醫院都是濫用人力的, 所以要找醫師根本就是很難的事, 有些醫院根本招不到住院醫師, 主治醫師又有檢查的工作, 門診的工作, 可能隨時支援急診, 唯一解決之道當然是每個單位都有固定的人, 但是以現在健保制度下, 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任務.

但是, 只有醫療人員才會去質疑這樣的制度, 其他人都不願意去怪罪這種爛制度導致醫病關係緊張, 因為一怪罪的話, 最後可能是健保費增加, 結果又是心不甘情不願.

今年的SARS會失控, 跟大醫院cost down成本有極大的關係. 有的號稱國內最好的公立醫院, ICU的管制根本不合格, 隔離衣都沒在換的, 這樣院內感染當然沒辦法控制. 但是要換隔離衣需要成本, 連隔離衣都不想去換, 只想不斷地擴ICU的床, 也難怪SARS會失控. 結果新的衛生主管, 還是打算把公立醫院財團化....以後生化恐怖攻擊, 天花當作恐怖份子的武器時, 我看台灣還是會重蹈覆轍, 只要這種健保制度還存在的話.
Artige Kinder fordern nichts. Artige Kinder kriegen nichts.
這讓我想到某位胖學長的名言...
當醫生...其實跟當公娼差不多......
我也不想倚老賣老,年輕有為的人我當然會尊重,但是看到胡搞瞎搞的小毛頭還真是生氣
<!--引言開始 (您引用了全部文章,請適度引言)-->
dearjohn wrote:
在怪罪醫師沒有醫德之前, 想想看一堆人光是多繳0.5%的健保費都會哇哇叫, 一個月假設兩萬塊的話, 0.5%是100元, 而看一次感冒, 光是診療費(全世界屬一屬二低的)就要兩百多元, 藥費三天份的也要兩百多元. 如果自己真的繳了很多錢, 你大可以要求服務至上. 如果健保費不願意繳, 我覺得這樣的人沒有資格去質疑醫師的人格.

總之, 這是制度的問題, 什麼樣的制度就會有什麼樣的醫師. 以前的醫藥費是直接進到醫師的口袋, 所以給你100%的服務. 現在的醫藥費有40%跑到健保局, 30%跑到醫院主管, 只有30%進到醫師的口袋, 所以給30%的服務, 很抱歉, 40%服務請跟健保局要.
<!--引言結束 -->

越描越黑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