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為了發展台灣的體育運動,你支持這樣的作法嗎?(已修改主題)

這個話題在另一版的討論中出現,但可能已徧離該版之主題,為了尊重該版樓主,現另開一主題進行討論。
某國家的體操選手,因涉嫌以虛報年齡的欺騙手段參加比賽,該體操選手之體型亦被人提出質疑,然此事件已有人開版討論,在此亦不再對該事件進行討論。

回到主題,為了發展某個運動項目達到某種成就,而對生理、心智尚未成熟的兒童,以限制飲食或藥物來控制該兒童的生理發育,以達到、維持、適合某個運動項目的理想體型…
結果造成的影響為該兒童的發育遲緩,或是日後難以彌補的生理發育不良。

雖然每個人的生理、心智,成長發育的階段、時期或有不同…
若當事人已成年,在自由意識下為了各種理由以各種方式來達到、維持某種體型,應屬於個人的的自由與選擇。
然若當事人的年齡只有十歲,在與醫療單位因健康因素的治療方式無關 ,而是為了達到某種運動成就,以限制飲食或藥物控制的手段來限制、影響該當事人的自然生理發育,並可能造成無可彌補的生理、心理後遺症。你支持台灣用這樣的方式來發展體育運動嗎?

此作法可能許多國家都有,不特定意指哪個國家,對此主題有興趣的朋友請理性討論。

2008-08-23 16:16 發佈
如果照板主說的有『影響該當事人的自然生理發育,並可能造成無可彌補的生理、心理後遺症,』等情形,一般人都不會贊同的,根本沒有討論的意義。

但是誰能證明有『可能造成無可彌補的生理、心理後遺症』的情形出現呢?
wrybill wrote:
如果照板主說的有『影...(恕刪)

看看新聞事件的女主角的體態吧,若真如當事人所說,她已滿十六歲,您認為她的生理發育符合正常人的發育成長情形嗎?(一個身高142cm,另一個137cm)
她在未來的幾年,生理、體格能再成長發育的機會又有多少?若無法再發育或是受到了影響而演變成發育不全或不良,進而衍生心理問題,這樣的可能性應該不能說完全不會發生。

又如同相撲運動員,可能從小就被灌食,他的體型可能已超過了生理器官的負荷,成年後會造成健康上的什麼樣的影響?或許有網友可以提供資料。
搶第一排~~~~~
我寧願不要金牌
也不想當一輩子哈比人
站著說話不腰疼,有本事拿幾塊金牌來再評論別人吧。
再說了,體操規則都是歐美人制定的,要譴責也輪不到運動員吧,在那樣的規則下,你要怎樣?雖敗猶榮?
gameryf wrote:
站著說話不腰疼,有本...(恕刪)


附帶一題...體操規則既然是歐美人制定的....
亞洲人在任何時候都是佔盡優勢(天生身高比歐美人矮小一點)
很多動作只有身材矮小體重輕才做得到
人家已經把牛肉端到你面前了...還嫌牛肉不夠嫩 那格調就LOW掉了~~
只是看到影子就以為看到鬼

何況現在連影子都沒有
\

你憑什麼說人家對生理、心智尚未成熟的兒童,以限制飲食或藥物來控制該兒童的生理發育


換個正面的題目吧

討論如何推展體育,讓台灣在世界賽場發光會比較實際點
wo-nu wrote:
只是看到影子就以為看...(恕刪)

在另一版有對岸的網友提出身旁朋友的例子…
此版也並非指責任何國家…或是批判哪一個國家這麼做了…
討論的主題是為了發展體育…台灣是否要用這麼極端方式…
或又可以反思…體育運動的目的是什麼?
參與競賽…贏得奬牌才是絕對的價值嗎?
沒想到戰文戰到這邊來了
開玩笑的,我來陪樓主聊天。

這個問題當然是值得好好討論,大家倒也不用戰起來。
不過我認為在討論之前,我想先提出幾個問題,這些問題我認為應該先定義清楚:

1. 什麼是「正常」的教育?什麼是「不正常」的教育?
2. 「正常」與「不正常」比較的基礎點是什麼?
3. 常態教育體系中的「正常」是正常嗎?
4. 現行台灣音樂、藝術、舞蹈、體育、技職的專才教育算不算「正常」?對兒童與青少年心智與發育的影響為何?
5. 為了某種專才,兒童與青少年應該犧牲或專注某領域到多少程度?
6. 怎麼樣的教育可稱為「均衡」?

我先拋出上面的問題,我覺得可以想看看。
有兩點我覺得是確定的:
1. 大陸的體育學校倒也不致於是強迫的,應該都是家長自願送小孩進去。其次是訓練方法與教育體系應該早就相當有制度了。體操的例子可能比較極端,可是體操確實需要這樣的訓練過程。還有就是在一般人看來很艱難的練習,對從小訓練長大的人來說可能是可接受的。

2. 台灣達到這樣程度的訓練好像比較少,不過同樣的問題其實也有。例如舞蹈訓練的青少年普遍比較精瘦,而國中體育班或球隊的學生多半成績落後(不少)。而前面有提過,像練習舉重的女性選手體型男性化,這樣算不算「不正常」?如果不正常,那我們要不要發展這種訓練?如果正常,那體操選手的瘦小能不能被接受?

台灣要不要這樣追求我不知道,不過相較之下,
我個人更重視的是這個社會或政府能不能讓這些從小受專才訓練的人未來有好的出路?

如果這個社會很重視他們,或是認同他們為追求專才而造成的犧牲(例如體型),那麼我們的社會就應該更承認他們的地位,而不是只有在比賽得牌時才給予掌聲。不容否認的是,在台灣社會中,接受非智能教育訓練的人在平時是比較弱勢、比較不被認同的,台灣的家長大部份都希望自己小孩去考試讀書。而且我這樣講也有問題,其實現在的體育訓練都與科學分析、科學技術脫不了關係了,體育是非常需要智力的,只是用在與身體和運動技術有關的地方。



eintagsfliege wrote:
沒想到戰文戰到這邊來...(恕刪)


感觉eintagsfliege看问题比较深刻全面;

教育的“度”确实不好把握,每个国家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就如大陆的父母都想孩子成龙成凤一样,而西方的父母则喜欢让孩子生活得更快乐,让其自由发展。大陆的父母则认为现在逼孩子多用功学点东西将来孩子会更快乐。
这就是为什么在大陆,很多孩子的家长都对孩子的老师说“一定要对我孩子严格要求,他哪里不听话你就狠狠打”。而在西方呢,由于是另一种文化,所以就会出现很多教师甚至亲生父母打孩子而被别人告上法庭的事。

像体操很多人觉得有些运动员身形很不正常,其实在大陆没有那种外界传闻的很恐怖的训练方法。所以造成身形的瘦小,一方面是人种的原因,东方人就是长的弱小,和西方人比起来就是显得年轻,我想每个东方人都有过这种体验,就是近距离遇到一个25-30岁的西方人,按照东方人的外貌判断标准都会以为他是35岁左右的人了。另一方面是人才挑选和生活习惯控制这一类科技方面的东西,体操选手都是从小孩挑选的,大约5-6岁吧,教练摸摸孩子的骨骼就知道,这孩子将来(16-25岁的时候)是个什么样的体格的。说实话我小时候就被选去练体操,可惜没几天就给送回来了,教练跟我父母说这孩子骨头大,别看他现在很瘦小,将来肯定是个大体格的人,不适合练体操。(我还清楚记得第一次去体操馆,教练先让我们小朋友脱掉裤子只穿小内裤,恰恰我那天没穿小内裤,每办法只有露着小JJ训练了,台湾话怎么说来?思不思糗大了)
大陆有太多的人力资源,父母又都望子成龙,教练要挑选体质符合要求的运动员很容易的,也没必要后天使用过多的特别体质控制措施,饮食注意点就行了,少吃激素含量多的食品。

现在垃圾食品和含激素食品这么多,社会还流行奶大美女,大家都习惯了小小年纪就很丰满的女生了。设想古书画上的古代女子哪有那么大的XX。

日本的相扑是否有特别训练培养方式,我就不得而知了。至于相扑运动是否有美感是否健康,嘿嘿,那就是日本人的权利了,人家感觉美就是美了。

另外在这里说说体育界里年龄的认定问题,很多人都不太懂而被别有用心的人所蛊惑。
运动员年龄认定有很科学的方法的,不是只能看身份证明上的出生年月这一种方法的。
不用说奥运会,就是我们大陆地方上的青少年省运会,运动员的年龄的检查都很严格,通过科技手段查运动员的骨龄,年龄超过规定的上限的,都不准参加青少年组的比赛项目。我表妹就是跳高运动员,年龄到了就是不能参加少年组的。什么假身份证,什么假出生证明,一测骨龄真相就都出来了,容不得半点作假。所以当我听说有人怀疑中国体操运动员的年龄时,我真的感觉好笑,这是故意搬弄阴谋呢,还是太小瞧奥组委了,把奥组委的人都当傻子了。中国弄个假出生证明就能把奥组委给骗了?(骨龄测试已经在国际足联等专项运动联合会内得到广泛应用了)

大陆在省级以上运动会上都有年龄检测和兴奋剂检测的,大陆搞体育靠的是很多科技成分和为国争光的精神,不是像很多人诬蔑的那样。

说起台湾的体育,正如eintagsfliege说的,其实与当地文化有关的,如果看中体育的荣誉就多投入啦,如果不看中少投入也没什么值得去羞耻反思的,没投入没产出嘛。想很小的投入而大产出是不太可能的。听媒体说,台湾的举重运动员的日常生活费用问题和退役后的生活着落问题都比较严重,这种情况下想体育有发展估计很难了。

PS: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GOOGL或BAIDU里搜索“骨龄 准确度”这个关键词,学习下相关知识。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