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大學的物理教授真是好當

昨天發生的新聞,在聯合新聞網的標題:『電梯急墜25樓 末速155公里』
內容,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的電梯昨天從廿一層樓墜落至地下四樓,電梯內的師生在約五秒的閃電下降過程中,飽受驚嚇且都受了傷;令人好奇的是,「墜落那一剎那的速度有多快?」


中興大學生物產業機電工程學系教授鄭經偉指出,總共廿五層樓的高度,約在九十至一百公尺之間,根據自由落體各物理量關係來計算,「墜地前的末速約每秒四十三公尺!」相當時速一百五十五公里,遠遠超過高速公路的行駛速限,「難怪會有人骨折」。


受困的醫學生回憶說,「約十樓曾『卡』了一下,再急速下滑」。


鄭經偉分析,中途「卡」了一下,會暫緩瞬時速度,墜落地面時,應不至於到達每秒四十三公尺這麼高速;不過,人在密閉空間內急速下滑,驚悚程度難以想像。


剛玩過九族文化村「UFO歷險」自由落體遊戲的李姓護士說,從廿一樓摔到地下四樓,她想像大概是從八十五公尺的高度摔下來那種超快速度感,「不過,關在電梯密室裡,那種簡直逼近死亡的滋味,可能要比UFO歷險恐怖好幾倍」。』

在這裡我要指出這教授犯了什麼錯誤!
1.常識判斷:時速155公里撞擊,電梯內的21人早已沒命了!
2.電梯內不是真空,所以末速更不可能達155公里/時!
3.如果報紙的報導沒有錯誤,該電梯的鋼纜沒有斷線的問題!這時討論電梯設計,電梯會有垂重及車廂兩大組件懸吊在鋼纜的兩端,24人電梯每人體重約65公斤,車廂如果是600公斤,那垂重大約掛1380公斤,當時電梯實際乘員21人,那這樣計算加速度的值大約等於1.714米/秒平方。而這位教授大人是以9.8米/秒平方計算。這樣同樣用不考慮風阻的計算方式,結果末速會是18.5米/秒,所以考慮風阻最後時速不會大於66公里/時,但相信實際數據應比這個數字小很多!再由於電梯底層有緩衝裝置這樣看這個事件,只有兩人骨折就合理多了!

實在因看了這樣的新聞標題,覺得有必要為大家說明!
以上純屬國中生物理推論,如果有錯,歡迎網友指正!
2008-09-09 17:11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大學 物理教授
Kenny2647 wrote:
昨天發生的新聞,在聯...(恕刪)


小弟不會算....把文章轉去該校踢館好了~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據自由落體各物理量關係來計算

他只是用最簡單方式來計算

並未考慮其他參數

這樣的數據基本上是可以接受的

只是最後骨折的論調似乎不夠周全

博士不等於有智慧的人阿

高官裡面哪個不是博士 碩士 阿
之前那個 6/6 7/7 8/8 9/9撞車事件...

某數學老師也是直接 365^4 就算出 177億分之一...

別忘了還要除以 4! 啊(雖然機率沒這麼簡單)~~~

ps.除非規定撞車順序也不能變..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的電梯昨天從廿一層樓墜落至地下四樓,電梯內的師生在約五秒的閃電下降過程中,飽受驚嚇且都受了傷;令人好奇的是,「墜落那一剎那的速度有多快?」

中興大學生物產業機電工程學系教授鄭經偉指出,總共廿五層樓的高度,約在九十至一百公尺之間,根據自由落體各物理量關係來計算,「墜地前的末速約每秒四十三公尺!」相當時速一百五十五公里,遠遠超過高速公路的行駛速限,「難怪會有人骨折」。

我覺得是你的閲讀能力得問題

題目是問
"墜落那一剎那的速度有多快?"

而回答總共廿五層樓的高度,約在九十至一百公尺之間,根據自由落體各物理量關係來計算,「墜地前的末速約每秒四十三公尺!」相當時速一百五十五公里

這是很正確的答案..
因爲題目並沒有説明是否有其他阻隔,題目只是很單純

而你偏偏要回答其他有的沒有的想法
這不就跟畫蛇添足一樣的道理

如果要參雜其他因素,那就要有全部的數據以及資料
才能更詳細的回答,不然 是無法算出正確的答案

這種題目其實很簡單回答,也可以被學生搞得很複雜
因爲學生不一定了解到底題目在問什麽
腦殘的是記者好嗎
人家教授只是回答在那樣的高度自由落體接近地面的速度
沒說那就是電梯的速度
是那個白吃記者自己亂引用
誇大不實譁眾取寵
還好吧,
之前某報記者說高鐵列車在遇到狀況時必須在3秒內由時速300公里到完全靜止,
這個才夠經典。
我只知道又是腦殘記者在作怪了

雖然是電梯墜落事故沒錯
不過硬要扯上
『末速155公里』
而沒有去考慮這次事故實際發生的過程與結果

155km/h的速度
絕對不是兩人骨折就算了
媒體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實例又添一樁
上面是寫著
"中興大學生物產業機電工程學系教授鄭經偉"
又不是物理系所的教授
孟子曰:窮則獨善其身,富則妻妾成群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