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不知道台灣是否有發行消費劵的先例?如果沒有的話,那麼消費劵應該有其蒐藏價值所在吧?雖然將消費劵拿去蒐藏的話,將無法達到促進經濟的目的但是我相信應該還是有些人會這麼做吧!尤其是有收集嗜好的人士。因此,小弟想問問其蒐藏價值高不高?是拿去花掉比較實際?還是拿去蒐藏比較實際?應該蠻多人會選擇前者,那麼選擇後者的理由為何?歡迎大家討論看看。
1.假設這是政府空前絕後的政策(之後保證不會再出)2.如果您把市面上約500億的消費券全部收購起來3.然後你把手上的消費券99.99%公開燒掉 只留幾套(百元 五百元 千元套組)我想它應該會比票面價值高各幾成吧...
小迷糊.... wrote:因為量很大,所以增值...(恕刪) ryan4825 wrote:1.假設這是政府空前...(恕刪) 量很大這個問題應該還好吧,畢竟會完全不動用的人應該不多所以【嶄新的消費劵】最後存量應該不多......另外,就算不是絶後的政策,畢竟這是第一批消費券,所以應該還是有點價值。除非消費券沒有編號,不過應該不太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