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 我很喜歡日本的新幹線.
所以對於台灣的高鐵充滿著憧憬.
台灣高鐵還有一個愛稱叫做台灣新幹線.
也是日本的高速鐵路第一次對國外輸出.
也許德國的 ICE 才是豪華的高鐵,
但是日本的新幹線, 那種樸實但是實用的高鐵才適合台灣.
然而, 高鐵上路了,
已經沒有初期的感動, 反而開始有一種夢魘的感覺.
突然很希望台灣回到過去那種靠飛機縮短時間的時代.
所以在北高線還有噴射飛機的時代, 去留戀了一下,
抽空好好地搭飛機, 還故意去弄商務艙.
中秋節要到了, 又要開始訂票了.
還好我這次故意錯開中秋節.
但是明年過年可能就頭大了.
明年已經沒有飛機可以搭了.
日本的產品有分等級的.
日本製在日本販售的是最高等級的.
日本製在海外販售的次之,
再差一點的就是東南亞生產的日本貨.
最差的可能就是 MIC 的日本貨.
所以即使是新幹線, 移植到台灣, 就不該有是日本貨的想法.
管理很重要.
所以台灣高鐵慢慢地從日本製的日本貨淪落到 MIC 等級的日本貨.
車廂不用說了, 每次看到台灣高鐵那種髒髒的車體.
至少我看到的 Nozomi, 不管是 700 系還是 Railstar,
都沒有那種髒髒的感覺.
至少沒有那種很明顯的髒.
有啦, 我搭過很髒的新幹線, Kodama 0 系從新神戶到新大阪.
不過別忘了 0 系是 1964 年東京五輪就上路的.
40 年當然夠髒.
然後, 售票系統有夠爛.
日本的售票機一定會吃福澤諭吉, 就算吐出來是樋口一葉還是野口英世, 或者守禮門,
總之絕對不會是角子老虎.
台灣的售票機好像就是很怕偽鈔的感覺, 絕對是角子老虎.
不過角子老虎也罷, 至少還是會把錢吐出來.
那種用信用卡購票的, 沒收現金的,
我很少看到有人使用的, 大部分的人還是乖乖用現金.
因為信用卡購票的方式有點超越正常人的邏輯.
我就看過一個日本人呆呆地不曉得怎麼操作.
然後購票機有個智慧卡的插入口吧.
我突然覺得很好笑,
現在的車票都已經流行 RFID 了,
就算不用 Felica 的系統, 總該用交二格式, ISO 14443 吧.
人家 Felica 系統的車票, 還有專門的讀卡機可以讀上車下車的資訊.
都已經是 RFID 的時代了, 購票機居然沒有預留 RFID 的地方.
難道就不能使用類似RFID 的方式購票嗎?
也就是網路購票後, RFID 去讀取資訊, 然後直接把 RFID 當作車票.
台北車站的空間狹小, 也許真的該怪二十世紀時代的政府,
畢竟當初蓋台北車站沒有預留高鐵空間.
這個問題在南港車站沒有完工前, 必須使用台北車站去做整備的工作,
那麼空間狹小的問題在明年年底不會解決.
另外, 不曉得是不是我的錯覺, 即使是商務車廂, 都還會有搖晃的感覺.
所以現在都不敢坐經濟車廂.
誤點就別說了, 現在的媒體已經不像去年那麼對高鐵不友善,
然而還是會有誤點的新聞.
當然比台鐵好啦. JR 在改制前的國鐵也是誤點不斷.
不過民營的公司還搞這種飛機有點不可原諒.
車廂內的 LCD, 日本的新幹線一定會有新聞跟氣象.
台灣高鐵一定沒有.
總之, 每搭一次高鐵, 心就涼掉一次.
然而又不能不搭.
Artige Kinder fordern nichts. Artige Kinder kriegen nichts.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