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閒聊這件新聞都沒人質疑?偽科學不是科學!

原出處網址在這邊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6/2694758.shtml
---
【記者徐如宜/高雄報導】

高雄市中山國中學生最近進行「Power of language」腐朽與神奇體驗活動,每天對著吐司、米飯和植物說不同的好話和壞話。結果被「吐槽」的食物加速腐敗,學生們才知道,原來語言的力量這麼大,還是應該多說好話、做好事。

中山國中校長丁文祺指出,有兩本書「生命的答案‧水知道」、「幸福的真義‧水知道」,是將水分為兩組,一組每天都聽好話、一組每天都聽壞話,結果聽好話的水結晶非常漂亮,聽壞話的水結晶則很醜陋。

教師王麗雲於是每天中午即對著裝在不同夾鏈袋中的吐司說不同的話,如「謝謝你」、「你最近很努力」,或是「你再不振作就沒救了」等。

王麗雲的怪異舉動,引起學生好奇,輔導處決定運用課堂時間,讓全校同學進行實驗,一同體驗語言的影響力。實驗採分組或個別的方式,同學們自行選擇實驗材料,並且決定分別對兩袋實驗物說好話或壞話,每天至少分別要說一分鐘,持續觀察並紀錄兩袋實驗內容物的變化。

學生以吐司、米飯、植物、巧克力等材料所進行的語言實驗,經過3天至2周之後,真的出現很大的變化。

同學驚訝的發現,聽好話的實驗品較不容易發黴,或是發黴速度較慢、顏色較漂亮、無異味;但聽壞話的實驗品,不僅發黴快,顏色醜,更發出陣陣惡臭,有的甚至分解或裂開。

「原來聽好話和聽壞話有這麼大的差別哦!」學生梁瓊方說,多說好話會讓心情變好,講壞話則愈講愈生氣。

傅一龍說,多說好話後,自己得到的讚美也變多了。

不過也有一部分實驗的結果,是聽好話的麵包發黴比較快。丁文棋說,有趣的是學生們會將此結果解讀為「實驗失敗了」,還是比較贊同聽好話的力量。

【2005/05/25 聯合報】
---

幾點失敗:

1.實驗的過程是一種非常嚴謹的操作步驟,也是說要能稱為實驗,只要操作步驟一致,條件一致,得到的結果就會一樣。這個才叫做實驗,不然就是偽科學。

2.完全不注重失敗組的結果,也就是聽好話但是也長黴了的麵包。只把他當作『實驗失敗』?!

3.小學的老師,校長,正是教育我們未來主人翁的基礎。不知道實事求是,找幾本已經是被證實是偽科學的水結晶的書當聖經,進行這種近乎宗教信仰式的偽科學實驗,不知道這樣教育的目的在哪裡?

4.記者跟主編不懂得事後去求證這類事情的真假,尋求專業的意見。西哩呼嚕就登上新聞版面,這算是哪門子的新聞專業素養?

PS.宋七力可以在台灣活這樣久真不是沒有原因...
2005-05-25 10:11 發佈
文章關鍵字 科學 新聞
其實依個人淺見
我倒是認為主要的目的在於心靈上的教育
而不是偏向在科學上的教育
科學教育當然實事求是,講求嚴謹與證據
但是,這應該是偏重再讓學生藉由一個簡單的活動來培養說好話的習慣
猶如:說好話如口吐蓮花,說壞話如口吐毒蛇



嗯....基本上是我覺得是老師對著土司說話時, 口水噴到上面而讓土司加速發霉的...
教師王麗雲於是每天中午即對著裝在不同夾鏈袋中的吐司說不同的話
基本上操作變因應該已經排除^^!
不然就是另一個新發現→口水的穿透力驚人
matika wrote:
嗯....基本上是我覺得是老師對著土司說話時, 口水噴到上面而讓土司加速發霉的...
科學素養也是要慢慢培養的,不要太強求了
要求每個國中生都能完全遵照標準實驗程序進行
那每個人都還得修一學期的實驗方法課吧
如果先從一些能引發興趣的小實驗做起,而引起學生更多的興趣與感想
那也沒什麼不好

而實驗也不總是得到一樣的結果
除非你能夠確實掌握所有已知的影響變項

不過作老師的不應該對實驗結果作太直接的結論,確定的結論只會使學生不去思考
我認為應該從這樣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對整個研究做更多思考
結果不應該是重點,整個過程有沒有讓學生產生啟發更重要
如果從這樣的實驗,讓學生有更多科學與人文上的啟發
這樣的實驗研究也可以算是一個不錯的教學素材吧

語言與文字的能力由古代的咒語和符文以來持續有人在研究與使用,
不論中外皆然,由於無法以完整的"實驗"研究來證明這些玄學,
例如咒殺是否真能在取得人的生辰八字與毛髮指甲後即可以特定的咒語和操作模式殺人於千里之外,是不可証的.就算可達到目標(殺人)也不會公開結果.
傳承者也無研究實驗的標準模式紀錄與相關參考文獻可用.
但還是傳承下來了(如軟體版上等待的紫微斗數與茅山道術)

現代語言與文字影響的代表則是因大眾傳媒使得許多人的生活因此隨之起舞,
這倒是可以觀察得到的現象.
包括這個討論與我的回應,

一位國中老師因為懷疑他人的結論進而自己另做相關的研究,
不先預設立場(語言對水結晶的好壞有影響是錯的)
我想這個應該是有個不錯的實驗動機.
之後推廣的用意也是以"說好話"的預設結論來做的
至於這個實驗的準確性當然值得質疑,
但至少有個簡易可得的結果使得學生對正確的研究或實驗的方式更有興趣,
以及良性結論影響之後使得校園內人與人的互動得到正面的回響,
這個國中實驗的報導,個人給予正面的評價.

南柯一夢...-_-
標題跟內容我覺得不相搭 這報導就代表台灣教育失敗嗎???
或許你覺得這種行為很愚蠢 但是這並不能代表教育的成功與失敗
相機有一種奇妙又難以抗拒的吸引力...........
很抱歉...
身為老師的我...
實在很不喜歡看到下這麼重口氣的標題...

今天該校的校長與老師實驗的出發點為何...
我相信這才是重點吧...
你管他實驗結果是啥...
重點是學生學到的是什麼...

現在的小孩子不能打不能罵...
用這個教育方法感召他...
我個人覺得沒有不妥之處...
如果連這種方法都不能用...
那大人您厲害...
您來教育我們下一代好了...

台灣教育會失敗...
是一天到晚有人在唱衰吧......

強烈建議大人您改標題......
我叫胡真,6歲出來擦鞋貼補家計,8歲賣血救老母,10歲大專聯考得第一,15歲得十大傑出青年......
是啊,看錯重點了吧
重點應該是說好話的重要性,以及言語的傷人不好這兩點
沒人說這是個科學的實驗,他們也沒強調可以成為定理了不是?
放輕鬆點看
有問題請在版上直接提出大家討論,別直接PM問老頭,老頭沒跟原廠收費做客服,謝謝
個人看法如下:

教導學生說好話可以用很多種方式:

同理心,寬容心,寓言故事....等

但是科學的教育實驗,不就是一就一,二就是二。

哪有這種:唉壓,也沒什麼無傷大雅的事情,看看就算了。

從小見大,和稀泥的態度豈是科學應該有的態度?

正因為小學生的判斷能力還未完全建立,師長更應該給他更嚴謹的態度去思考一件事情。

偽科學真的不是一件很好的途徑。

太多宗教式詐騙,藥物健康詐騙都是打者偽科學的包裝,行傷害之實!

我想探討的是這件新聞背後的過程,難道都沒有人懷疑這件事情?

老師做實驗,校長支持,記者照寫,主編照登?

大家也就當作:或許說不定真有一回事....

PS.標題或許下太重了,個人向版上的教師說聲抱歉。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