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自今有太多人去研究人格
人格的研究不外乎是門統計學,藉由眾多例子來統計人格的特性
然而統計學就不會有例外嗎?
混沌理論:
混沌理論認為在混沌系統中,初始條件十分微小的變化,經過不斷放大,對其未來狀態會造成極其巨大的差別。
蝴蝶效應:
一隻蝴蝶在巴西搧動翅膀,有可能會在美國的德克薩斯引起一場龍捲風。
非線性:
線性,指量與量之間按比例、成直線的關係,在空間和時間上代表規則和光滑的運動;而非線性則指不按比例、不 成直線的關係,代表不規則的運動和突變。
兩個眼睛的視敏度是一個眼睛的幾倍?
很容易想到的是兩倍,可實際是 6-10倍!這就是非線性:1+1不等於2。
雷射光的生成就是非線性的!當外加電壓較小時,雷射光器猶如普通電燈,光向四面八方散射;
而當外加電壓達到某一定值時,會突然出現一種全新現象:
受激原子好像聽到「向右看齊」的命令,發射出相位和方向都一致的單色光,就是雷射光。
假設將人格養成用科學角度分析
依照前兩個理論來說,人格養成跟過去的一切有關
當人面對了不同的刺激,無論是去撞到頭或是感情傷害,產生非線性的變化
原本不會大聲幹樵的人也會破口大罵,不會拿瓶子丟人的女孩也會將手中的玻璃瓶擲出
結果非線性的變化依舊符合混沌,一切依舊順著混沌轉動
我真的不想把人格歸類在科學
不過依照混沌理論而言,好像連人也逃不過以下的說法
「丟失一個釘子,壞了一隻蹄鐵; 壞了一隻蹄鐵,折了一匹戰馬;
折了一匹戰馬,傷了一位騎士; 傷了一位騎士,輸了一場戰鬥; 輸了一場戰鬥,亡了一個帝國。 」
原來人也是有跡可尋,要把妹就去研究一下混沌吧
有心理專長的人,可以一起討論嗎?
from:http://wekenchen1980.spaces.live.com/blog/cns!2AD5F0DF32107755!3454.entry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