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轉寄給我的, 我也不知道出處, 我老爸住過九份一陣子, 我大哥也在那裡出生,
有點感觸, 覺得人心不古...
吳念真,生在九份金瓜石, 那裡的人無不跟挖礦有關係,
聚集了說著各式各樣腔調、混雜了許多地方方言的人,
大家一起靠著礦討飯吃。
當時所有人都很貧苦,某種程度也因為大家都半斤八兩的窮, 而感情很好。
村子裡,除了正在上小學的小孩子, 大人幾乎都不識字,要與外地的遊子書信往返,
得靠一位先生(忘了正確的稱呼,容我叫他……師傅)幫大家讀信、寫信。
村子沒有富人,這位師傅雖然也得挖礦,但因為看得懂字、幫大家做文字溝通,
因而在村子裡擁有崇高的地位。
師傅不挖礦的時候,很喜歡看雜誌, 他訂閱了一大堆文藝春秋之類的東西,
也看一些本的武士道小說、偵探小說。
除了文學,師傅的吸收新知能力超強,也很有實驗精神。
當時盤尼西林(一種很經典的消炎藥)是很稀有的藥物,
如果村子裡的人受了傷,傷口發炎,得靠「自然好」,
時間往往拖了很久,有時傷口還會惡化。
看醫生?不都說了大家都很窮嗎,當然是看個屁。
事情總要解決,那師傅單單看了雜誌上對這種藥物的介紹,
想了想,就命令村子裡的人湊錢從外地亂買了一堆盤尼西林回來。
買回來了,亂打藥可是會出人命的,
於是師傅叫自己的兒子把屁股挺起來,
讓他先打一點點看看。
過了許久,兒子的傷口比較不痛了, 也沒什麼過敏反應,
於是 ------「這個藥不錯!」師傅結論。
他立刻發出消息, 請每個受傷的人都輪流過去讓他打一針。
聽起來很恐怖喔!
但在當時,師傅可是什麼都可以搞定的萬事通, 大家都仰仗他。
村子裡的大老粗請師傅寫信時,
常嚷著:「師仔!你就跟他說,幹你娘咧你這個夭壽孩子出去工作都這麼久了,
半毛錢都沒有寄回家,啊再不寄錢回來,兩個弟弟就沒辦法去上學啦!
實在有夠不孝!是要把我活活氣死!」
師傅點點頭,一邊寫著一邊複述:「吾兒,外出工作,辛苦了,
但家中經濟拮据你也很清楚,如果你領了薪水,
別忘了家中還有兩個弟弟要唸書,寄點錢回家吧。
你離鄉背井,還請多多照顧自己。父字。」
抬起頭,問:「是不是這樣?」
「是是是!就是這個意思啦!」
大老粗眉開眼笑,也許臉還紅了。大抵如此。
有一天, 素有威嚴的師傅叫村子裡所有的小孩在廟口集合,
要大家乖乖坐好,寫一篇「請外婆到九份吃拜拜」的邀請信,他要檢查。
小孩子哪敢反抗,全都開始寫。
寫完了,師傅一個一個看了。
第二天,師傅把正在玩的吳念真叫了過去。
師傅說,他不是真的要大家寫信邀請外婆,
而是想看看這些小孩子裡誰的文筆最好。那人就是吳念真。
「有一天師傅會老,會死掉,那一天到的時候,
就由你幫村子裡的人讀信、寫信,知不知道?」師傅嚴肅地看著吳念真。
我想當時吳念真一定很迷惘、卻也很驕傲吧。
後來師傅開始教導吳念真寫信的基本禮儀、常用語法等等,
也讓吳念真試著替村人讀信(將文謅謅的字眼,用大家都能理解的用語說清楚)、
替村人寫信(也發生了不少趣事)。
村子裡的人甚至湊了一筆錢, 買了一隻鋼筆送給吳念真,
意義自然是要吳念真好好地繼承這份神聖的責任。
有一天,吳念真的鄰居家收到了一封信,事情是這樣的:
那位鄰居大嬸的女兒,為了貼補家用,跟很多村子裡的女孩一樣,
國小畢業後就去都市裡當工廠女工, 過了幾年,再去茶室或酒家上班賺取更多的錢。
在當時雖然很多人都是這樣,卻仍是逼不得已。
那個孝順的女兒,某天帶了一個在茶室認識的男人回家,說要結婚。
女兒認識了不嫌棄她工作與出身的男人,應該替她高興,
但大嬸還是難過地說,媽媽知道妳辛苦,
但家中不能沒妳這份薪水,妳能不能再多辛苦兩年?
兩年過後,再結婚好不好?
女兒大哭一場後, 回到都市後與男人分手,繼續在茶室裡陪客。
過了兩年,女兒又帶了一個彬彬有禮的男人回家, 喜孜孜地說要結婚。
不料,那位大嬸還是難過地說了同樣的話,
諸如弟弟妹妹們都還在唸書, 還是需要她那份薪水,希望她女兒可以再辛苦兩年……
這兩年都活在希望裡的女兒痛苦異常,在大哭中答應了她的母親。
與那位深愛她的男人回到都市後,提出了分手。
過了很多天,鄰居大嬸收到了一封來自那男人的信。
師傅去挖礦了,於是換吳念真出馬。
吳念真說,他忘了那封信精確說了什麼, 有些艱澀的用字他也看不是很懂,
但他清晰地記得六個字,叫「虎毒尚不食子」。
當他將這六個字原原本本唸了出來時,那位大嬸發瘋地地跑去撞牆,
淒厲地哭喊她也不願意這樣啊、實在是生活所逼之類的話。
吳念真的媽媽跟一些圍觀的三姑六婆都傻眼了,奮力阻止大嬸撞牆自殺後,趕緊說,
吳念真應該是唸錯了意思,要大嬸等到正港的師傅出馬讀信再說。
眾人眼巴巴盼著師傅從礦坑回來, 立刻把信奉上, 師傅有條不紊地唸了起來:「我很喜歡你的女兒,
雖然現在因為種種現實原因無法在一起,真的非常遺憾, 貧窮不是妳願意的,
我也能體諒妳的處境,如果將來還有緣份,希望還是能跟你的女兒在一起。」
念完了,完全傻眼的吳念真被他爸毒打了一頓,罪名是亂讀信。
有好幾天, 屁股爛掉的吳念真正眼都不看師傅一眼,遠遠看見就避開。
直到被師傅叫住,拉到一旁。
師傅說,你讀的內容沒有錯,但那樣讀只會白白傷了大嬸的心。
既然兩人都已經分手了,是既定事實了,不如把內容圓一下!
最後只要把「意思傳達出來就好了」。
(其實,我必須吐槽,那意思一點都不對)。
當時年紀還小的吳念真雖然不是很懂,但還是勉強領受了。
幾天後,礦坑塌陷,師傅走了,吳念真哭得不能自已。
他說,他這輩子就看過這麼一個真正的「知識份子」。
師傅讓吳念真知道, 所謂「真正的知識份子」,是自己的知識貢獻給知識比他低的人,
而不是反過來利用知識,去掠奪知識比他不足的人。
他的一生中,就只有當年亂打盤尼西林的師傅符合這樣的標準。
我想,這就是一顆柔軟的心吧。
當然這是吳念真心中的知識份子典型。
"風簷展書讀, 古道照顏色."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句詞,看了這篇文章想到的,猜猜看是誰寫的?
猜對了, 抱歉, 當然沒有獎品, 不過證明你學識淵博, 是個"知識份子".
你也可以用風骨來說明這樣的態度。
對於社會上不對的事情、不公不義的事情要有殺頭的勇氣,
勇於批評時政,
而不媚於世俗,
就算是會來殺身之禍也無畏無懼。
知識份子的種種義務來自於知識份子之所以能夠成為知識份子,
是因為大部分社會上知識程度比他低的農工百姓繳稅「供養」他們,
使他們得以安安穩穩的研究學問及審視時事,
可惜大部分的我們所謂的知識份子總以為他們的成就是「自己努力得來的」,
卻忘記在他們的生活周遭更多千千萬萬沒有機會上高等教育的人,
辛苦打拼,認真繳稅給政府所創造出來給他們的環境及時機。
知識份子的知識不是自己的,
而是全體大眾所共有的。
法國在這方面還頗有他自己的見地,
很多這一類的思想都是法國出來的。
美國最近的 Noam Chomsky 也有這種感覺,
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也有這樣的感覺,
還有滿清末年起義的那些青年都是有唸過書的熱血好漢。
知識份子跟唸過書的人是兩回事,
大家不可不察。
知識份子的另外一個容易出錯的地方是「狹隘」,
不論多麼聰明的人識見觀念都還是有限的。
怕是堅持在錯誤的點上,
反而帶領大眾走向錯誤的邊緣,
是知識分子不能不謙虛謹慎的。
bryansss wrote:
如果知識是貢獻給比自己知識低的人
那,我們干嗎讀書讀得那麽辛苦,創作的那麽辛苦
掠奪與分享貢獻 只有一線之差
你可以說微軟掠奪了人們的財富,
但是,同時,他也貢獻了他的知識給其他人
喔!
大家都知道,
微軟視窗是從APPLE的作業系統模仿來的。
當然,他們加上了更多"更方便"、"更有創意"的GADGETS。
但是,這樣的產品、這樣的價位有辦法讓大家都能分享嗎?
他當然服務了不少人,不過要不是靠那些在光華商場旁邊小聲跟你說話的年輕人的幫忙,
微軟也沒有機會幫助更多更多的普羅大眾吧?
相對的,LINEX就比較像這位吳念真的師傅了。
如果大家都認為知識貢獻給比自己知識低的人是件錯事的話,
那麼M型社會會更加快速來到,
希特勒的法西斯主義或是極權主義也會再度復興!
上列發言的這位,
您該不會剛好是悠遊卡董座或是它的親信之類的吧?
還是最近大陸的"古裝宣揚國威連續劇"看太多了吧?
好吃,所以好胖!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