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交過國際筆友的人來簽到吧

唸大學的時候, 說要練習英文,
所以參加了所謂的國際筆友社.

個人比較有印象的國際筆友,

俄羅斯一位,
英國一位,
以上都是男性.

日本兩位,
阿爾及利亞一位, (不過她用法國的名義報名)
澳大利亞一位,
冰島一位,
阿根廷一位,
克羅埃西亞一位.
都是女性.

還有聯絡方式的,
剩下日本一位, 阿根廷一位.

見面過的, 日本那兩位都見過.

我以前一直想要交德國筆友,
都一直沒有機會.

好像聽說德國並不喜歡台灣的那種動不動就取英文名字的那種態度.

不過算了.

其實我比較喜歡德國說.
2008-11-03 23:10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國際筆友
其實我還蠻想交交看的說~
只是我讀大學的時候學校沒這個社團~

請問一下~動不動就取英文名子是什麼意思阿??
是指我們都不用本名的音譯嗎??
這樣說好了,
有人名叫 Mark Huang 好了.

德國人好像是認為, 哪個國家的人就該用哪個國家的名字.
會希望你用 Wen-Hsiung Huang 這樣的名字.

不知道為何, 兩次丟資料都有鈎日本跟德國,
日本的都有回信, 德國的就都沒有.

這個筆友會不知道還存不存在.
不過現在大家都用 email, 大概玩不起來,
大概都交換 MSN 了.
Artige Kinder fordern nichts. Artige Kinder kriegen nichts.
我記得我見面的第二位日本筆友,
她是英文老師. 正確來說應該是家庭式的英文老師.

我有拜訪過她家, 還真的找到了住址,
從名古屋的東山線向西坐到最後一站,
然後搭計程車到她家附近找.

名古屋雖然是第四大城, (前三名是東京, 橫濱, 大阪)
但是她家附近有點荒涼.

她家真的就跟她的個人網頁一樣的擺設.

她那時候當了地球博的志工,
第一次找她的時候是請她帶我參觀地球博.

因為時間不夠, 只參觀了幾個館,
其中韓國館是裡面感覺最好的.

世界博覽會只能用國家的名義參展.

然後, 在博覽會她認識她現在的男友,
不知道結婚了沒, 最近沒跟她聯絡.
Artige Kinder fordern nichts. Artige Kinder kriegen nichts.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